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人間煙火氣
張亦青自從離開仙門,與師兄弟們分道揚鑣后,第一時間選擇了回家。時別四個多月,原以為能像遠游一般,父母會淚眼婆娑的看著歸來的游子。
可剛一走近鄉(xiāng)里,或有人駐足觀望,或有人竊竊私語。更有甚者,當著他的面辱罵起來。就好像自己是個魚肉鄉(xiāng)里的惡霸劣紳一樣,深受百姓的唾棄。
不過有一點與惡霸劣紳們不同,至少百姓會怕那兩類人,但并不會怕自己。
張亦青的母親,還在灶上做飯,就聽到了鄉(xiāng)里嚼舌根嚼到了自己這里。
“聽說了沒?你家那位修仙的居然回來了,怕不是又要來收糧食了?!?p> “這仙門沒一個好東西,成天游手好閑的,也不見種個糧食?!?p> 張母聽著他們的閑言碎語,一時百感交集。想當初自己也是如此,誰家出了個修仙的,逮住機會就要陰陽怪氣譏諷一番,也算順了民意。
可如今真到了自己兒子,那心里可謂是打翻了五味瓶,不知該如何表述是好。
她放下了手中的活,將灶上的火用石塊稍稍壓了壓,便來到門前,偷偷地張望著自己的兒子張亦青。
見兒子正朝著家門走來,自己又急忙閉上了門,回到了內(nèi)屋。
張亦青好歹也是個筑基圓滿,隔了好遠就看到了母親站在門口等著自己。原本被指指點點帶來的陰霾瞬間一掃而空,可緊接著他就看到了母親關上了大門,意味著自己并不想見他這個兒子。
張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動作早已被兒子看在了眼里,她只盼能遠遠的望一眼張亦青,畢竟這是自己的骨肉,在自己身邊陪了十多年。
她深知農(nóng)村的特點,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里,言語真能殺人。
張亦青呆呆地站在自家門前,身邊圍了一圈人在評頭論足??尚λ詾橥馊说谋娍诓槐乩頃?,自家父母定是掃榻相迎。
可迎來的并不是父母的笑臉,而是一扇冰冷的大門。
他站在門口足足有一個時辰,期間不時的有人上前啐上兩口,他卻視而不見,只是怔怔望著家門。許久過后,不知是自己想通,還是等不下去,終是低頭離開了這生活了十多年的土地。
“盛京城嗎?那里會有我的家嗎?”
……
趙新現(xiàn)在的情況很不美,每天只能躺著,吃了睡,睡了吃。作為一個有著成年人意識,卻剛出生的嬰兒,他很少哭鬧。
“咱們的孩子小時候都特別乖,趙舊小時候不哭不鬧,沒想到趙替也是這樣?!壁w母一邊喂著奶一邊依偎在趙洪身邊。
“是啊,讓我們省了不少心,保姆也夸小趙替聽話,她們起夜的次數(shù)都少。”趙洪看著小兒子,眼神里滿是寵溺。還不時的用手指逗逗他,嘴里嘟囔著?!安唤o你吃,不給你吃?!?p> “你說小趙替長大了會干什么?”
“還能干什么,學習家族事物,繼承我這一支唄。”趙洪心不在焉的回答,眼睛一直盯著趙替。
“你說……”趙母本想問問趙新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可她意識到即便問了也沒有答案,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于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趙洪察覺到了她的心緒變化,挪開了都趙替的手,拍了拍她的后背,什么話也沒說。
大概半炷香過后,看著小趙替閉上眼睛睡著了,二人這才喚來保姆,悄悄地離開了房間。
對趙新來說,一個人躺著發(fā)呆也好,裝睡也好,自己都還能接受,偶爾腦中閃過幾個念頭,還能思考推理一番。恰恰是每次大哭的時候,才是最尷尬的時候,同樣也是最羞恥的時候。
現(xiàn)在趙新有些理解趙舊當初的處境了,這真是有苦說不出,只能哭啊。
他躺在襁褓之中,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
……
半年之期已過,王芷涵便向掌教韓德路請示下山一趟。
“掌教,跟還是不跟?”郭德清作為兩朝元老,深諳仙門的規(guī)則之道——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他迅速調(diào)整了心態(tài),原本共事的韓德路,一躍成了掌教,他表面上倒也未表現(xiàn)出任何不滿,還是兢兢業(yè)業(yè)的干著他的分內(nèi)之事。
用那天弟子們的話來說,仍是掌教最聽話的狗腿子。
“她已金丹圓滿,除非長老親自出馬,否則不可能悄無聲息的跟蹤她?!表n德路說道。
“那就派一位長老前去,王云英、肖云寒都不合適,不如讓張德虎去!”郭德清建言道。
韓德路好像看破了他的小心思?!澳悄銥楹尾蝗??”
