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阿米爾汗,我偶像。在《真相訪談》里我看到的,是他總是盈著同情與愛的眼睛,他走向人群、張開自己的懷抱以給那些因?yàn)樗麄儑椰F(xiàn)存的問題而受傷害的兄弟姐妹一些尊重和慰藉。他辦節(jié)目,總是去走訪很多那些因?yàn)閲椰F(xiàn)存問題受到傾軋的人、找到貼近事實(shí)的真相,給那些受害者話語權(quán)、去追索每一個引起沖突的根源,請來所有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專家,利用他的人氣告訴相同處境的人要怎么面對、告訴國家這些事要怎么解決,不畏強(qiáng)權(quán)且對弱者和付出者保持尊重與敬畏。
在三十歲之前,我想做一件像阿米爾汗做的《真相訪談》那樣的事情。
我想了想,我呢,腿短(身高不過一米六,盡管被問身高時我一般說,水一點(diǎn)的話就是一米六啦)眼殘(自兩年前去配了副450 550的近視眼鏡后,我就沒敢再去測過眼睛啦,喜歡熬夜的低頭族視力走向應(yīng)該都不會太好,還是不面對比較好,嘻嘻。),從不了軍,于是我就想著從文,從文的門檻可不高呀,能寫就行。所以呢,要是我能寫出帶有積極意義的故事、帶有正確用法的溫暖的文字,那我也應(yīng)該算是為國家和所處的時代做了點(diǎn)事情嘛。
當(dāng)然,決定從文這個決定,也是帶著些猶豫色彩的。我有在想放棄,因?yàn)楫?dāng)寫作沒有成為生存的必須,自己又被生活按在地上打到半夜三更、驕傲碎了一地,就自然有種還沒開始就堅(jiān)持不下去的感覺。不過,我身體里有一個聲音及時反對啦:不行。因?yàn)槲业膲粝刖褪遣挥嬕磺写鷥r、不要聲名、竭盡全力去寫社會上的問題、人們每個階段遇上的難題,并給出我二十歲的所見過的和所能找到的解決方式,不判斷正誤,羅列出來以給后人參考。
這又讓我想起我曾寫下的一句話,“把聚光燈打向弱勢群體,關(guān)注那些不曾被顧及的人群,并且對傳播本身心存敬畏”——這是之前去當(dāng)了一小段時間的深度報道實(shí)習(xí)記者后寫下的,說起來真是渾身充滿正氣呀。不過,哎呀,其實(shí)我主要是看別人怎么做實(shí)習(xí)記者啦,參加的采訪并不多,大部分時間是打打醬油這樣。
今天的小賴:被Excel折磨到哭泣,感覺要是我的分內(nèi)工作完成不好的話,就又要給辦公室的同事,我一邊想勸共事的哥哥姐姐們再忍我一段時間,我很快就滾了,另一邊又愧疚于自己沒能成為辦公室里“有用”的骨干,對所有人有價值的哪種人。
另外呢,今天改了一個微信簽名,從上海音樂學(xué)院一位教授說的“待吾有為,必報中華”改成了“少年之時的夢想,迎著洋流,乘風(fēng)破浪”,感覺后者在生活中能指導(dǎo)我指導(dǎo)得更具體一些,嘿嘿。
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