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我玩捉迷藏就變強

第十四章 有罪的不是我

我玩捉迷藏就變強 小沙彌不殺生 2332 2020-09-28 10:00:00

  金殿門口,太子陳淵的腳步突然一頓。

  可有在位六十年之太子?

  太扎心了。

  這句話又準又狠地戳中了他的痛處。

  自從十歲那年被封為太子,陳淵就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如履薄冰。

  可一晃六十年過去了,太子還是太子!

  奉皇不肯放權。

  而他更不敢索要權勢。

  所有人都不敢提,可所有人又都很清楚,此事是太子殿下的心魔。

  廣寒國過往歷史上,太子在位五十年是一個坎。

  過了這個坎的太子們,只有兩個結局——

  要么死,要么反。

  無一例外。

  除了陳淵。

  他選擇了隱忍。

  “很好,很好?!?p>  這一刻,陳淵的神情變得很可怕。

  他的笑容漸漸扭曲。

  當丑事被揭開的時候,唯有殺戮才能讓他泄憤。

  “我本來還想給你留一個全尸的?!?p>  “可現(xiàn)在我改變主意了?!?p>  文武百官皆是低下頭,不敢出聲。

  這位開陽王世子可真是什么都敢說啊。

  往死里得罪太子,這是不要命了么?

  不過仔細一想,太子本來就沒打算讓陳尋活著離開。

  估計陳尋也預料到了自己在劫難逃,所以索性不管不顧、放飛自我了吧。

  心無城府,口無遮攔。

  果然并非良才,難堪大用。

  同樣是二十歲,太子的幼子陳鼎殿下可就不一樣了——

  知書達理,待人謙和,工于心計,長于政事。

  比陳尋不知強了多少倍。

  但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陳尋用一句話就將太子的微妙處境赤裸裸暴露在了眾人眼前。

  這無疑是在警告投靠太子黨的那些人——

  大位之爭,遠沒有結束。

  太子陳淵也不一定就能穩(wěn)穩(wěn)坐上那個位子。

  不過,這句警告其實并沒有什么作用。

  因為對奉皇而言,陳淵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皇族上上下下根本無人能與他相提并論。

  而且,通過六十年的拉幫結派,陳淵的命運已經(jīng)和諸多世家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若是換一個儲君,動了諸多世家的利益,廣寒國勢必會不得安寧。

  就這樣,大臣們各懷心事,陸續(xù)進殿。

  他們都很期待接下來朝堂將會發(fā)生什么爭執(zhí)。

  ……

  “殿下,我們也進去吧?!?p>  等到所有人都進殿后,趙嵩這才領著陳尋往前走去。

  金殿是廣寒國群臣議事的場所,內(nèi)部的陳設奢華到了極致。

  陳尋一走進去,入眼滿是金碧輝煌。

  墻壁、地板、梁柱的材料都是名貴金玉。

  左右兩旁放置了兩列麒麟雕像,通體都由黃金澆筑,栩栩如生。

  另有上千顆夜明珠嵌入四壁,將整座金殿照耀得富麗堂皇。

  “真是……庸俗啊。”

