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炎的最東方,原本存在著一個最強大的國家。
周國。曾統(tǒng)治九州,是萬民之主的象征。
天炎歷1014年,周國進入了末期。
這一年冬天,90歲的周善王在京城駕鶴西去。
此時此刻,周善王的大兒子正在外地視察民生。然而悲劇的卻是,沒成想,回京師的途中,他似乎因為飲用了不干凈的河水,急病死去。
如此一來,王位又落在了大兒子的子嗣身上,史稱“周庸王”。
不錯,單是謚號的“庸”字,就可以看出周庸王治國的本事即便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庸字說好聽些,叫中庸,行事有規(guī)矩,說不好聽的就是老實,死板,缺心眼。
周庸王即位的第二年,自己的一個叔叔,父親的弟弟就起兵叛亂,想要奪取王位。
此人也是周善王的子嗣,是父親的弟弟,因為不服天子位直接從周善王的兒子又過渡到了孫子輩,所以作亂。
這一千古未有的舉動,直接拉開了千年戰(zhàn)亂的帷幕?。?!
周庸王得知叔叔叛亂的消息,驚懼交加,急忙下令讓諸侯起兵捍衛(wèi)周王室,攻打叛賊。
諸侯們乘勢招兵買馬,對戰(zhàn)周庸王的叔叔,戰(zhàn)爭持續(xù)了三年之久,結(jié)局以周庸王的叔叔戰(zhàn)敗身死而結(jié)束。
可是,同樣是這一年,周庸王因心力交瘁而病死。
接著,天子的冠冕就落在了當(dāng)時十歲的周幼王頭上。
周幼王即位,卻是天下崩壞沒落的開始。
周國末期,天子年幼,根本震懾不住天下,周國對治下的臣國統(tǒng)率力也漸漸變?nèi)?,最終導(dǎo)致國家崩潰。
大小諸侯紛紛獨立,相互攻打,不再聽從天子號令,也不臣服周國了。
周國之下,驟然分裂出無數(shù)邦國?;ハ嗟侗嘁?。
?。ǘ?p> 數(shù)百年后,攻戰(zhàn)仍在繼續(xù)。
歷史將這一戰(zhàn)亂時期,稱為七國爭雄。
其中最強大的,如今則有七個國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國。
1446年,戰(zhàn)亂。上古九州,有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無數(shù)國家爭雄。
齊國,一百年前稱王,第二代稱王者齊遠王在位,時年54歲。在位已20年。
楚國,五十年前稱王,第二代稱王者楚雄王在位,時年40歲。在位已18年。
趙國,二十年前稱王,第一代稱王者趙孝王,時年70歲。在位已43年。
魏國,尚未稱王,當(dāng)年在周國治下受封公國,魏圣公在位,時年66歲。在位已46年。
韓國,尚未稱王,受封侯國,韓儉候在位,時年23歲。在位已3年。
晉國,九十年前稱王,第三代稱王者晉渠王在位,時年39歲。在位已13年。
燕國,尚未稱王,受封候國,燕佩候在位,時年25歲,在位1年。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將要出現(xiàn)的霸主之國。
秦國,尚未稱王,也沒有受過周國封賜。
這個即將縱橫天下的霸主之國,由一個姓二名營長的男人統(tǒng)治,他時年26歲,在位2年。
這一國原是受封于一個名為海爾迦的小國,后來卻獨立出來,幾年間,有勇士東征西討,打下一片江山。后來,秦國獨立,另行遷都后,漸漸崛起,爭霸于諸侯之中。
(三)
史書記載。
1444年,齊國伐趙、魏、韓三國,齊國起兵二十萬,趙魏韓三國聯(lián)合,起兵二十五萬阻擋。同年,晉國攻打數(shù)十個小國,在南方則也有戰(zhàn)爭。有七八個國家互相廝殺,陣營不一。
1445年,齊國戰(zhàn)勝三國,割地二百里。同年,晉國卻遭遇了兵敗,國君悲憤交加,大病一場。這時候,南方的混戰(zhàn)結(jié)束了,各國死傷慘重。
1446年,齊王又邀請?zhí)煜赂鲊木跫皩⑾喙簿厶┥?,共同見證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