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史書記載,秦公下了一篇罪己書公諸國民。
林柔最后堅決不肯抄寫那些“驕奢淫逸,善于自處”的話,所以話也說的并不過火。
『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都由秦公一個人裁決,但是如果他的心里不能懷揣公平,這些事情中的許多就得不到妥善解決。要時刻的嚴(yán)格要求自己,其次不能不顧意見一意孤行,這也是不公正的,臣子有意見,就應(yīng)該讓他的意見得到公平的對待,而不是盛氣凌人的按照自己的息怒去行動?!?p> 接著,就是旁敲側(cè)擊的提到了“國內(nèi)人才”(指冷瑤),罪己書中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會言語,下面卻自己出現(xiàn)了小路。原因是桃樹和李樹縱然不會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意思是說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其次則說,秦公是在乎民心的,唯有人心所向眾心誠懇,那么國內(nèi)才不會有大事不決、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發(fā)生。
這是1446年6月2日,當(dāng)天大秦宮廷只下了這一篇國書,連楚豐鎮(zhèn)沖突都被暫時擱置了,留到兩三天內(nèi)再行議論解決。
奏書起草也花了很長時間——由于穹瓊不愿執(zhí)筆,表示自己要是批評主人,那就沒有靈感,什么都寫不出來。這么一來,待到秦公命林柔來寫完這篇罪己奏書以后,天就已經(jīng)快黑了。
張威遠(yuǎn)和龍十三倒是沒想到,自己二人的事情暫時沒被君上看重,但是他們自然也不會覺得留在這兒是多余的。
換句話說,今日要是沒有兵部的他們這兩個將領(lǐng)杵在這里,那么,場上的形勢不就完全不一樣了?不錯,不再是三方議事了,反而變成了君上跟后宮發(fā)生爭執(zhí)。
這樣的朝狀若是被史官記錄下來,說“1446年6月2日秦公一下午都在和妃子們吵架”,而不是“秦公接見后宮、接見兵部”,那么這影響可不大好。
傳到民間,百姓們的閑話怕也是制止不住。
再說說這邊,林柔結(jié)束事情以后,秦公也看見時候不早了。
于是,他倒是直接擺了擺手。
『今天的朝議就先到此為止了,你們回去吧,打擾你們不少時間了……今日的事情我們明早再議。』
于是,李開宇、龍十三、張威遠(yuǎn)都是接連按照職位上前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