“我得留在掌教身邊,替您排憂解難啊?!惫虑逡稽c長老的覺悟都沒有,他對待韓德路,要比當初的賈德仁更甚!
“行了,你打的什么算盤,我還不清楚?讓她去吧,一個小小的金丹,根本翻不起風浪?!睂n德路來說,別說是金丹,就是元嬰,他現(xiàn)在也不放在眼里。早在兩個月前,他就已經(jīng)化神圓滿。一身能耐早已臻至化境,不可同日而語。
王芷涵辭別了母親,便下山去了。這是她十六年來第一次離開清虛門。從小到大未出過遠門的她,此刻內(nèi)心忐忑多于期待。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凡界之人真的如門中所說,不可理喻、無可救藥嗎?
她站在山門前,看了看前方的道路。
盛京城!她此行的目的地。
“是往南還是往北?朵芷柔說過應該是往南邊走?!彼沂种噶酥福J定方向后便狂奔起來。
只是她正在一路向北!
……
張亦青自半年前過家門而不能入后,在盛京城周邊找了一處鎮(zhèn)子住了下來。
起初幾天,他每天將自己關在屋子里,不是打坐修行,就是練練書法,日子過得無趣的很。
終于,有一天,他再也按捺不住。將紙筆硯打包好,左手提著包裹,右手提著圓凳,背著小桌板,來到了集市之上。
他擺開攤子,鋪平宣紙,一邊硯墨,一邊靜待著客人。
鎮(zhèn)上的百姓普遍對讀書人沒有好感,畢竟他們看來,讀書都是富家子弟的事,一般百姓終日為生計奔波,哪還有時間和精力舞文弄墨。
并且在他們看來,讀書又有什么用!
過去還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一說。可是,自從仙門并立,城池分割,這方世界,已經(jīng)再也沒有數(shù)百年前的壯麗氣象了。
張亦青干坐了一整天,除了三五成群,無所事事的小孩子,偶爾踮起腳尖,扒在桌子上看他寫字外,竟無一趟上門生意。
見天色不早,他便收了攤子回到了住處。
接連三四天,他每天都在街邊支著小攤位。生意是一樁沒做成,可漸漸的,周圍小孩開始與他熟絡起來,偶爾還有一兩位,趴在他的背上,看他寫字。而張亦青竟也不惱。
“哥哥,你是在寫字嗎?”一位小女孩怯生生的問道。
張亦青沖她微笑著點了點頭。
“哥哥寫的字怪好看哩?!?p> 聽到小女孩的夸獎,張亦青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輕輕地摸了摸她的頭發(fā)。
“你們想學嗎?想學的話,明天來這,我教你們。”
說完,他便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去了。
“哥哥今天這么早就回去嗎?是不是嬸嬸喊你回家吃飯了?”
張亦青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抬頭望了望遠方,一陣沉默后,這才開口解釋道:“哥哥得回去準備呀。”
說完背著東西往回走。
那幾個小孩,還圍著他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生怕他明天不來教自己寫字了。
回到住處的張亦青放下了手中的東西,再次出了門。他走遍集市,買了幾套筆紙,一些木頭,一輛推車,一個人推了回來。
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運轉(zhuǎn)仙法,將木頭劈開,一點一點的切割打磨。一晚上的時間,做出了五套適合孩子的小桌椅。
第二天一早,他推著準備好的桌椅來到了集市。因為來的太早,集市上只有三兩個攤位起早賣些魚、肉,其他做生意的小販都還沒出攤子。
張亦青先將自己的大桌椅支了起來,又擺好了五套小桌椅。六張桌子上,鋪了宣紙,并用石塊壓好,毛筆擱于一旁,靜靜地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
日頭漸高,集市上的人多了起來。隨父母前來擺攤的小孩兒們也都撒丫子跑了開來。
昨天那位小女孩老遠的就看見了張亦青,也不管身邊還在張羅的父親,連蹦帶跳的跑了過來。她看著五張小小的桌椅,眼里冒著金光,用手指了指小椅子說道?!拔铱梢宰厦鎲??”
“就是為你們準備的呀?!睆堃嗲嗫粗矍暗男∨?,心情頓時舒暢起來?!澳憬惺裁疵盅??”
“我叫丫丫。哥哥,爸爸媽媽都叫我丫丫?!毙∨⑤p輕地用手指捏了捏毛筆,隨即又迅速縮回了手。她抬頭看了看張亦青,見他并沒有責怪的意思,于是大膽的拿起了毛筆,仔細地放在眼前端詳,一副見了新奇玩意的樣子。
張亦青看著小女孩可愛的模樣,笑著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等人到齊了,我們就開始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