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三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

  一連幾晚,礦上上都鬧起了印第安人,等天亮了檢查財物,卻沒有發(fā)現(xiàn)多少損失。

  這讓亨利以及礦區(qū)的治安隊員都非常納悶。

  印第安人每天來,煩不勝煩不說,就怕他們這是搞“狼來了”的計謀,九假一真,搞一場突然襲擊。

  這種可能性不得不防。

  就在亨利下定決心,要在今晚打起礦燈,派治安隊與這些印第安老鼠碰上一碰的時候,印第安人卻沒有再來了。

  ……

  這只是普拉什沉悶、毫無生機(jī)的生活中的一小段插曲。

  沒有人會注意在廢礦上少了石頭,麻木的礦工不會,作威作福的治安隊和管理官們也不會。

  與此同時,在距離他們不遠(yuǎn)的山谷里面,卻熱鬧非凡。

  一座嶄新的工廠正在一點一點成型。

  朱富貴每個禮拜都會從村外拿來白米白面,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起到了千金買骨的作用。

  因此當(dāng)朱富貴再次做出允諾后,大明皇家伐木廠的招工十分順利。

  一共300名工人很快就招滿了。

  其中男工50人,女工250人。

  一下子從田地里抽出了這么多強(qiáng)壯勞力,這讓李老太監(jiān)很是憂心忡忡。

  他心里頭還是惦記著太祖爺爺?shù)脑挘骸案咧ΑV積糧、緩稱王……”

  現(xiàn)在想想,萬歲爺一早就登了基,現(xiàn)在又動了農(nóng)本,這可就一下子違反了兩條了。

  好在那大石頭筑的墻還蠻結(jié)實的,應(yīng)該算是“高筑墻”了吧?

  與李老太監(jiān)一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牛嬸。

  如今殷人都改了漢姓,野牛嬸嬸自然姓牛。

  她與老李太監(jiān)雖然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兩個人,語言也不通,但共同話題倒是不少。

  兩個人如同火影村里那兩個老顧問,總是陰惻惻的,一臉?biāo)老嗟娘h來飄去,讓朱富貴煩不勝煩。

  后來索性給老李和牛嬸安排了管理伙食的差事。

  別小看了這個工作,現(xiàn)在工地上三百多號人都要吃飯,如何一碗水端平可是一門學(xué)問。

  之前就出現(xiàn)過華工和殷人的小規(guī)模沖突,起因就是打飯的華工,在給殷人打菜的時候,手抖得有些過了。

  其實朱富貴定下的伙食標(biāo)準(zhǔn)還算不錯,有肉有菜。

  這些肉類、蔬菜基本都是朱富貴自掏腰包從平臺上訂的。

  類似叮咚買菜,送來的餐品都比較新鮮,甚至連冷鏈的冰塊都沒有化掉。

  一般來說,每個工人早上都是雞蛋一個,稀粥管夠;

  正餐要么是燉土豆,要么是燉白菜,還有一份大肥肉,米飯同樣管夠。

  這樣的伙食水平,自然吸引了不少沒有報名,或者不符合參工條件的人過來蹭飯。

  本著盡快完成工程建設(shè),早日砍樹回本的想法,朱富貴允許他們上一天工,吃一天飯。

  結(jié)果有一天,負(fù)責(zé)打飯的華工覺得有個殷人老頭是來混飯吃的,就故意少打了幾片肉。

  于是便爆發(fā)了矛盾。

  后來朱富貴調(diào)查過,這個殷人老頭其實并沒有偷懶,甚至干得比一些小伙子還多。

  所以被克扣了飯菜自然非常不滿。

  而那個叫做趙阿千華工也很冤枉。

  誰能想到這個干瘦的老頭也能做工?

  這一粥一飯都出自萬歲爺?shù)膬?nèi)帑,怎么能叫他白吃了去?

  萬歲爺賞自己飯吃,自己就得處處替萬歲爺著想。

  這是中國人很樸素的思想。

  所以兩邊其實都沒什么錯。

  朱富貴私下表揚了趙阿千,并予以小小獎勵。

  同時也親自帶著食物,去看望了殷人老頭。

  這個老人叫石頭,除了愛抽旱煙導(dǎo)致牙齒有些烏黑,其他都很健康。

  有感于老人志愿為大明崛起而自愿996的精神,朱富貴特批他入職,成為了第301名工人。

  兩個當(dāng)事人都笑嘻嘻,但參與打架的人,尤其是挑頭的就沒這么好運了。

  統(tǒng)統(tǒng)被罰了鞭子。

  抽了一半,記了一半,等到以后工程不太忙的時候再抽。

  否則現(xiàn)在下不來床,吃虧的還是朱大少爺。

  與此同時,通過這件事,朱富貴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一個負(fù)責(zé)打飯的小人物就能決定不少事情。

