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排除上千諸侯分封之處,妖族居住之地,修士求仙之所,常有人煙之處約為四千萬平方公里,共計十三州八十二道,每州少則可為兩道,多則九道。其中羅浮洞天處于嶺州嶺南道,為西南之方,是嶺洲新建之道,現(xiàn)嶺州原本地盤劃分為嶺北道,泉元道。
在嶺州、全州以及夏朝北部的袞州三州交接處共計二十三個諸侯國,每個諸侯國小的約有數(shù)千平方公里,大的約有數(shù)萬,倶為小國。之前張玄聽到的榮國地理位置就在嶺南道附近,算是一個小諸侯國。
嶺州號稱有三寶,一是照元泉,泉眼所產(chǎn)泉水稱天子供品,其余泉水可做煉器所用。最出名的是里面勝產(chǎn)一種神砂,名為伏妖砂,天子親賜照元鐵之名。
此砂最是奇妙,單獨拿來煉寶,可化作赤沙漫天,十分克制妖族;
若是以火鑄煉,可得照元鐵,此鐵質(zhì)地堅硬是嶺州特產(chǎn),專門用來制甲。
所造甲胄初時是黑色,一旦沾染妖血,會汲取其中妖氣,慢慢的由黑變白,成為亮銀之時,即可稱呼寶甲。成為血色之時,就不得了,名為鎮(zhèn)妖甲,絕對的神兵甲胄。整個大周也只有三副,分別由天子九騎中的血云騎,嶺州大將軍,歷代嶺州之主三人穿戴。
而且此甲具是軍隊配置,平常人家難以得到。不過伏妖砂到是可以得到,但大多是一些粉末,用來保命逃跑還行。至于照元鐵,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私藏者,格殺勿論。
第二寶是嶺山軍,相傳此軍最低修為都是江湖一流高手即軍隊結(jié)罡期才能進入,而且考核異常嚴格,基礎(chǔ)是有三牛之力,而且必須是神箭手。
三牛之力是什么概念,張玄勉強可使出六牛之力,能比得上一些煉筋的先天高手,大概就是金丹二轉(zhuǎn)左右境界。也就是說基本能入嶺山軍的都是有望先天之人,故人數(shù)不算太多,按打聽的消息來看,現(xiàn)在這軍隊有一位武神,六位萬夫長,三百位千夫長,一萬精銳照元軍。
別看人數(shù)不多,羅浮未到之前,千年來邊境預防妖族的主力一直是由這只軍隊負責,至于嶺州內(nèi)的江湖門派更是見到照元甲出現(xiàn)就俯首稱臣。
第三寶是一顆藤龍樹,此樹是六千年的奇珍,一直藏在嶺北城主府后山,相傳其每年結(jié)果九枚,效果的話普通人可以直接打破后天屏障,邁入先天,且如果之前便是接近先天,更可鍛體修出騰龍罡元。有此罡元,說有一具不死之身也不奇怪,恢復力極強,號稱罡元不盡即不死,相傳嶺山軍武神就是服用過此果,三百年就突破到武神不說,天下武神排名第十六,絕對的強者無疑。
正是此三寶配合使得嶺州在千年時光內(nèi)位列第九州,天子親賜照元州之名。
經(jīng)過三個月的流離,張玄騎著新買的青鬃馬終于來到了這嶺北道。
此時的張玄形象不是很好,如果說之前是一個文雅秀氣的讀書人,現(xiàn)在就是一個地痞,原本的剃了的胡須又長了回來,更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腰間多了一把鐵劍。
幾個月來,張玄走了幾萬里路就為看看這大好天地。
嶺州因為地理因素與萬妖林接壤,千年時光下來,人與妖早已經(jīng)勢成水火。在羅浮未到之前,雙方一直發(fā)生戰(zhàn)爭,今天我殺你,明天你殺我的。所以為了生存活命,嶺州的人從小就好斗,成年禮物就是刀箭。就算是現(xiàn)在這風俗還是如此,雖然大妖全都不在了,但還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小妖精怪,畢竟人總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可能和其他生靈完全隔開,而靈氣充沛之下,石頭泥土都可能生靈,事情自然很難斷絕。
加上各種大大小小的號稱什么子、什么男的貴族各居一番,當上了自己的土大王?;旧习賾糁杏芯陀幸粦羰撬^貴族血脈,天天進行械斗,這種說法被那些雅客說成是練兵,張玄戲稱為村子打架。
可不打又不行,周實行分封制度,不算王族成員,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數(shù)以百萬計,且制度相當嚴,從以天子為代表的王族到諸侯貴族再到平民奴隸,已經(jīng)形成一條完整的階梯鏈條。只有貴族有發(fā)言權(quán),平民與奴隸是沒有什么發(fā)言權(quán)的,加上天性好斗,自然容易打起來。
至于禮儀,那是貴族間才有的游戲。
今天你領(lǐng)地豐收了,我看你不順眼;明天我領(lǐng)地出現(xiàn)銅礦了,你又打回來。總之就是一場亂麻,理不清剪不斷。
