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今天沒有了。
構思構思下一階段的內(nèi)容,明天更新一萬字吧。
其實這卷我的長度沒把握好。從肯德爾郡行軍出發(fā),到農(nóng)神教會的任務,再到邊境戰(zhàn)事,我應該分成三卷分別將其分開寫的。一卷就叫漫長的南行,一卷叫混亂的局勢,一卷叫染血的礦脈。
這樣每卷大概長度就可以控制在一百五十章以內(nèi),大家看起來也比較合適,跟之前的三卷內(nèi)容也大概差不多長度。而現(xiàn)在這樣一卷已經(jīng)膨脹到了二百章,我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太合適了。
臃腫龐大,前后故事的基調(diào)也大不相同,不僅書友們看的很累,我這邊翻找章節(jié)修改錯字都很痛苦,鼠標滾輪得不停的向下翻轉才行。
卷章節(jié)的變長,也導致了故事的進一步臃腫膨脹,其實農(nóng)神教會的任務這里,在我原本的計劃中,應該只是一個較為簡單的故事,主要是給之后長麥村人被救出后,有一個安全的落腳點,也可以將主角的身份借著并未冊封的騎士身份地位,讓其在管理上進行成長,從而為后面戰(zhàn)事中,親自帶領小部分隊伍作戰(zhàn),提供角色成長上的變化基礎。
但隨著故事展開,我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本身是很有挖掘的地方。來自不同村落的年輕民眾,他們各自的故事與重返南部行省尋找安全的落腳點,這本身是很有可挖掘的地方。
與武裝齊全的數(shù)百肯德爾軍隊不同,這些大多沒有戰(zhàn)斗能力的民眾,雖然一路上總會是各種麻煩不斷,但也是培養(yǎng)訓練主角的極好對象。
總之,這一部分估計還能深挖擴展描寫一下,南部行省各地失去治安后,到底有多無序,應該挺有意思的。
就這些吧,想到什么就寫些什么。有些亂,所以得思考一下,之后的故事安排。這個漫長的一夜(故事中)其實還沒完結,畢竟還有兩個盜匪老巢需要攻破,當然,我也意識到太過細的描寫,有些拖沓,所以會做取舍,剩下兩個盜匪老巢,將會主要描寫逃走的盜匪頭領山狼的巢穴被攻破。
隨后則是難民與救出商人們的磨合,還有養(yǎng)活這么多人的物資的籌措與尋找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