  小到多吃一塊肉,少吃一塊肉。

  大到未來的住房分配、子女入學(xué)分班。

  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可以靠朱富貴多撥物資就能解決的。

  古往今來,后勤工作是最容易孳生腐敗的地方。

  一旦后勤糜爛,變成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局面,軍心也就散了。

  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朱富貴想不到辦法。

  只能拾人牙慧,用古今的老辦法,就是組建紀(jì)委。

  老李的東廠就這樣再次運作起來。

  而牛嬸則成為了他的副手。

  牛嬸自是不曉得東廠副提督是個什么概念,只聽朱富貴說了說要做的事情,便滿心歡喜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女太監(jiān)。

  有老李和牛嬸兩個可靠的重磅人物壓陣,很快后勤工作這一塊便順暢了起來。

  ……

  不過讓朱富貴鬧心的事情還不止這一處。

  只有真的做起事情,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總是源源不斷出現(xiàn)。

  簡易廠房因為本身建造門檻極低,所以成型的速度很快。

  但朱富貴對此并不是很滿意。

  工人們待遇好,工作熱情也高,但勞動場面太過無序。

  張長貴負(fù)責(zé)指揮工人勞動。

  但他顯然還是繼承了太平軍松散的管理模式。

  當(dāng)然,這個松散是和后世的企業(yè)相比。

  如果比起綠營,甚至是八旗的話,早期的太平軍還是一支軍紀(jì)嚴(yán)明的強(qiáng)軍。

  總之,在朱富貴看來,工人們熱情雖高,做事卻有點像是沒頭蒼蠅,不能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于此同時,物資管理也并不妥當(dāng)。

  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雜亂地堆放在石棉瓦制造的土棚里。

  馬二拿著算盤,滿頭大汗地計算著各種用料。

  不是他算術(shù)水平不好,實在是場面太混亂,剛剛清點好的東西,一轉(zhuǎn)頭就又被人挪動了。

  朱富貴又找了兩個殷人的半大小子作為學(xué)徒,交給馬二打下手,情況這才有所好轉(zhuǎn)。

  不過即便如此,建設(shè)用料還是超過預(yù)期將近10%。

  其中很多是因為預(yù)成部件沒有溝通好導(dǎo)致重復(fù)施工的。

  也有工藝不熟練導(dǎo)致材料報廢的。

  甚至朱富貴還看到村寨中,一些殷人的石屋上面的破損也用石棉瓦做了修補(bǔ),顯然這也是從工地上順回來的。

  幾塊石棉瓦倒是不值什么錢。

  但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在前世,朱富貴聽說過很多地方,村民會理直氣壯地偷當(dāng)?shù)貒衅髽I(yè)的天然氣之類的東西。

  反正是國家的,不拿白不拿。

  企業(yè)方面有時候也不愿意管,不愿惹一身騷。

  反正是國家的,拿了也白拿。

  朱富貴覺得自己應(yīng)該防微杜漸。

  他將張長貴和馬二兩人找了過來。

  戚文長現(xiàn)在正忙著組建機(jī)動車隊,一時抽不開身。

  作為朱富貴老司機(jī)的親傳弟子,戚文長的車技進(jìn)步很快,不但順利出師,而且獨立完成了最后兩次盜竊石頭的行動。

  可以預(yù)見,這種農(nóng)用車將是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大明帝國中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所以朱富貴給了他10個人名額,自己拉人教學(xué),形成編制。

  ……

  張、馬二人喜氣洋洋地來到了朱富貴的臨時辦公室。

  “陛下,預(yù)計明日廠房就能全部完工了!”馬二拿著清單高興的說道。

  在他看來,這么大一個廠子,有宿舍、有倉庫,甚至還有澡堂和糞池子,只用了一個禮拜就建成,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不僅如此,在朱富貴眼中簡陋的廠房,在馬二他們眼中可是相當(dāng)令人震撼的建筑。

  尤其是五百多平的特種倉庫,每堵墻都是用石頭和洋灰筑造的,堅固無比,恐怕就是用土炮都轟不開。

  這可都是銀子啊!

  石頭雖然是鐵車借石借來的。

  但這洋灰,可都是上好的料子啊!

  恐怕也只有500年朱家這樣的底蘊,才能在海外置辦得起這些東西吧!

  起初拿到建設(shè)計劃書的時候,馬二還以為萬歲爺是開玩笑呢。

  如今,他心里只剩下對萬歲爺?shù)木磁逯椤?p>  馬二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員外郎肯定是德不配位,但如果讓萬歲爺去當(dāng)個工部尚書,那絕對是屈才的。

  當(dāng)然了,那只是萬歲爺?shù)囊徊糠植拍芏选?p>  就在馬二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聽到了朱富貴并不開心的聲音:“兩位,難道只是造了個小廠,你們就滿意了?即便是這座小廠,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太多了?!?p>  頓了頓,朱富貴又道,“給你們半天時間,好好想一想,在未來的工作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jìn),又應(yīng)該怎么改進(jìn)。晚飯之前來向我匯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