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里”戲班的班主沈千行是沈日暮的父親。
當年他一個潦倒落魄的書生,又冷又餓眼前一黑的歪在了路邊,被以前的老班主一碗米湯給灌了回來。
那時的戲班不叫“日暮里”,那時的戲班有一個很喜慶的名字:“紅連升”。
因為名字喜慶,請唱的人也多,正是缺人手的時候。醒來后的沈千行無處可去,便留在了戲班。
讀過四書五經沈千行在戲里班想著方兒編排些新的曲目,他覺得老是一些舊的曲目反復來回的唱,吸引不了太多的客人。
因為時常有新添的曲目,一下子,生意竟日漸紅火,所有人都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老班主有一獨生女兒,眉目平平,但嗓音極好,如空谷黃鶯,婀娜婉轉,余音裊裊。
沈千行的許多新曲都是為她量身定做。
老班主離世的時候,將整個戲班和自己的獨生女全托給了沈千行,他說他的丫頭雖然眉目平平,但這對于一個戲子來說是一件幸事,他早就知道他們倆情愫暗生,只是他無法給他們辦一個像樣的婚禮了。
他告誡沈千行,如果他將來生了丫頭,要是生的好看的話,千萬別讓她跟著唱戲,紅顏薄命,何況戲子!
沈日暮是在一個雪后的日暮時分來到這個世界的。
她的到來,她的母親離去。
沈千行給她起名:日暮。戲班改名:日暮里。
他放不下那個眉目平平,性格溫婉,有著一副天籟之音的的女子。
沈日暮繼承了她父母所有的優(yōu)點,眉目生輝,嗓音天籟。
沈班主謹遵岳父告誡,不讓日暮學戲。
他送她去省城最好的學校學習,學現代的文化,學西方的文化。
可是戲班由于沒有出色的演員,加之換了個不怎么討喜的名兒,日漸經營慘淡,幾乎難以維持生計。
沈千行有意解散戲班,可是有些演員們從岳父在的時候就已跟著,如今散了,又不會別的營生,怕是要落到要飯的地步。
日暮十四歲的時候,沈千行已經拿不出她的學費了。
日暮百般無聊的呆在家里,她對那些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才子佳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每一幕戲,都是一段蕩氣回腸的人生。
看著那些大哥大姐叔叔們日日練功吊嗓子,耳濡目染,沈日暮竟也咿咿呀呀一板一眼的來上一段。
因為一次應急救場,日暮在臺上一亮相,嗓子一開,滿場皆動!
雖然沈千行一千一萬的不愿意:岳父的話歷歷在耳,越是好看的女子越不要讓她去學戲,唱戲的女子是非劫難多!
他不能害了日暮啊!
可是戲班里一幫子的人要吃飯要穿衣,要過日子,而且他也阻攔不住日暮對戲曲那樣的喜好!
幸好,戲班有這么一個不討喜的名字,那些大富大貴有權有勢的人家不會請他們,幸好他一直將日暮藏壓著,不讓唱那些討喜養(yǎng)眼的角色,可是依舊是在劫難逃。
那日柳大帥下了邀請貼后,就有背槍的士兵將戲班的前后門守衛(wèi)起來,好吃好喝的將戲班里所有人供應著。
逃,肯定是逃不掉的。
一群人都無計可施,被一幫士兵用長槍牢牢的攔住,眼睜睜的看著小小的沈日暮,被士兵前后挾裹著只身應邀大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