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guī)煾笇嵲谑翘€(wěn)健了

第四十五章 觀音禪院,有熊出沒!

  白云老僧走的是佛門怒目金剛的路子,性子慈悲卻不失豪爽,一句言語出口之后,便是抬起大袖一揮。

  立即……

  有三枚蘸了甘露的楊柳葉,飛落至孫悟空頭頂,化作了三根猴毛。

  只是……

  孫猴子頭頂部位的猴毛,這段時間被唐僧拔了不少,或研究,或做法,或變幻傀儡,因此略顯葛優(yōu)。

  此刻平白無故,多了幾根顏色稍微有些差異的猴毛出來,活脫脫讓本來還算颯爽的孫猴兒,有點些許三毛的既視感。

  “阿彌陀佛!”

  做完一切,白云老僧高宣佛號一句,朝著孫猴子行了一禮。

  “師尊還有話,命貧僧轉(zhuǎn)告大圣!”

  “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今日脫了天災,萬不可再心生懶惰?!?p>  “我佛門以寂滅成真,須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哪天你到了傷身苦磨之處,無濟無主之時,這三根救命的猴毛,可隨機應變,救你急苦之災。”

  言畢,白云老僧行禮告退。

  雖剛?cè)胗^音門下不過半月,但也頗有門第之相了,渾身上下香風繞繞,舉手投足間彩霧飄飄,儼然一副真正佛門高僧的樣子了。

  ……

  “師,師傅。”

  “這猴毛,俺是不是不該要?”

  白云老僧離開之后,孫猴子小聲嘀咕。

  他心里是愿意要這三根猴毛的。

  只是,一想起這段時間唐僧一直給他灌輸?shù)摹€(wěn)健’思想,社會險惡。

  以及之前觀世音菩薩送的危險‘花帽’,孫猴子心底又有些吃不準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既然是菩薩賞賜用來保命用的,悟空你就好生留著吧?!?p>  唐僧輕輕一笑,同時抬手微微拍拍了孫悟空的頭頂,蔥白細長的手指,把后者略微有些凌亂的猴毛,細心撫順。

  此時,微風掠過。

  除了觀世音菩薩賜下的三毛,其余猴毛,皆輕輕晃動,仿若有靈,正在享受唐僧愛撫。

  不過實際上,應該是在顫抖。

  畢竟……

  自從那夜古廟第一次試驗之后,為了能夠有更多、很好的猴毛傀儡為自己打掩護,鞏固自己的穩(wěn)健大道,唐僧這大半月來,幾乎是早上薅毛一次,中午薅毛一次,下午還要薅毛一次。

  而且……

  雖說唐僧不愿意把孫猴子薅成葛優(yōu),盡量避免一直在他的頭頂薅毛。

  但是,除了這個地方容易下手以外,其他地方,是真的不好下手。

  自己一個大男人,總不能半夜偷偷摸摸去摸孫猴子的屁股吧?

  所以,半月下來,原本看起來年紀輕輕,頗有美猴王潛質(zhì)的小猴猴,莫名有了些許成熟且滄桑的韻味。

  “噢!”

  孫悟空應了一句,便是不做他想,自顧去牽了小白龍變幻而成的白馬,又收拾了之前掉落一地的行李,恭請?zhí)粕像R。

  唐僧倒是沒有客氣,翻身上馬之后,便是直接閉目。

  倒不是靜心參悟佛法,而是心做他想。

  “觀音菩薩賞賜的三根救命猴毛,救命的同時,到底兼不兼?zhèn)浔O(jiān)視的意味?”

  “不親自現(xiàn)身來點化小白龍,而是由白云禪師代命而來,是否已經(jīng)是起了懷疑?”

  “還是發(fā)現(xiàn)了西海敖閏的蹤跡,親自問罪去了?”

  “……”

  馬背之上,唐僧接連沉思,將自己感覺任何有可能性的暴露疑點,全部于腦海當中羅列了下來,而后進行逐條分析。

  于是,一月過后。

  “師傅,師傅,前面有座寺院?!?p>  孫猴子一路走來,苦澀難堪,寂寞無雙,甚至都開始十分想念唐僧的‘啟蒙教育課程’了。

  只是因為有頭新來的小白龍一直跟著,因此這一個月來,除了偶爾給孫猴子講點佛法之外,唐僧大多都是沉默。

  這可把孫猴子憋壞了,此刻好不容易看到一座寺廟,怎能不興奮?

  “當真有寺廟?”

  唐僧也是一‘喜’,順著孫猴子所指的方向看去。

  極遠處,隱隱約約能夠看見樓臺影影,殿閣沉沉,似乎真有座清幽安靜的寺廟,坐落在這偏僻的深山之中。

  “師傅說的什么話?”

  “俺老孫這雙火眼金睛,方圓千里蚊蟲揮動翅膀都能看清,區(qū)區(qū)十數(shù)里之外的一座寺廟,怎能看錯?”

  “不過倒是師傅您肉眼凡胎,看不清楚很是正常?!?p>  猴子興奮之余,還抽空打趣了唐僧一句。

  “你這猴頭?!?p>  “快走吧?!?p>  唐僧輕輕笑罵了一句,目光再度遠眺,掃向遠處的寺廟。

  觀音禪院。

  西行路上原定劫難之一,即將發(fā)生的地方。

  屆時,會有一頭熊出沒。

  而且,那頭熊,可是能夠與孫猴子拆上幾招的存在,本事十分不可小視。

  很快,隨著師徒二人的靠近,仿若隱士大能修行禪定之居的寺廟,越發(fā)清晰。

  隱于山間的這座寺廟,規(guī)模也稱得上是浩大,雖沒有太過金碧輝煌,刺人眼目,可也是層層殿閣,疊疊廊房,另有一番悠久莊重意味。

  “阿彌陀佛!”

  為表尊重,尚在山門之前,唐僧便是翻身下馬,雙手合十恭行佛禮之后,更是命孫猴子取出燃香一注,插入山門香火大鼎當中。

  很快,香火裊裊。

  與此同時,幽深寺廟當中,突然響起了陣陣悠揚古樸的鐘聲,漆紅大門也是隨之打開,兩列僧人魚貫走出,不過眨眼,便是在唐僧面前排出一條通道。

  “我等恭迎貴客入訪!”

  出寺的兩列僧人,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銅環(huán)雙墜耳,絹帶束腰圍,手中木魚,腕上佛珠,一樣不差。

  和僅僅著一身素白僧袍的唐僧,形成鮮明對比。

  給人感覺,仿佛唐僧僅僅是個牽馬溜猴玩耍的的野僧,而這些整齊劃一列在寺廟山門之前的和尚們,才是佛法高深的圣僧。

  不過……

  若是細細觀察的話,便能夠從唐僧和這些僧人當中,感受到一股天泥之別。

  身穿素白僧袍的唐三藏,宛如佛子降臨,一舉一動間,都隱隱有高深禪意流露而出,讓人下意識心神祥和寧靜。

  而那些著裝整齊的僧人們,只是僅僅給人一種和尚的感覺而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