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王殊一人跪坐于書案之前,想著這幾年的往事種種。終于,這幾年自己的謀劃要開始第一步了。說是謀劃其實只是想村子里面所有人可以過的好。
這次去西域執(zhí)行任務的途中,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給王殊得到了一些棉花的種子。這是從一個西域的僧人手中得到的,據(jù)他所說,這些種子是從印度那邊帶回來的。當然這個時代那邊也不叫印度,那個僧人稱呼那邊叫身毒。
這是一個好東西,現(xiàn)在還沒有在中國開始種植,這做作物很是適合西北的氣候。西北苦寒要是有了棉花,可以制成棉衣,大家就有了御寒之物。
而且王殊之前也是打聽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紡機,把棉花搓成棉線,還能織成棉布。一旦棉布這種東西,被大家接受,這樣就直接打開了村子的財路。
村子里面太多孤兒寡母了。成年男性,在那次長征里面戰(zhàn)死了太多了。雖然現(xiàn)在村子里面稍微緩了一點元氣回來,但是也不能使得整個村子的人都可以生活無憂。
棉花怎么種,種好了怎么收,收到棉花怎么紡成線,最后怎么織成布。這些東西王殊是不太明白的,只能記得一些淺顯的原理:
只記得需要把去籽的棉花,先彈松,然后搓成大姆指樣粗細的棉條子。把棉條子端尖上的纖維粘在木錠子尖上,然后搖轉(zhuǎn)紡車。
邊搖邊把棉條子的纖維抽出來,高速旋轉(zhuǎn)的木錠子就把棉花纖維捻絞成棉紗線了。
這些原理王殊都寫在信里了,村長怎么去實驗那是村長應該煩的事情了,自己現(xiàn)在給困在這里學習,也是幫不到村子什么大忙了。
至于紡織所需要的紡車,一開始王殊是擔心現(xiàn)在是沒有的。后來了解到,紡車這個東西,在漢代就已經(jīng)開始普及使用了,自己真的是在替古人操心了。
至于棉花可以御寒,可以制作成棉被,棉衣的事情。這個事情王殊花了大時間和大筆墨,細細的寫給了村長。因為一旦這個東西出現(xiàn)在西北,所謂的苦寒之地的西北,至少在冬天里面要少被凍死很多人。
有了這個東西以后,不是只有身體強健,適應北地氣候的胡人,可以在冬天呼嘯往來了。
所以王殊很重視這個事情,一個牽涉到村子的財路,一個牽涉到西北邊民的活路。所以種出棉花這個事情,對于一個后世過來的人就意義不同于其他任何事情了。
一封給村長的信,就感覺自己有萬語千言要說,等到寫完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月上中天,快到半夜了。離開村子已經(jīng)三年了,三年之內(nèi)沒有踏進村子一步。也不知道村子最近有沒有變化,是不是又添了丁口。
自己打架搶回來的草場,是不是現(xiàn)在也放滿了牛羊。
之前和村長說的要給孩子們喝牛奶的事情,村長有沒有放在心上去做。
誠伯呢,是不是又老了一點,身體可還利索。
太多太多的感情需要一個出口,但是王殊自己無情的把自己封閉在了村子外面,無情的放逐了自己。
因為未來還很長,以后還有很久,只有自己出去拼,村子以后才能過得好。
寫完給村長的信,王殊又開始提筆給趙信寫信。老三是自己的兄弟,王殊一直在暗中看著他。自己無法完成的氣蓋山河的將軍夢,感覺老三在幫自己一步一步實現(xiàn)。
小蝌蚪說,老三在錦繡堂,升到隊長了。這次謝艾他們舉薦他去姑臧,這樣的軍隊舉薦,如果王殊沒有推算錯的話,老三是要去禁軍了。
世家子弟,或者世家的舉薦,一般涼王就會放他在眼前。也就是說走世家門路進軍隊的人涼王只會放心把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就是只會放在自己的禁軍,讓他們互相監(jiān)視,互相傾軋。這也是涼王這種上位者的平衡心術。
那么村子能好好的活下去,不光是打開了財路就可以了。村子需要力量,需要朝堂上的代言人。
王殊有一個東西一直憋在手上,就是在等這個機會。西北多產(chǎn)良馬,河西大馬的名號響徹中原。整個涼地最大宗的買賣其實就是戰(zhàn)馬的交易。晉帝已經(jīng)退到了長江以南,整個江南沒有好馬,那沒有好馬怎么武裝自己的騎兵。
