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圖在朋友圈轉(zhuǎn)得挺火,是2017年11月4日,有一位網(wǎng)友在一個視頻底下留言“各位,現(xiàn)在聽我一句,真的真的我用我性命擔保,我從未來穿越回現(xiàn)在,地球已經(jīng)快完蛋了,別去武漢,別去武漢,各位相信我!”
然后網(wǎng)友傳這張圖的時候都配上“神了”二字。
我說,要是有人問我對它怎么看的話,我會有種“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不爽。
雖然,這也沒人問我。雖然,以賈誼自比是我不要臉。
--------------------------
其實我不懂得為什么信這種怪力亂神的人那么多,或者說會搖擺的人那么多。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我不相信穿越,不相信鬼神。我考試前都不求佛祖保佑,我只相信平時努力的量變會終究匯聚成考試結(jié)果的質(zhì)變——題刷多了,自然落筆的水平就不一樣了。
這張17年說武漢的圖,在我看來,要么是后期p的,要么是用技術(shù)搞的,要么就是世界上每時每刻說什么的都有,在多年以后拿發(fā)生的現(xiàn)實去套,只算中國人14億,算了,算網(wǎng)民數(shù)量9.04億,算只有三億人每天留言一條,那么每天三億條的信息,什么都有,總是有一些能夠印證事實的??隙ㄊ羌俚睦?。
我其實覺得有時候人有信仰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因為有堅定的信念,所以有非常強的指導作用,人們就可以用這個標準去篩選海量的信息,去評測行為的可行、可信與否、意圖的善意與否等等,人面對信息、選擇就會有固定的偏向,就不至于那么搖擺和焦灼。但有信仰其實又挺不好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事物,不可能有一套準則的各種解讀、各種施行程度都是對所有人、所有事都適用,而且效果最佳。有一個信仰必然導致一些固守這些準則的人的剛性施行,而不談論是否有曲解原有的信仰,光是這個把其他行為都排除,就覺得有些不好了。
唉,也不管有信仰好,還是沒有信仰好了,就這樣活著就挺好。
第二我就說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個典故的來源吧——唐朝的李商隱有首寫賈誼的詩,叫《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誼在那個時代,才華無人能比,但是那個朝代的君主半夜找他來,不是問如何造福蒼生的政務,而是向他求解自己關(guān)于鬼神的困惑。
這下知道我為什么會說,拿一件鬼神的事情問我的話,“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好不容易特意找我說次話,不問點有意義的事情,問我莫須有的鬼神,這讓我覺得有點不爽。
這下你們也知道為啥我說自比賈誼是我不要臉了吧,因為我沒啥才華,就算我有一點點,也沒辦法與當時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相提并論,所以以形容他的詩句自比,就顯得小子猖狂了。
2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