太平七十一年,立夏過后的第七天,離陽朝會進行到第七日,便已經開始了半決之試。進度之快,得益于第一日的半空地獄之行,直接抹退了萬數之人還多。
這一日的兩局半決定為早晨一場,晌午過后再決第二場,奪魁則定在第十日。
或許到了這第七日半決之時,此次離陽朝會才真正體現出何為勢均力敵。
四人,無一不是從萬數之人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一刀一武加上兩劍,同為極道之下的巔峰者,誰勝誰敗,頭籌花落誰,亦不好說道。
不過陳摶仍舊看好淮易,畢竟自家弟子,是深是淺,有何底蘊,盡在眼中,一切明了。
讓陳摶沒想到的是,開始時還以為淮易只是說說罷了,這場朝會或許不在他的興趣范圍之內。可真正臨朝會、戰(zhàn)至此時,燃起的斗志之心,使他想要奪魁,一名蟒民為離陽奪魁而行。
淮易和王城的對局是在晌午過后。
晨時之局為秦飏與柳劍成,畢竟秦飏劍心通明不過兩三日,而柳劍成真實的修為早已極境,離極境巔峰不過一段略微之距,蘊養(yǎng)數年的棠溪墨陽與飛劍,倘若出世,必將山河為爾色變,日月為爾黯然。
這一局,兩劍為決,即使以劍三境巔峰的修為,一人不過剛臨劍心通明,一人則跨過此境許些年了,所蘊存的劍氣是不言而喻的。
孰劍氣之盛孰強,一試便知。
此場對局即便還未開始,在陳摶心中卻已有了答案。
……
挎劍的年輕人席地而坐,居下臨高著秦飏,出聲溫和且淡然,“秦小兄弟,咱們又見面了。”
是的,又見面了,頭一次在半空地獄的偶遇,秦飏還未來得及出劍,那場本該發(fā)生的戰(zhàn)斗卻不了了之了。見微知著,看過柳劍成的劍,同為劍修,自然了然他的修為底蘊以及劍氣之盛。秦飏有信能勝出全盛之屈燦,面對柳劍成時,他的取勝之心驟減了兩三分,因為他感受到的柳劍成的劍氣:磅礴、凜冽、肅殺、無盡。
不弱于己。
秦飏禮尚往來抱拳道:“柳大哥?!?p> 柳劍成和煦笑道:“在下與秦小兄弟,儒森兄,以及淮易兄都很有緣?!?p> 秦飏皺眉道:“不知柳大哥此話怎講?”
柳劍成笑道:“在下于朝會之行,第一日于半空地獄之時所遇秦小兄弟三人行,儒森兄之大氣,淮易兄之浩瀚,秦小兄弟之深藏,在下承認那時有不戰(zhàn)而退之意??杀苤患?,卻還是遇見了,第一局的儒森兄,此局的秦小兄弟你,不出所料,下一局,在下便會遇見淮易兄。此種淵源,有何不可稱之為有緣?”
秦飏坦然道:“柳大哥是很強,可在不可使用極道之力的對局下,我想我還是有機會的?!?p> 柳劍成點頭笑道:“的確,不可否認的事實。秦小兄弟得上天應運,天生劍紋、劍胎,乃古今第一人,一日破境直達通明巔峰,假以時日,在下仍是要望塵莫及?!?p> 肺腑之言,柳劍成無是惺惺作態(tài)的恭維之語,聽說過年頭入道,年尾至道,一年之行,相隔極道一步之遙,此秦飏,才為真正劍道天才。
秦飏訕笑道:“柳大哥言重了。”
柳劍成搖頭道:“在下今年二十有六,十二始劍,二十劍心通明,二十四入極道,怎可與秦小兄弟比肩?”
秦飏怔怔無言。
柳劍成問道:“秦小兄弟,不知在你看來,何為劍?”
論劍。
秦飏坐地,橫劍于膝,“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是為劍。”
柳劍成點頭道:“何為劍意?”
秦飏說道:“劍的意境,形神情理的統(tǒng)一,虛實有無的協(xié)調,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
柳劍成搖頭問道:“何為劍勢?”