張玄覺得自己還算有幾分本事,剛開始時還想著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到了后面已經(jīng)開始放棄,丟了書生袍,花三兩紋銀打造了一柄熟鐵劍,留了胡須,開始自己的浪跡生涯。世界太大水太深,想憑自己無異螳臂當車。
反而換了一身行頭過后,沒人敢惹了,到是過了幾天輕閑日子
騎著青鬃馬,幾天后張玄靠近了嶺北城。
幾里外的城墻高達三十丈,約為百米左右,為鐵汁澆灌,三尺大小的玄武巖堆砌而成。高墻之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孔洞,內(nèi)含弓弩火砲。城墻上樓閣林立盡是紅磚綠瓦,隱約間傳出陣陣琵琶之音。
門頭城墻更是高達三十三丈,光門洞就有十二丈之高,稱呼得上真正的銅墻鐵壁,除非會飛不然絕難攀登而上。
就算會飛,城池中高達百米樓臺上的幾架神弓弩,以及滿城墻密密麻麻的弓弩火砲絕對會讓人望而退步。
不說站在城墻下,就是站在幾里外,都可以感受到城墻的厚重雄渾之感,威壓眾生之勢。聽說光這城墻就花了幾百年時間才建成,其中還運用了指地成鋼,絕地天通之法,每塊磚石都比鋼還硬三分,不懼神雷天火。外加勾連地脈,又布有法陣。防御全開時天地相合,武神都不一定能打破。
四百年前妖潮來襲,三只堪比武神的小妖王打了三天才打破一角城墻,最后只能無功而返。
慢慢走近,才能發(fā)覺其到底有多大,猶如一只洪荒巨獸匍匐在大地之上。一眼望不到邊的城墻擋住了陽光,使得地下有些許昏暗。
站在城門口守衛(wèi)的也具是披甲之精銳,手持煞氣之戈鎮(zhèn)守城門。
隨著逐步靠近,張玄不得不下馬接受盤查,城門口有一塊巨大銀鏡,散發(fā)一道三丈直徑的光圈,凡是欲入城之人皆得接受光圈照耀,無事才能通過,當然了入城費一兩銀子還是要交的。
進入城門,隨之而來的是甬道,然后就是厚達一丈的城門,不是傳統(tǒng)的開合門,而是機關(guān)控制,遇到危險之時只需打開機關(guān),大門即刻落下,不過誰都不會希望這門落下。此外還有數(shù)道鐵門,還不是太夸張,應該是用來平時使用。
甬道大約百米,走出之后看到全部是軍營,可以說要是犯事了,跑都跑不了。三里外才是居住地。
牽著馬,張玄左右周折來到糧倉,準備倒換一些尋常糧食。
不打算在這待下去,此處有陣法壓制太過壓抑對仙修不是很好。
進入糧倉,張玄直接報了姓名,果然羅浮之名一出,糧倉最大的官都跑出來招待。至于為什么要報姓名,當然是為了減少麻煩。
此次出行,張玄的葫蘆里裝了兩千石靈谷,儲物袋裝了三袋,總共有五千石靈谷,合計五年的收成,還是品質(zhì)相當不錯的那種,一般像一品大員也就一月九石。
五千石靈谷,如果是一般無名之人或者小門小派之人,你換個試試,不被殺人滅口才怪。張玄計算過,自己的一石靈谷可換十五到十六石新谷,陳谷二十到二十五石左右,換算下來應該在七萬到十二萬石上等谷之間,當然一般情況下用靈谷換尋常谷物和銀錢可以,反之則不行。
不過這尋常谷物是用來救人的,到也不是太虧。
因為亮了身份,羅浮的名氣雖然比不上幾個老牌洞天,但還是很快就換得了糧食,張玄想了一下全部換成了陳糧,都餓肚子了如果還糾結(jié)陳糧新谷的話,那只能說明還不夠餓。
至于物價問題那更不用擔心,整個嶺洲人口登記在冊的就有億人,每年稅收就有數(shù)億石谷,就自己換這點,九牛一毛罷了。
換得十一萬石,直接將葫蘆空間塞得滿滿當當,還多出五千石,最后無法又將儲物袋塞滿了才裝下。
張玄身上共計五個儲物袋,其中四個約有二百個立方,靈谷一方有五石左右,剛好一千石,最大的一個約有三百個立方,現(xiàn)在也只剩一點點空間了。
法寶照妖鏡、三清鈴、布雨旗,靈寶木如意、霸下印、流珠全被取了出來。霸下印被縮小掛在流珠上,如意變小插在發(fā)髻上,其余三樣放在了竹箱里,又換了一身道袍,趁著天未黑之際出了城門。
坐于青鬃馬上,把玩著儲物袋,張玄心里還是有點小高興,畢竟里面全是糧食,能救人性命的。
來嶺北城之前就打探清楚了,榮國不知道什么原因,鬧了三年旱災,聽說國庫都快被吃光了。
按照從自己那位蓬萊元雷子師兄得到的消息來看,三年來榮國是下過不少雨的,至于為何還會鬧旱災,這就不是他們該插手的了,畢竟職責不同,那地方不歸他管。
所以此次換來糧食除了盡自己的一份力外,還有去查看一下能不能解決問題。畢竟榮國面積不小,方圓千里都是其統(tǒng)治范圍,能掀起一場千里干旱的妖魔不除掉不行。至于打不打得過,那不是問題,自己又不是那些單槍匹馬闖蕩江湖之輩,打不過還可以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