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第81章 飲宴盟(上)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2103 2020-11-19 06:00:00

  《晉世家》·霸業(yè)·龍虎風云會·楚·飲宴之盟(上)

  重耳眾人在鄭國沒有得到禮遇,聽到的消息是鄭國叔詹建議鄭文公迫害重耳,叔詹也的確是個狠角色,能洞察重耳他日能成大事,現(xiàn)在鄭國文公不以重耳未然,恐怕以后后患無窮,因此建議文公“不如殺之”,可惜文公也糊涂,看不起年邁的重耳,與晉國沒有外交關系,也沒有仇怨,而且鄭國正依附楚國,楚國勢力雄壯,即便重耳有朝一日返國,能耐鄭國何,無需理睬。叔詹這個建議沒有被采納,為自己挖下了好大一個坑,乃至于最后自殺向晉國謝罪。這是后來的事,且不提。

  重耳等人本來也不打算指望鄭國做什么事,路過而已,討口飯吃歇歇腳倒是真的,去楚國才是真正的目的,既然鄭國不拿自己當回事,又傳出叔詹的話,趕緊走,往楚國而去。

  楚國國君正是楚成王,要說楚成王也很厲害。

  楚國是天下諸侯最早稱王的,當初楚開國祖先爵位很低,只是子男一級,在諸侯中不受待見,又偏處南疆,與中原文化不相溝通,文化有很大的差異,中原諸侯更是看不起。楚武王時期,向周天子申請?zhí)嵘粑?,至少跟諸侯各國來個平起平坐,也好交通往來。但是周天子不同意,一氣之下,何必你周王來封,我們自己來,不封便罷,封就為王,這一來更是與中原徹底決裂,干脆以“南蠻”自謂,不行中原禮儀,不與中原往來。

  要說楚成王,也不是合法的繼承人,都怪他的哥哥忌憚并有排斥迫害的意思,于是楚成王先下手為強,干脆刺殺親兄長自己做了國君。大概是覺得自己的國君來的不那么正當,楚成王即位后一反楚國往日做派,開始主動與周天子接觸,主動進貢表示愿意服從周天子管理。

  既然楚成王的態(tài)度很好,尊重周王,周王也不計較,計較也沒用,楚國在南疆,鞭長莫及,不如順水推舟,以和為貴,也不去說什么稱王不稱王的事,說也管不了,楚成王也不過是客氣客氣。于是周王安撫楚成王,你態(tài)度不錯,愿意服從非常棒,這以后你那片的地盤你說了算,愛怎么折騰不管,但有一點,不要侵擾中原就是。楚成王很滿意,最起碼在外交上為自己贏得了籌碼,可以正正當當,名正言順的做他的國君,更好的是這周王允許自己在南疆說了算,其實不允許你也沒辦法,尊敬一下表示表示,始終在心底不拿周王當回事,當下扯扯他周王的大旗為自己增加點聲勢罷了。周王明白,楚成王更明白,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說破。

  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與諸侯修好結(jié)盟,向周天子進貢以鞏固王位,鎮(zhèn)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先后滅亡弦、黃、英、夔等國。在成王時期,楚國疆域拓展千里,一時天下諸侯莫能相匹。楚國漸強,開始覬覦中原,幾次北下,一些小國譬如曹鄭之流,本身國小勢力弱,禁不住楚國侵擾,干脆做了楚國的附庸,楚國勢力開始慢慢向中原滲透,大有霸天下之意。

  其時,正是齊桓公在位,見楚國壯大,多番侵擾中原,于是借機聯(lián)合八國諸侯,先攻親楚的蔡國,然后大兵臨境,直面楚國。這里面據(jù)說是因為齊桓公的一個小老婆的緣故,為真為假,正史上也有記載。齊桓公本意要懲處蔡國私自把他的娘子轉(zhuǎn)嫁他國,氣憤不過,伐蔡泄憤,但是這個理由太不正當,說出去很沒面子,于是轉(zhuǎn)而向楚,聲討楚國之罪,然后上演了一出皆大歡喜的召陵之盟,各自撤兵握手言和。這是楚成王很有面子的一次,畢竟霸主齊桓公等八國聯(lián)軍在楚國門前也沒敢怎么著,最終簽訂和平條約,互不侵犯,楚國毫發(fā)無損,齊桓公贏的一個面子,楚成王也很光輝,所以是皆大歡喜,各取所需。

  齊桓公死后,看看齊國不濟,中原宋襄公想接過霸主的大旗,但是中原有一些諸侯國是親楚的,要做中原盟主還得楚國同意才行,于是聯(lián)絡楚國成王會盟,而且是來一場講文明的衣裳之會,宋襄公的美夢破滅了,他那里知道楚國早就有北下之心,這次盟約表面上答應衣裳會,暗地里組織軍馬,在會上劫持宋襄公,結(jié)果是宋襄盟主沒有做成,反而受了楚成王的羞辱,丟人丟大了。后來這口氣咽不下,宋楚兩國交兵,宋襄公又故作仁義,導致大敗身亡,為天下笑柄,楚成王一戰(zhàn)勝宋襄,成了真正的霸主,盡管后世論及春秋五霸沒有楚成王,卻有宋襄公,實在的原因也是楚國南蠻,行事詭詐,文化不與中原同,既然打仗打不過你,在史書上罵罵你總可以,就是不把你當作霸主之一,宋襄公卻堂而皇之的進了春秋五霸,真有意思。

  重耳流亡到楚國的時候,正是楚成王領導下的楚國蒸蒸日上,意欲北下爭霸之時。楚成王很清楚,天下諸侯唯齊秦晉楚,齊國桓公一死國內(nèi)亂的不行,勢力大減,已經(jīng)不能繼續(xù)霸主的事業(yè),秦國呢,偏處西戎,雖然也強,但是秦東有晉國,晉國在獻公時期開疆拓土也是中原列強之一,不可忽視,秦國也正因為有強大晉國的存在,始終不敢東進中原。也就是說看看天下,能與楚國爭雄的國家唯有晉國,現(xiàn)在重耳四處流亡,聽說又非常賢能,身邊都是虎狼之臣,晉國精英,不如熱情招待,希望重耳返國搶權,這樣晉國必然發(fā)生動蕩,如此一來,楚國更有機會在中原爭雄。這應該是楚成王的算盤,所以重耳到楚,成王待之以國禮,這不明擺著告訴晉國的惠公,你的兄弟重耳在外結(jié)交大國,什么意思你懂的,很有挑撥晉國內(nèi)亂的意思。

  楚成王怎么想先不管,在楚國的重耳非常謹慎小心,重耳明明白白,成王怎么想的他自然領會,也知道未來楚晉不能相存,必然會發(fā)生爭斗,但是現(xiàn)在危難,想要返國必須得到強有力的外援,現(xiàn)在楚國優(yōu)待有加,也不過是各算各自的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