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貞離開了,他帶著書信,星夜趕往西安。
到了王輔臣軍營之外,他叫開營門,直往大帳中去。
一夜未睡的王輔臣也走出了軍帳,見到真是獨子歸來,顫聲道:“吉貞,真的是你。”
兩人見面,都是一陣激動。
入了軍帳,王輔臣說道:“吉貞,你怎么知道為父在這里?!?p> 王吉貞立刻談起自身經(jīng)歷,又將皇太后的書信拿了出來。
這一封是皇太后與眾大臣口述,他親筆所寫,信中內(nèi)容恩威并重,頗有威脅之意。
王輔臣冷哼一聲,道:“未免太小瞧人了,區(qū)區(qū)兩萬兵馬和一個圖海,就想踏平平?jīng)龀??!?p> “父帥,據(jù)兒臣看來?!?p> “皇帝年幼,皇太后不能乾綱獨斷,朝廷已為滿人把守,難有漢官立足之地,我們須得早早決斷才是?!?p> “你說得正是,我本想拿下西安,再坐山觀虎斗,可沒成想?!?p> 說到這里,王輔臣嘆了一口氣,他沒成想西安如此棘手,眼下已是騎虎難下。
王吉貞又道:“父帥,你看?!?p> 他將孟良的書信拿了出來,信中言辭誠懇,依舊請王輔臣共舉反清大業(yè)。
王吉貞又將孟良親口所言轉(zhuǎn)述,王輔臣聽罷,不禁感慨道:“真是情理并茂,感人至深吶?!?p> “父帥,依兒臣看,那位孟將軍是個頗有信義之人。”
“咱們在陜西如此耗費兵馬,絕非良策,不如和他和解,共謀大業(yè)?!?p> “你是說......”
共謀大業(yè)四個字分量極重,王輔臣并西北謀大同,但在明面上仍未直接反清。
“朝廷雖有能臣卻不能用,八旗兵馬又在兩湖被吳三桂牽扯,現(xiàn)下只要兩路兵馬齊出,踏破北京,指日可待?!?p> “打破北京不難,難得是重作馮婦?!?p> “為父本是大明臣子,那朱三太子豈能容我?!?p> 王輔臣面有愁色,王吉貞急忙上前,輕聲說道:“父帥想錯了,天下有德者居之,朱三太子未有一兵一卒,莫說我們,就是那延平王鄭經(jīng),難道當真會讓他做這個皇帝。”
王輔臣啊了一聲,立時茅塞頓開,叫了兩聲是啊。
“咱們將滿人逐回關(guān)外,到了那時,兵強馬壯,就是逐鹿......”
“別說了......”
王輔臣制止了王吉貞,表面上噤若寒蟬,眼中卻透露出贊桑之意,輕聲道:“你可比為父看得深遠。”
說罷,深吸了一口氣,又道:“明日,我便撤軍四十里?!?p> 次日一早,天色剛剛明了,西安城守軍驀然發(fā)現(xiàn)敵軍撤去包圍,竟然開始后退了。
僅僅過了半個時辰,城下便再無一人。
“勝利了?”
守城的核心骨,白萬元和陳近南袁承志彼此對望,正琢磨不透之時,一支兵馬遠遠出現(xiàn)了。
“是孟將軍!”
到了此時,三人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孟良來到城下,與他一起到來的還有王輔臣和王吉貞。
這兩人出現(xiàn),當真是讓所有西安守軍面面相覷,說不話來。
......
歃血盟誓,共擊韃虜。
與王輔臣達成盟約之后,孟良整軍備戰(zhàn),準備前往山西支援。
王輔臣也回歸平?jīng)?,開始全力進逼大同。
就在他們達成和解后不久,圖海繞道內(nèi)蒙,出現(xiàn)在榆林府,他想要切斷王輔臣前軍與平?jīng)龅穆?lián)系。
與此同時,另有兩路兵馬由直隸出發(fā),一路支援山西,一路經(jīng)河南,向潼關(guān)而來。
孟良決定先發(fā)制人,他分兵兩路,一路支援潼關(guān)守軍。
自己則于九月二十一從西安出發(fā),與王輔臣合并一處,將兵力最少但士氣最旺的圖海擊破在榆林。
隨后南下,從沙渦口渡過黃河,支援正在奮戰(zhàn)的張勇。
吳三桂見無法在陜西突破,便在孟良和王輔臣奮戰(zhàn)山西河南之時,將王屏藩和吳之茂的四萬兵馬調(diào)入兩湖作戰(zhàn)。
吳軍和清廷激戰(zhàn)不休,受到吳三桂牽制,江西和東南一代的清軍兵力開始逐漸減弱。
耿精忠和尚之信抓住機會,一舉拿下了江西全境,并勢如破竹,開始涌入安徽。
而在福建的鄭經(jīng),也在此時攻破定海,全殲清廷水師,并連續(xù)向浙江沿海發(fā)動攻擊。
至十月中旬,已占據(jù)浙江八府,并繼續(xù)向剩下三府進軍。
此刻天下風雨飄搖,清廷已是搖搖欲墜,各地義軍紛紛涌現(xiàn),就連綠營兵馬也徹底失控。
清廷連忙收縮兵力,以全部八旗兵馬布防直隸和京師周邊。
而孟良大軍云集之下,太原巡撫開城投降,至此山西全境光復。
以太原府為界線,以南盡為義軍所有,王輔臣則占據(jù)了山西北部三府。
就在孟良在太原城內(nèi)慶賀的時候,南方傳來消息。
吳三桂破湖北,寇河南,進洛陽,并于十月底正式稱帝,改元大周。
他傳檄天下,封官進爵,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齡很快便接受了封王。
延平王鄭經(jīng)大怒,并在光復南京后,宣布迎接朱三太子重建大明,并與吳三桂勢不兩立。
局勢再度微妙起來,波及了大半個江山的戰(zhàn)火,也在一年后停歇下來。
就在所有人以為今年就會這樣過去的時候,海面之上,一支從渤泥國遠來至此的萬余精兵,開始從天津衛(wèi)登陸。
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八旗兵馬卻毫無戰(zhàn)心,立時敗退了去。
在山西,孟良于太原檢閱過大軍后,經(jīng)井陘出山西,克真定,王輔臣東進,克居庸關(guān)。
三路大軍勢如破竹,在冬至這一天,二十萬兵馬包圍了北京城,五百門大炮排列開來,隨時準備開火。
城外大營,所有將領(lǐng)和武林首領(lǐng)集中在一起,商量著如何入城。
清廷將剩余兵馬布置在直隸一帶,與之硬碰硬不怕,但吳三桂狼子野心,隨時準備拿漁翁之利。
因此孟良預(yù)先提出了個大膽計劃,先入城勸韃子皇帝退回東北。
這是個萬全計劃,這座京城從戰(zhàn)火中走出來不過三十余年,再經(jīng)歷一次,必定大為損害。
“早在前幾日,我已令人將書信呈與韃子太后,她有意和談,請咱們今日去。”
“今日入城,如果談不妥,便就直接攻城?!?p> 眾人一齊點頭,孟良令諸將枕戈待旦,以待時變后,便和袁承志、陳近南、長平公主阿九和何鐵手共同入城。
城內(nèi)早有接應(yīng)之人,到了半夜時分,拉著從城墻一角甩下來的繩索。
孟良展開輕功,越上了極高的城墻,此刻他又再度變回學武之人,感慨和其余四人功力有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