秦飏答道:“劍走輕靈、劍走偏鋒、飄忽不定,劍招的氣勢,是為劍勢。”
柳劍笑道:“劍的本源特性,無招勝有招,一切發(fā)乎本心,人與劍融合,發(fā)揮出對劍的領悟,人的意向代表劍的意向,劍是人,劍則活,是為劍意。而劍勢,不過為劍之意向的升華。這個升華,可以是劍意的磅礴浩瀚、恢弘浩蕩,也可以是劍招的氣吞山河、風云變色,還可以是劍氣的鋒不可當、勢不可擋?!?p> “劍之一道,一境知劍:化劍為學;行劍為勢;合劍于人。劍與身合,劍與神合,以身領劍;是為練劍之要。二境悟劍,悟劍意向;聚芒為現;化勢為出。劍意小成,劍心凝聚,聚劍成勢;是為悟劍之領。三境飛劍,凝形劍胎,附體劍紋,劍心通明。劍心蘊道,無我無劍,無劍無道,無我無道;此為飛劍之行?!?p> 秦飏有些茫然。
柳劍成換了一種口氣輕聲問道:“秦飏,你內心所追尋的劍道是什么?”
秦飏毫不猶豫道:“克己。求真。自了?!?p> 柳劍成怔怔出神,而后坦誠笑道:“果然,這才是劍道的大勢所趨?!?p> 秦飏皺眉不解。
柳劍成揣摩著手中的劍感慨道:“在下從十二歲修劍開始,劍便未離過身,哪怕是睡覺、吃飯、沐浴,劍仍舊傍身,有時就會在想是否是自己對劍入道已經魔怔了。后很長一段時間,才悟出心中的何為劍道,另辟蹊徑,那是我柳劍成心中的劍道,或許和人間正統(tǒng)劍道有許多不同,卻仍舊是我柳劍成心中所追求的劍道。追尋一個萬事求心,萬事如意,走劍之極致。”
秦飏點頭道:“事實上我在心境上和柳大哥有許多相同,我一直所奉從的心境便是萬事只求半稱心。只不過我在千般如意萬事稱心里,做到了克己、求真、自了,這是我的劍道。”
柳劍成搖頭苦笑道:“在下錯了,錯不該對劍有至深執(zhí)念,錯不該只求萬事稱心,少了克己求心,求真自我,劍道之路終是要差些意思。在這一點上,在下比不過秦小兄弟。”
秦飏說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每個劍修有每個劍修的心境一說,心境不同,所認同追尋的劍道便也不同,心境規(guī)矩,劍道統(tǒng)籌,無有正統(tǒng)旁門一說,只有克己求心一致?!?p> 所謂何為劍道?一針見血,道破之語出自一名修劍一年、不滿十八的半少年。
確是要比柳劍成自己這個悟劍十四年的劍修看得透徹通透,他自愧不如。
柳劍成坦然受之,笑道:“這一小局,是在下輸了。”
秦飏搖頭道:“未入極道,不知心該以何悟。在我看來,柳大哥是沒錯的。心境不同,劍道不同,這或許本就沒什么,或該是柳大哥對這一切有過太深的執(zhí)念,導致無法做到一往無前,認有瑕疵罷了。若是我以柳大哥之心為行,必將急流勇進,做到勢在必行?!?p> 柳劍成怔然道:“或許本該如此,不過在下之劍道,仍舊不如秦小兄弟?!?p> 兩人相視而對,各存己見。
心照不宣間,論劍此局已有答案。
不謀而合的飛劍出世,青色飛劍與赤紅飛劍相互砥礪,分庭抗禮。
若兩道不同之色的光暈對抗。
光暈中有流光為劍,為青與紅。
青色飛劍落入下方之勢,頃刻間赤紅飛劍乘勝而破。
再一次的不約而同,雙噌之聲,長劍出鞘。氣勢如虹驚天動地,風云為之變色。
仿佛人劍合一,人未動,劍至動。
半空之劍,針尖對麥芒,刺破漣漪,劍意漫溢,劍息籠罩,劍勢礴破。
至強之劍,棠溪墨陽終勝清河。
此乃半神兵的勝招。
飛劍之局,秦飏雖天生劍紋、劍胎,破境不足三日,落入下方至敗,情有可原。
對劍之局,意為平,勢為等,敗于半神兵之劍威,遺憾可惜。
三局為過,飛劍入體,劍合鞘。
柳劍成起身挎刀腰間,正色道:“承讓了,秦小兄弟?!?p> 秦飏起身背劍,“受教了,柳大哥?!?p> 此對劍一局,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