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沙漠深處的“閉月莊園”
緊趕慢趕,三天后,這一隊人馬終于站在了“閉月館”門口。
許微微一行人看著眼前的閉月館,簡直不敢相信這竟然只是沙漠中的一處客棧。只見眼前矗立著一座座高高低低的平頂土坯房,整體外觀上保留了西北夯土民居的典型特點。斑駁陸離的墻面上顯示出歲月侵蝕的痕跡,而與沙漠一脈相承的黃色,又使得閉月館有了渾然天成的樸素。明明是那么樸實無華的土坯房,卻在沙漠中彰顯著生命的蓬勃力量。
土坯房外,是兩扇并不顯眼的厚重木門,簡單低調(diào),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靜靜沉默著。
許微微去過南京,知道南京明城墻。在沒有水泥的古代,這座從1366年就開始建造,歷經(jīng)28年動用28萬人之多建造南京明城墻,能歷經(jīng)600年來風(fēng)吹雨打仍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用的這種把普通的泥土壓得緊實的夯土工藝。再加上具有粘性特征的糯米,把糯米、熟石灰和石灰?guī)r混合在一起,就變成非常粘稠的混泥土,這樣制作出來的夯土簡直比磚頭還要堅固。南京明城墻內(nèi)部利用夯土,城墻外面則用夯土工藝制作的青石磚,這樣就達到了固若金湯的效果。據(jù)說朱元璋為了保證城墻的質(zhì)量,防止工人偷工減料,甚至要求每一塊磚都必須刻上工人的名字。至于這樣偉大的建筑為何終究沒有扛得過小日子的飛機大炮,那就是后話了。
從新石器時代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夯土工藝都在大規(guī)模使用。直到工業(yè)革命之后,夯土才被水泥代替。不過比起鋼筋水泥混凝土建造的城市森林來,夯土房具有就地取材,生態(tài)環(huán)保、冬暖夏涼等優(yōu)點。對于許微微來說,這個閉月館倒像是個大型農(nóng)家樂的存在了。
“楚楚姐姐,果兒,我回來了!”莎莎跳下駱駝,朝著房頂揮手。
許微微這才看見二樓的瞭望塔上,站著一個身穿紅色勁裝,秀發(fā)高高挽起的女人。一個蹦蹦跳跳的小丫頭在她旁邊手舞足蹈,,興奮地朝著莎麗雅招手。
而閉月館眾人也被這支隊伍驚呆了。來來往往的客人中,不乏灰頭土臉的,但是像這樣浩浩蕩蕩近千人卻牽著不到十只駱駝,人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就更少了,看起來還像是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的軍人。讓人直以為是朝廷派來追剿通緝犯的官兵,但看這樣子也不像是西榮國的打扮。閉月館的人怎么會知道其它的駱駝,在路上都被玉林軍充作了口糧呢。
原來一個身形矯健的壯漢一發(fā)現(xiàn)這隊人馬的蹤影,早早地就去報告了老板馮楚楚。于是乎,這位三十歲左右,即使著一身勁裝仍難掩風(fēng)姿的女人,牽著一個頭上扎兩個小揪揪的七八歲的小丫頭,就登上了閉月館二樓房頂?shù)牟t望塔。
直到看到人群中的莎麗雅,馮楚楚才放下心來。
“阿標,快開大門。傳令下去,明晚為公主接風(fēng)洗塵!”馮楚楚轉(zhuǎn)過身來,對著壯漢吩咐到。
不一會兒,沉重的木門被兩個黑色短衣打扮的漢子緩緩?fù)崎_,在寂靜的沙漠中發(fā)出吱呀吱呀的吶喊。
許微微一行人邁進閉月館大門,站在場院中央,迎面便看到一排排帶著泥土味道的客房。場院周圍還散落著許多風(fēng)格相似的大小院落,間夾著幾棵棗樹后面是一間間大大小小的馬廄、庫房。這些形態(tài)各異、功能不同的土坯房,就這樣組成了既開放又合圍的閉月館。
看到這兒,許微微興奮的說道:“莎莎,你們管這叫‘閉月館’?看這規(guī)模,應(yīng)該叫‘閉月莊園’吧?”
“這算什么,等到了月華城,姐姐帶你好好見識見識?!鄙愌牌沉嗽S微微一眼,牛氣沖天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