  陳尋在心里默默吐槽。

  “不過我喜歡?!?p>  隨即他又看向最前方。

  那兒有一個足足有三四丈長寬的寶座。

  它由一塊三千年玄冰打造而成,象征著廣寒國至高無上的權力。

  寶座上躺著一個閉眸假寐的老翁。

  老翁頭戴麒麟紫金冠,披著一襲五爪金龍袍。

  他就是廣寒國唯一的人皇。

  陳奉。

  廣寒國的古籍上共記載了六重修行境界——

  登堂、冠蓋、明鏡、大賢、王佐、人皇。

  晉升人皇的條件極為苛刻,根本不可能靠苦修突破。

  而在廣寒國,成為人皇有一條捷徑——

  登臨大位。

  借一國之氣運,逆天改命,強行突破。

  可這種方法有一個弊端。

  它會削減陽壽。

  所以,寶座上的奉皇看上去像是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差不多一只腳邁入了棺材。

  他幾乎掉光了毛發(fā),臉上全是皺紋。

  印堂發(fā)黑,死氣沉沉。

  與輝煌的大殿顯得格格不入。

  很多人盼著奉皇死去。

  其中甚至包括了當今太子陳淵。

  可奈何奉皇的命就是那么硬。

  這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他已經(jīng)維持了整整五年。

  他看上去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氣。

  可誰也不知道這一口氣還能撐多久。

  也許今夜就會一命嗚呼。

  也許還能再向上天借個十年五年。

  一切皆有可能。

  記憶中這還是陳尋第一次見到奉皇。

  除了奉皇之外,金殿內(nèi)還有十幾個地位特殊的人——

  三公九卿,以及各大王城之主。

  他們擁有自己的專屬座位,位置離寶座很近,不必和其他官員一樣辛苦站立。

  剛才在殿外,陳尋并沒有看到這些人,顯然是早早就被請了進來。

  在這十幾人中,王佐第三境有五位——

  孔君辭,顏存真,孟子居,皆是位列三公。

  李久安,九卿之首。

  陳獻,玉衡城之主。

  五人的來歷背景都不一般。

  孔公、顏公、孟公是三大儒門世家之主。

  李久安是當今皇后的哥哥。

  而玉衡王陳獻則是奉皇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此時,趙嵩領著陳尋已經(jīng)走到了寶座下方。

  他讓陳尋停下,自己走到了奉皇身邊,張口叫喊,例行公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p>  此言一出,很快就有人站了出來。

  “臣有本要奏?!?p>  寶座上的奉皇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張嘴張了半天,十分吃力地吐出了一個字——

  “準。”

  官員微微躬身,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奏章。

  “昨夜,左膀侯劉固、天樞城督軍孔令秋皆亡于開陽王世子陳尋之手?!?p>  “依照律例,殺朝廷命官者,當立斬之?!?p>  “由于陳尋身份特殊,臣等不敢擅作主張,故而請陛下定奪。”

  奉皇咳嗽了幾聲,對趙嵩吩咐道:“去,去將奏表取來?!?p>  趙嵩取來奏表,在奉皇面前打開。

  奏表洋洋灑灑寫了數(shù)千字,義正言辭地描述了陳尋的罪行,以及孔令秋和劉固二人之死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文章末尾是百官的署名。

  署名之中,為首一人正是三公之一的孔君辭。

  看到孔君辭的名字,奉皇強提了一口精氣神。

  他抬了抬眼皮,瞥了一眼陳尋,同時淡淡開口。

  “三百余位官員聯(lián)名要求處死你。”

  “陳尋,你可有異議?”

  陳尋知道,這是奉皇在給自己辯解的機會。

  于是他站了出來。

  面對皇權,他表現(xiàn)得不卑不亢,鎮(zhèn)定自若。

  “臣孫認為,有罪的不是我,而是天樞城督軍孔令秋和左膀侯劉固。”

  此言一出,眾人皆感荒唐,

  “荒謬!”上奏的官員義憤填膺道,“你殺了人,反倒污蔑二位大人有罪!這讓二位大人在天之靈如何安息?”

  “請陛下下旨,處死陳尋,以正國法!”

  太子黨的群臣紛紛開口附和。

  “請陛下下旨,處死陳尋,以正國法!”

  太子陳淵看著這一幕,內(nèi)心有一種大權在握的滿足感。

  在他看來,當下群臣激憤,陳尋又不占理,基本已經(jīng)宣告了他的死刑。

  然而,陳尋卻不這么認為。

  “一群作死的家伙?!?p>  “奉皇坐擁天下、一言九鼎,享受的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可這群蠢貨居然抱團太子,擺出了逼宮的架勢,這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么?”

  果然,奉皇并沒有理會他們。

  他有些不耐煩地抬了抬手。

  所有人都閉口不言。

  隨后,他雙眸睜開一絲縫隙,又瞥了一眼陳尋。

  “他們二人犯了什么罪?”

  “說來聽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