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重二人回到會客廳,嚴老看到楊重換上的制服很滿意,給張旬投去了贊賞的目光,好像在說你小子干的漂亮。
楊重和張旬相繼落座,剛一坐下楊重就詢問剛才遇難者情況怎么樣了,嚴老剛想回答,外面就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中隊長,剛才那名遇難者醒了,他說在貨船里有個暗艙,是完全封閉的,應該有不少人都逃到里面去了,里面的空間不算大,氧氣最多也只夠用4個小時?!?p> “具體位置在哪?”嚴老問道。
“具體位置他也不清楚,當時有人拉他一起去,但他選擇跳船逃生,并未一同前往,所以不知曉具體位置?!?p> “通知第三小隊,馬上找到暗艙位置把人救出來。”
“明白!”通訊員接到命令后立馬連線第三小隊。
“報告中隊長,戴晉指揮匯報,貨船已經(jīng)沉沒,丟失貨物大部分已找回,二小隊,三小隊,六小隊氧氣耗盡已經(jīng)撤出,無法實施救援,一小隊正在監(jiān)控事發(fā)海域,尋找遇難者?!?p> “命令戴晉繼續(xù)監(jiān)控事發(fā)海域,其余小隊押送貨物返航。”嚴老命令道。
嚴老看向張旬:“你不是一直想出任務嗎,機會來了,帶著你的小隊運送一批氧氣,配合戴晉完成救援任務,記住務必要聽從戴晉的指揮?!?p> “保證完成任務!”張旬興奮的跑了出去。
沒跑幾步又反了回來,拉著楊重:“看什么呢,走??!”
楊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他拽了出去,張旬回到自己小隊,命令全員武裝待命,然后帶著幾個人去倉庫清點氧氣裝備,楊重也跟了過去。
楊重正在按照清單清點裝備,陸薇突然走了過來。
楊重把清單放到一旁,走了過去:“你怎么來了?”
陸薇遞過去了一瓶藥:“這是新研制的特效藥,今天看你游泳時,動作有點不自然,應該是有過長時間的肌肉緊繃造成的,如果不好好治療,以后會有大麻煩的?!?p> 楊重回想起自己漂流的時候,一個姿勢抱著木頭漂了那么久,這肌肉的確是長時間緊繃。
回去是應該好好檢查一下,可不能留下什么后遺癥??!
楊重接過了藥:“謝謝你,等我回來了請你喝奶茶,就喝三百多一杯的那個!”
“還貧嘴,一點救援經(jīng)驗都沒有,就敢逞強出任務,你是不是嫌自己命長?”陸薇責怪道。
“怎么,擔心我,咱倆才認識多久,沒看出來你對我還挺上心的??!”楊重開玩笑道。
“臭不要臉!”陸薇罵了他一句,轉身離開了。
“怎么又生氣了?”楊重在后面喊道。
陸薇走后,楊重繼續(xù)清點裝備,然后帶著人把裝備運上船。
小隊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楊重跟著張旬來到主艦的指揮室,張旬正在做最后動員,隨著他一聲令下,一支小型船隊開往事發(fā)海域。
第九小隊從接到任務到出發(fā),用了不到二十分鐘,一看就是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演練才能達到的效果,看來張旬沒有逞強,他和他的隊員們真的在時刻準備著。
第九小隊到達事發(fā)區(qū)域時,其他三支小隊已經(jīng)撤離了,只有第一小隊還在監(jiān)控著海面,搜尋有沒有被落下的遇難者。
張旬命令船隊靠近第一小隊,兩船通道連接好后,張旬立馬帶著人將氧氣設備搬上第一小隊的主船。
此刻戴晉正帶領著隊員們站在雷達探測器前搜尋者沉船的位置,見到張旬來了,戴晉激動的迎了過去。
“張老弟,你可算來了!”
“戴隊長,我奉命配合你完成此次救援,有什么任務盡管派給我。”
“張老弟客氣了。”戴晉笑著說道。
“你們幾個趕緊接收裝備,然后分發(fā)下去,命令全員待命!”戴晉看著一旁隊員命令道。
戴晉把張旬一行人帶到會議桌前,和自己的隊員們一起商議救援計劃,眾人都落座后,戴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剛剛從總隊調來了沉沒貨船的資料,得知貨船暗艙是專門改造的逃生艙,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暗艙的位置,根據(jù)我們推算逃生艙里的氧氣最多還能支撐兩個小時,所以我們必須盡快制定出方案。”
張旬思考片刻說道:“現(xiàn)在我們急需解決幾個問題,首先我們的大型氧氣設備,雖說可以延長在水下時間,可是在狹小的空間中很難施展開,再加上要考慮到船體損壞,內(nèi)部結構可能會發(fā)生改變,這些都不利于救援。”
“還有就是要考慮到遇難人員身體情況,海底水壓很大,在沒有潛水裝備的情況下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弊谝慌缘臈钪亻_口補充道。
戴晉注意到他,就問張旬:“這位是?”
“哦,他叫楊重,是我們隊的新隊員,是中隊長親自招來的?!?p> 戴晉仔細打量楊重一番,他在軍隊的時候就是嚴和初的警衛(wèi)員,跟了他十多年,還沒見過嚴老破格提拔過誰,這小子有點意思啊。
“張老弟,我看這位小兄弟......”
還沒等戴晉說完,張旬就打斷了他。
“戴大哥,大局為重,還是先布置任務吧!”
他一張嘴,張旬就知道了他那點心思,他跟嚴老這么長時間別的沒學會,挖人的本領到時全給學來了。
看來自己執(zhí)行完任務得趕緊待楊重離開,這個戴晉老奸巨猾,可不能讓他鉆了空子。
“就剛才那位小兄弟的顧慮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解決辦法,可以完全將逃生艙與船體脫離,然后在底部安裝核動力助推器,再用潛水器的起重設備把逃生艙打撈上來,里面的人不用出來,這樣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不過要注意時間,要在逃生艙氧氣耗盡之前把人救出來?!?p> 見眾人沒有異議,戴晉繼續(xù)說道:“張隊長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的氧氣裝備可以使救援人員在水下維持正常呼吸三個小時,但是體積也很大不利于救援,我這有研發(fā)部最新研制的深潛5代潛水服,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戴晉掃視眾人:“不過5代深潛服還處于試驗階段,每套深潛服只能提供60分鐘的氧氣,而且安全方面也無法完全得到保障,所以此次任務的風險很大,一共有16套深潛服,我親自帶隊前往,剩下的15人自愿報名。”
話音落下,在場之人全都沒了動靜,任務難度很大,又拋棄了以往的設備,而且危險系數(shù)還很高,對新裝備沒有操作經(jīng)驗。
諸多問題全部暴露出來,如果下水,別說能否把人救上來,自己的安全也是個未知數(shù)。
戴晉把目光移向了自己的隊員,不過他們并未表態(tài),只是靜靜的等待著。
時間過去一分鐘,現(xiàn)場依舊沉默,還是沒有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