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1萬物之始初有聲
這一切的開始都要從一個人說起,他叫劉邦,不,準確的說,他叫劉季,至于為何史載他叫劉邦,邦者國也。這是他給自己改的名字,亦是他對自己一生的期盼。
他現(xiàn)在是一個小人物,擁有一個小夢想的年輕人。
他擁有屬于年輕人的一切,比如說好高騖遠又比如說不愿意腳踏實地。
從他不愿意老老實實當個農民一輩子看到頭,他的一生就發(fā)生改變了。
戰(zhàn)國時期最著名的不僅僅是合縱連橫還有四君子,其中信陵君就是他的偶像。
他像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一樣,不是很多有條件的年輕人一樣親自去了信陵君的住處去找他想做他的門客,可惜信陵君剛死。
這個時期信陵君有個很著名的門客,叫做張耳。
劉邦呢?是一個能和三教九流的人都搭得上話找得到共同愛好的人,于是張耳自然和他成為了朋友,不僅僅如此他們之間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雖然沒有做成信陵君的門客,但卻和另一個豪杰成為了朋友,劉邦覺得自己這一趟也不是沒有收獲,就這么打道回府了。
因為他到了年紀他成年了,當時沛縣有一個公務員的空缺,叫做亭長。
他去應試,就中了。
但是呢?古代尤其是秦國的律法那是相當?shù)纳瓏?,也是需要他進行試用的。
有一批徭役的名額需要他去押解到咸陽去服徭役,他就去了,可是沒走到一半就有很多人都跑了,秦國的律法是殘酷的,連坐就是其中最令人覺得難以忍受的,這一點不僅僅是六國的人是這樣覺得就連秦國人自己都覺得難以接受。
劉邦看這樣不行啊,都跑了干脆自己也跑吧,當時還有幾個人沒跑他覺得連他們一起跑比較好,這樣人多力量大。
與此同時,很多地區(qū)也都有人在押送服徭役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陳涉吳廣,他們呢?比劉邦倒霉一點,他們距離咸陽也沒多遠了,可是路上依舊有人逃跑,而且就在距離咸陽最后幾百里路的時候遇到大暴雨連下三日不絕,他們覺得這是他們的機會,再加上陳涉有句振奮人心的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p> 同一時期最著名的豪杰還有好幾個,其中能和高祖相提并論的當屬霸王項羽。
只是這個時候項羽雖是霸王但并沒有后期的大氣運。
此時項羽和項梁也在路上,他們也看到了秦始皇東巡的車隊,項羽和劉邦看到秦始皇車隊的態(tài)度都是一樣的,只是包含的情緒不同,一個是赤裸裸的仇恨,另一個是贊嘆并埋下一顆名為野心的種子。
否則,當時劉邦不會來這么一句話,嗟夫,大丈夫當如是。
補充一下秦始皇最后一次東巡的路線雖然并不知道起點為何,但可以從秦始皇本紀從推斷出來,從云夢經(jīng)過九嶷山再過丹陽,也就是如今的湖南湖北到江蘇然后從會稽途南海最后死于山東沙丘宮,昔日趙武靈王就死在這里。
說到起點,劉邦比項羽強的不是一點半點,雖然出身他不如項羽,別人項家從來都是楚國貴族,而他只不過是一個鄉(xiāng)紳的后代,怎么比。
可是就是他這樣的一個草根成為開創(chuàng)大漢帝國的高祖,這也不能不讓人有佩服的地方。
他的起點從成為泗水亭長開始說起。
泗水,一個地名。
亭,一個驛站,他就相當于一個驛站的負責人。
在這個驛站呢有很多人都有狎妓的習慣,他為了能和他們打成一片自然也要這么做,雖然和光同塵不好,可是他卻覺得很是享受。
在沛縣的文官就有后世著名的兩個人,一個蕭何一個曹參。
這兩個都是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這兩個對于高祖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啊。
沒有前者,他得不到天下,沒有后者他活不到坐擁天下的那一天。
不僅僅只有他們還有樊噲周勃等武將,這就是他的起點,只屬于他的大氣運。
他逃了,逃到了芒碭二山之間的地帶。
芒山,隸屬沛國。
碭山,隸屬梁國。
他處于兩國交界地,誰也管不著誰也不愿意參合這種事。
這個時候反秦大業(y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沛縣令覺得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或遭池魚之殃,于是他招來蕭何等人商議,蕭何提議讓他召劉邦等人回來當時他就應允了這事,可當天夜里沛縣令又改主意了,決定不能這樣。
蕭何見機不對就立刻從城門逃走了,他去和劉邦等人商議,第二天,劉邦在縣門口射了一支箭,箭上綁了布帛布帛上寫著“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迸婵h百姓看了劉邦的信就聚集起來把縣令殺了,然后開了城門迎接劉邦等人進城。
縣令死了,很多人就想推舉新的縣令,蕭何這段時間一直在觀察劉邦,覺得劉邦這人還不錯,然后他就經(jīng)常利用職務之便幫助劉邦,這次也是其中之一,他提議推舉劉邦為沛縣縣令,有些人因為劉邦好吃懶做的名聲有些猶豫,這個時候一個算卦的人說劉邦的八字很吉利,于是就有長者出面推舉他為縣令。
當然,這個時候劉邦是很有當縣令的欲望,但他明白他不能第一次就接受這個好意,他必須要假吧意思再三推脫表示自己的淡泊,這樣呢對他日后的名聲也好些。
如此,他還是成為了沛縣的縣令。
古代對一個人最好的評價根據(jù)就是這個人是否成家立業(yè),他成為了縣令自然是立業(yè)了,那成家呢?
一天沛縣的呂公大壽辦宴席邀請眾多鄉(xiāng)親前去參加,蕭何為其引薦劉邦,呂公善相術,有觀人的能力,第一眼他就覺得對方不平凡,他決定把他自己最珍貴也是個不平凡的長女嫁給對方。
他的長女是呂雉,也就是高祖的皇后,后世聞名的呂后。
他的女兒一向被他當做有貴人之相的非常人,因此他的女兒也這樣認為,所以當知道自己被許配給一個亭長的時候,她怒氣沖沖地跑到她父親的跟前怒問你不是說我是貴人嗎?那為何還給我指派這樣的婚事,一個泗水亭長如何配得上我?
呂公好心勸慰不要看他如今如何,要看他日后要為他生兒育女,做箕帚妾。
如此,呂雉嫁給了劉邦并為其生下了一子一女,一惠帝一魯元公主。
因為呂雉其父就是個相術高手,自然她也容易相信她父親的同行,一日他在鄉(xiāng)間勞作,見到一位老者在要水喝,于是她就好心給了口水,這人喝了水后不忘給她算上一卦,并且告知她是個貴人,她的貴來自于她的子女,正是她這一子一女才帶給她日后的華貴和權利。
劉邦打天下的第一步是攻打河南城邑因為失敗才輾轉繞道從武關入秦。
劉邦數(shù)次誘說秦將,并趁其不備發(fā)兵攻打,隨后他來到了霸上也因此他說服了此時作為秦王的子嬰,天下苦秦久矣,劉邦的麾下有很多將領都是如此,就有人提議殺了他,劉邦卻說殺了他不吉利,于是就把子嬰放了。
咸陽皇宮倉廩充足,劉邦就覺得這是自己收買民心的大好機會,他下令把一些糧食分發(fā)下去,因此獲得了很多百姓的好感,而這些百姓都害怕日后會有人找他們清算,于是就希望他能成為秦王這樣他們就不會遭到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