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南姝難得的聊不到一處,甚至覺得大家聚在一起甚是聒噪時,甘甜意識到自己往常排遣心中郁悶的方式失效了。她不僅需要冷靜的思考,更需要清凈。她驅車來到純陽觀。不為別的,只因昨晚突然很向往那位道士爺爺身上那份超凡脫塵的氣質。
那位老道士還是在那個小院里凝神打太極,肢體起伏舒展隨吐納,長短不一。只是這樣靜靜地看著,甘甜就覺得自己煩躁不安的心神沉靜了許多。老道士看見她站在院門口,頷首微笑算是打招呼。待整套太極打完,老道士才笑語相迎:“難得有空,怎么不去消遣娛樂,來觀里看貧道晨練。”
甘甜隨老道士向檐下走去,說:“俗世喧囂,哪有道長這里怡然。我是特地過來沾染道長的空谷幽蘭之氣的?!?p> 老道士聽完哈哈大笑,說:“你以芝蘭香草贊譽貧道。貧道豈能失禮怠慢,卻與時下流行養(yǎng)殖的多肉植物比擬你?!?p> “多肉?”甘甜皺眉笑道,實在不能參透道長玄機。
道長點點頭,解釋說:“多肉植物,斷瓣即可衍生,砍頭更發(fā)群枝。驕陽之下演變不同華彩,時節(jié)變換亦有不同姿態(tài)?!闭f完進屋端茶水,留甘甜獨自品味。再出來遞過水杯時,將甘甜引到園中一角,指著花臺內(nèi)的一叢藍石蓮說:“多肉植物好養(yǎng)的很,所以稱它為懶人植物。走的時候,帶上一株。貧道送你?!?p> 花臺內(nèi),彎彎曲曲的盤著許多手指粗細的根莖。蓮花狀的葉瓣坐落其上,大的似碗,小的如盞。葉瓣繁復肉厚,色如天空,面上如撒細磨糖霜。較池中菡萏少幾分嬌弱,多幾分仙容。
甘甜捧著一株藍石蓮回到家中,父親從旁協(xié)助將其安置在后院。父親問她哪里得來。她如實回答。在復述完老道士用多肉比喻甘甜的話后,父女倆相視而笑,默然不語。片刻后父親建議說:“還記不記得老家?”
大概方位甘甜是記得的,但是劃區(qū)并縣后甘甜更分不清哪兒是哪兒了。父親追憶說:“縣城遠近有很多寺廟,都很有看頭。好些地方我還是二三十年前去過了。要不明天我們就開車出門,挨著走走。奶奶也是幾十年沒去過那些地方了,一定也想去。”
果然,老祖母打麻將收工回來,一聽甘甜說這提議立即樂得稱好。
一家三代次日出門,父親一路上講述童年趣世,祖母追憶從前哪座廟的廟會如何,哪座廟什么時節(jié)會唱戲。說到市區(qū)東郊的東岳廟時最為精彩。祖母描述的場景大多都只能在解放前的舊時候才能看到?,F(xiàn)在只能從如祖母般年老者的口中才能窺見其一斑。路過舅爺家附近,父親問祖母要不要去舅爺家蹭飯,祖母一口否決。甘甜心知,祖母的心病又犯了。甘甜心知自己的終生大事是治愈這心病的靈藥之一,但也做不到草草交付自己的一生。她時常也困惑自己是不是不夠孝順。每當面對父親的嘆息,祖母的愁容,她都只能無奈又抱歉的一笑。好在父親與祖母也從來不給她施壓。
第一天看了三處舊廟古寺,規(guī)模都不甚大,多有后人翻修重造的痕跡。寺廟本身并無甚可看,倒是廟宇內(nèi)的每道楹聯(lián)與往來行走的和尚尼姑頗能引甘甜深思。楹聯(lián)上除描繪周遭景致和頌揚神佛菩薩大德的內(nèi)容外,也有不少哲理無窮,發(fā)人深省的內(nèi)容。和尚尼姑們或各守崗位,或無所事事,多數(shù)法相淡然,少有說笑言談者。
第二天,父親重游幼年上學舊地,那里已更換了校名,周遭環(huán)境已不是以往模樣。父親不免感慨一番。接著來到臨縣地界的一處觀音寺。該寺為明朝初年某侍郎大人修建的家祠,后人請觀音神像供奉于內(nèi),并請畫師作觀音三十二法相圖為飾。有傳言,作畫像者乃明朝才子祝枝山。該處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依山而建,寺門不足三米,不顯威嚴大氣,檐牙垂花,雀替橫監(jiān)雕刻繪畫卻顯婉約精致。院內(nèi)古木參天,花草繁茂,蟲鳴聲聲,鳥叫鶯鶯。一家三代人順石階而上,穿過前殿,一純土木結構的殿宇蹬八字腳立于院子正中央。殿宇并不高大,頹敗的土漆色,泛黃的墻體無不訴說著它的硬朗與穩(wěn)健。據(jù)史料記載,這間殿宇經(jīng)歷過災難級的大地震十余次,小地震無數(shù),屹立至今不曾損傷分毫。那尊古舊的觀音菩薩法相就供奉于此殿中。
單單是遙遙看著這座殿宇,甘甜已心生敬畏之意。世間什么最難得?不就是厲百劫而不覆滅,遇萬難而不卻步嗎。
拾階而上,繞過香爐即可看到殿中全景。祥云繞梁,瑞龍盤柱,金身羅漢分侍兩側,菩薩三十二法身圖尚未脫色。神基前長案堆鮮花鮮果多樣,神基上菩薩慈眉善目法相莊嚴。立于神像之下,菩薩似乘祥云降臨,俯瞰云下之眾。
或是能工巧匠之功,或是甘甜心中開悟。立于神像前,她莫名覺得心神安寧,敬畏肅然。她雙手合十,誠然下拜,心中無欲無求。值殿的沙彌見其禮拜,捻動念珠,擊磬誦念佛號。磬聲錚錚,清亮悠遠,回響綿長。閉目凝神中,這一記磬聲像是敲進了甘甜的心里。她腦子里突然就冒出了一句話:娑婆世界得自在,何必絕塵入空門。
這些天見到的和尚尼姑哪些不是凡人肉軀,哪一個不吃五谷雜糧。他們或因人生困苦避世,或因所謂慧根得悟佛法玄妙絕塵??墒乔酂艄欧鹛帲懡^跡的禪門中修得的平和真的是得道嗎?還是一種自己織就的迷夢以便巧立名目自我逃避。若說專研佛法,探尋玄妙禪理是傳承文化,是一種功德,這世上遠比什么也不干整天冥想論道有意義的事還很多。如此說來,甘甜覺得真正得道的人反而是在紅塵俗世中。比如王老師,對于執(zhí)教,他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經(jīng)得住磨難,哪里不比這些天看到的和尚尼姑更高潔,更有菩薩像。
甘甜慢慢起身,與祖母和父親又四下轉了轉。臨離開時,她忍不住回頭望向那殿中端坐神基之上的觀音,由衷的默念了一聲謝謝。古時候的工匠果然技藝精湛,手藝考究。不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感覺自己正好落入菩薩的眼里。那慈眉善目的笑意即是對望她之人心之所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