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的發(fā)源地,應追溯到上世紀的湖北施南府(恩施)“啞巴燒餅”。說起啞巴燒餅,施南府的上上輩人沒有不知道的。豈止施南人,美國、蘇聯(lián)人都知道啞巴燒餅。后人不信,外國人怎么知道的呢?抗日戰(zhàn)爭時期,來鄂西援助中國抗日,參與鄂西南中美聯(lián)合空中會戰(zhàn)的美國、蘇聯(lián)(機械師)飛行員都吃過啞巴燒餅。吃燒餅,把啞巴吃成了中外名人。
但至今沒有人知道啞巴的大名,一個做燒餅的,既光不了宗,也耀不了祖,大名小名沒有人寫傳記。人人都曉得做燒餅的是個啞巴,啞巴的燒餅最好吃,都喊他“啞巴燒餅”。
啞巴住南城門外,每天一大早和兒子用木板推車,滿載著爐子、案板架、案板、木炭、佐料碗、長火鉗、面盆、缽缽等,到固定的南城門洞做賣燒餅。上南城門洞有百步石梯,板車雖有輪子上不去,得靠兩父子抬著走。兒子在前頭搭不上勁,力氣都使在氣喘吁吁往上推板車的四十多歲的父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