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散文詩畫集

《醫(yī)療雜談》——“尊重死亡”

散文詩畫集 凝雨蝶 909 2023-08-18 09:49:09

  “放棄治療”,這一抉擇有多么沉痛;無論是因為預后還是無力支撐高昂的醫(yī)療費用。自認為都沒有任何理由指責他人。生死面前,我們根本沒有易地而處的資格。但昨日,也算是長了見識,“孩子搶救的時候不用再打電話,怕家里人受不了!”漂亮的借口,也暫且相信你;今一早,電話里問“還沒有死???”,這語氣語態(tài),一眾醫(yī)護被活活氣得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嚴重的內傷。

  還有則朋友那里的故事,家屬放棄治療,帶老人回家,老人后事程序陸陸續(xù)續(xù)地準備妥當。然而,一周過去了,兩周過去了,家屬們等不耐煩了,跑到醫(yī)院質問醫(yī)生,為什么老人還沒有死,并要向醫(yī)院討個說法。好吧,醫(yī)生現(xiàn)在的責任除了積極救治,還要確保死亡。

  中國不少地方的惡俗,也一再地挑戰(zhàn)容忍極限。最后,不得不深深地欽佩這些“傳統(tǒng)”:“孩子不能夠死在家里”,“老人要在家里沒。”死亡的地點、時辰、形式,在不同“風俗和傳統(tǒng)”里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理由”和正規(guī)的“流程”。高明的形式主義,再次讓我折服。是因為懼怕,還是因為貪婪地幻想著通過各種儀式、形式可以給予活人好處。

  病房內,夜里另一個孩子沒了,身體仍溫,咨詢后父母均不進病房探視,因為“受不了打擊”。

  此刻,內傷進一步加重!

  握著孩子的小手,輕輕對她講,“不怕,阿姨們陪著你?!蔽覀兒妥o士一起把孩子收拾干凈,針、線拆除。主任淡淡地說了句,“孩子去投胎吧,投個好人家,要有個健康的身體?!?p>  或許我們能為孩子做的也只剩下這些她根本聽不到或聽不懂的安撫。

  對于生與死,中國人目前幾乎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人思考死亡,更極少有人去尊重死亡。

  死亡是我們的終點,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屬。無論是弱小強大,無論是才華過人,還是平庸平凡,最后的終點時,或早或晚,我們都沒得選擇,也無從逃避。

  猶然還記得兩年前,當把一個極其危重的孩子放回他父親懷抱時,孩子竟然面色改善、手腳動起,有了反應,或許正是因為最后的旅途有父親陪伴。爸爸媽媽才是他最后的支撐和歸屬。

  當那個終點靠近時,無論我們是親身經歷還是旁觀,能做到最好的便是去尊重,若是愛,就去呵護和相伴。沒有人喜歡自己是孤獨地離去,閉上眼睛的黑暗卻是能夠被周邊的溫暖所替代。

  死亡也許并非最可怕,靈無所依,魂無所歸才真正的荒涼和恐怖。

  ——2017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