西北張家一直得到大晉的認可的主要原因,其一就是戰(zhàn)馬的供應。在現(xiàn)在的戰(zhàn)爭中,戰(zhàn)馬的損耗最大的原因是蹄子壞了。馬蹄在平時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里面,是磨損不大的。
因為在自然狀態(tài)下生活的,在草原,或者在沙漠以及在森林中。這些地區(qū)的地面情況不會對馬蹄有過多的磨損,且適當?shù)哪p就相當于給馬剪指甲。
但是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是復雜的,戰(zhàn)馬的訓練環(huán)境也是復雜的,這就導致很多的戰(zhàn)馬損耗。關于馬蹄鐵要想了解它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馬蹄是由什么組成的。
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是我們的指甲,保護馬掌脆弱的部分不會被傷害,那與我們不同的是馬蹄是直接與地面接觸的。
在這個時代,騎兵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戰(zhàn)斗力,它比步兵擁有更強的機動性和攻擊力,而古代戰(zhàn)馬是不可或缺的戰(zhàn)斗力,長時間的奔跑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說不給馬蹄定馬蹄鐵的話,那對馬蹄的角質(zhì)層來說消耗太大了,不光要面對不同的路面,還要長時間奔跑,就算是馬蹄的角質(zhì)層非常耐磨,長時間的磨損加上消耗比生長更快,馬蹄遲早會被磨光的,只要那層角質(zhì)層被磨光了,那馬兒面臨的將會是失去奔跑能力。
但是如果有了馬蹄鐵,這種情況就會有很大的改善,再也不怕長途奔波啦。不過馬蹄作為一個角質(zhì)層也有著它自己的缺陷,就像人的指甲一樣也會受到天氣和水的影響,如果經(jīng)常泡在水里,那么馬蹄就會變軟、容易損壞,如果是冬天那么它就會變的比較脆,容易破碎。
直接影響馬兒的正常走路與奔跑,而如果給馬蹄定一個馬蹄鐵就可以保護馬蹄,避免一些危險和損傷。
只要這個東西一旦運用在軍隊中,對于涼地的騎兵是一個極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可以節(jié)省很多戰(zhàn)馬,可以增加騎兵配置,也可以增加馬兒的出產(chǎn)量。這是一個一舉多得,且顯而易見的大好處。
如果一旦趙信向涼王獻出了這個發(fā)明,涼王報答趙信的必然是升官進爵。而且這個馬蹄鐵也比較好打造,沒有一點的制造難度。
王殊一直在等這個機會,現(xiàn)在這個機會終于來了。這個謀劃在王殊心里已經(jīng)考慮很久了,他之前覺得時機一直都不是很合適。馬蹄鐵是早就可以發(fā)動的,現(xiàn)在終于等到趙信去王城才開始發(fā)動。
就是想借著蹄鐵的功勞,首先看看能不能讓趙信擺脫宋家的控制,成為單獨的存在。
如果不可以也沒關系,可以在朝堂上掀起一點風浪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在西北有個乞活村,村子里面有個叫趙信的軍人現(xiàn)在幫大家發(fā)明了馬蹄鐵這種東西。
那棉花的種植實在是一個偶然,這次去調(diào)查康巴適,竟然無意之間在西域發(fā)現(xiàn)棉花這種東西。一時間王殊都感覺這是上天,在有意無意的給自己的一點補償。
寫完了給村長和趙信的兩封信,寫寫停停,等到寫完竟然已經(jīng)到了三更天。細細的又讀了一遍,仔細的收好兩封信,把他們放進自己的懷里。
王殊這時才長舒了一口氣,謝艾有謝艾的謀劃,宋纖有宋纖的謀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自己雖然是一個棋子,但是這顆棋子是來自于1000多年后的棋子。
王殊自己也是有著自己的謀劃的,王殊沒有那么大的志向。王殊只想自己身邊的人吃得飽,穿得暖,都能有一個溫暖的家。
王殊相信自己一定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王殊從一開始就在謀劃這些東西,他相信總有一天這些謀劃會一個一個的生效的,因為他王殊天生就比別人的看的遠,遠1000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