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秦帝國之東出

第十三章:論道

大秦帝國之東出 人心難度 2103 2020-10-19 20:12:54

  第二天一早,周文便早早的起床,洗漱一番之后,尋個人問詢了一下,中庶子衛(wèi)鞅所住的地址。

  準備尋找衛(wèi)鞅探討一下人,談一談理想。

  偏題了,拉回來,順便水上十四個字。(別查了,沒騙你……)

  走到屋外,向里面看去,衛(wèi)鞅身穿布衣,斜臥在榻上,手持一卷竹簡,怡然自得的看著。

  “中庶子,衛(wèi)鞅先生,可算找到你了”周文高聲呼喊立在門外拍了拍“門”。

  掀起擋風的布簾,衛(wèi)鞅抬頭一看,竟然是昨日與自己一同飲酒的小兄弟,又想到昨日那個神秘的老者。

  帶著一絲看不清,說不透的神秘,衛(wèi)鞅油然想到古代的姜尚,百里奚,甚至是自己的老師。

  這些年歲高邁卻心懷天下的大才高隱,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奇人!

  昨日經(jīng)受老人一番點撥,竟然讓自己對于從未考慮過的西方之國,有了些許瞎想。

  今日見到周文到來,衛(wèi)鞅豈不是得償所愿!可以與老者繼續(xù)暢談一番,或許會有一些新的感悟!

  “就我一人前來,老先生昨日便返回秦國去了!”周文看到衛(wèi)鞅把自己迎進屋后,還望著自己身后,便開口說道。

  衛(wèi)鞅這才收回目光細細打量著周文。

  昨日周文給衛(wèi)鞅留下的記憶并沒有與他同案的老人那么深刻。

  可是周文對于秦國割讓城池給予魏國,以免兵禍的見解,讓人記憶猶新。

  地則有限,而欲無厭。以地事魏,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卻也沒有新意!

  衛(wèi)鞅對周文的印象也就到此為止了,一是因為昨日周文話語較少,二則是不如那老者對自己影響那么大!

  如今看到周文獨自前來,結(jié)合昨日老人勸自己入秦,看向自己與身邊少年的眼神。

  衛(wèi)鞅心中了然,自己面前這個少年,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才識!

  不然如何能得到那等神秘大賢隱士的看重,想要為自己的故國招攬?

  “衛(wèi)鞅兄,昨日見兄臺高論,今日想要討教一番,不知可否?”周文對著衛(wèi)鞅笑著說道。

  衛(wèi)鞅面色似有不渝,嚴肅正色道:“如何不稱先生?非禮也。”

  周文笑道:“俗套。閑談友人,自應是兄臺了?!?p>  一個小小的試探,卻讓衛(wèi)鞅對于周文的性格摸透了大半!

  入客人門,先是大聲呼喊提醒主人,臨近門前敲門,得人同意后才進屋!

  由此可見是個守禮之人。

  與自己談話,卻又不守禮,即便自己表現(xiàn)出怒色,這小小少年也依舊面不改色,談笑風生!

  衛(wèi)鞅對周文的判斷大概就是一個守禮卻不拘泥于俗套的人,不拘小節(jié)也淡定自若,不畏強權(quán),敢于爭先,有自己的主見。

  周文要是知道這衛(wèi)鞅心里這么多彎彎繞繞,一定會打罵,老硬幣。

  不過有一說一,衛(wèi)鞅倒是把周文看的大概,唯一有些偏差的就是不畏強權(quán)了。

  畢竟,因為周文確實沒從衛(wèi)鞅臉上看出什么來,唯一看到的大概就是有點黑吧!

  周文只是隨意看著衛(wèi)鞅,怎會仔細思考,衛(wèi)鞅的眼睛與面龐組合在一起所表達出的信息?

  衛(wèi)鞅親切微笑道:“甘做小弟,卻是虧了。”

  周文道:“得遇兄臺,虧之心安也——”拉了一個長長的尾音。

  衛(wèi)鞅不禁大笑:“還真是虧了???”

  周文也是哈哈大笑:“兄臺年長于我,如何不能稱兄?”

  衛(wèi)鞅挺身端坐,直直的看著周文,沉聲問道:“小弟即是前來討教,如何不是因為我學識長于你而稱兄?”

  周文也是學著衛(wèi)鞅一樣,挺身端坐,知道這衛(wèi)鞅要開始與自己論戰(zhàn),自信開口道:“尚未見陣,何論高低?!?p>  衛(wèi)鞅看到周文并沒有被自己的先聲奪人之策所影響,反而被自己激的氣勢磅礴,心中更是高興。

  衛(wèi)鞅有些遺憾的說道:“可惜此處無棋,不然可以手談論國!”

  “探討學識,何須假借外物”周文連忙開口打斷衛(wèi)鞅的話語!

  實在是因為周文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下圍棋啊!

  難道要他跟衛(wèi)鞅一起下五子棋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

  想了想,周文開口建議道:“我觀兄長所學,皆是務實治國,推崇創(chuàng)新,注重致用,乃法家之士?!?p>  “我所學者乃是雜家,不同于他人的駁雜無長,而‘兼儒墨,合名法’?!?p>  “以人為本,百家為用?!?p>  衛(wèi)鞅凝眉注視周文,開口打斷問道:“何REN?”

  周文笑著指了指自己,笑著說道:“此人也,非彼‘仁’?!?p>  屋內(nèi)一下安靜下來,半晌。

  衛(wèi)鞅拍掌笑到:“以人為本,百家為用。倒是好氣魄!”

  “諸子百家,學問無不發(fā)端于人,道不過問人,儒勸人知禮,墨要人兼愛,法要人守規(guī)?!?p>  “取百家為己用,雖然取巧,你可以開宗立派了!”

  不可否認,周文的話讓衛(wèi)鞅產(chǎn)生了深思,諸子百家活躍至今,終究有其可取之處!

  那么,諸子百家該如何為我所用呢?對了,將他們治國思想剔除,取些許精華補法家骨肉!

  周文搖了搖頭,“兄長何必取笑我,取巧之言如何能比兄臺真材實料!”

  畢竟,周文也是要臉的,“今日論道,不如兄長擇一國說一說自己的治國之策。我則在此基礎上進行辯駁,如何?”

  “哈哈,你這是要以我當舟過河??!”

  衛(wèi)鞅爽朗大笑,點頭同意了周文的建議!

  周文默默在心里吐槽,果然你就是個工具人!

  換做以往,衛(wèi)鞅肯定不會如此輕易的就把自己抱負學問說出。

  可今日聽聞周文,要取百家所長,一統(tǒng)諸子百家的豪言壯志所激。

  一時頗為興奮,便有意論戰(zhàn),直抒胸臆,你要統(tǒng)合百家,我亦然,天下當一統(tǒng)!

  衛(wèi)鞅開口問道:“國家如何選?”

  周文沒有答話,看著被衛(wèi)鞅放在一旁的竹簡,一本刻著周易的竹簡!又看了看衛(wèi)鞅所在的房屋,笑了笑。

  周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天下大國,魏強齊富楚大,此三大國也!

  魏國不用衛(wèi)鞅,齊楚變法淺嘗輒止,且都是富強國家,如何能下定決心重用衛(wèi)鞅這位謀劃深刻者?去賭一個不知結(jié)局的變法?

  唯有窮困不堪的國家才能夠下定決心重用衛(wèi)鞅,秦國便是最好不過的去處了。

  ……

  

人心難度

推薦票投一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