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謀伐

第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

三國之謀伐 玩蛇怪 3296 2020-09-11 10:14:00

  盧植的騎兵部隊被他派去了廣平,廣平城身后就是巨鹿,那里是張角老巢,易守難攻,為了防止張角撤退到巨鹿城里,盧植不得不在戰(zhàn)略上進行截斷打擊,把騎兵派了出去。

  這使得目前盧植大軍的騎兵部隊奇缺。

  馬匹倒不缺,因為大軍開拔,輜重部隊連綿數(shù)里,解放幾千匹馬還是沒有任何問題。

  缺的是騎術(shù)精湛的騎士。

  洛陽屬于中原地帶,并不算北地,而且四周多山嶺,整個京畿區(qū)域光山區(qū)和丘陵地形就占了九成,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十數(shù)條山脈,平原只有一成。

  這種情況使得洛陽除了專門訓練出來的三河騎士以外(三河騎士是指司州河內(nèi)、河東、河南三郡的騎兵部隊),其他大部分士兵都不擅長騎射。

  盧植的部隊多為司州人,讓他們上戰(zhàn)場打仗還行,上馬馳騁就有些難為他們,因此找來找去,居然只找到了千余可以騎馬的將士,使得聽到這個結(jié)果的盧植非常尷尬,奇襲計劃差點夭折。

  好在關(guān)鍵時刻,陳暮獻計,易陽到曲梁不過四十里,他們的目的只是比黃巾潰軍快一步先趕到曲梁。所以并不需要策馬奔馳,只要保持速度比人奔跑速度更快就可以。

  黃巾軍潰兵在易陽鏖戰(zhàn)了近一個時辰,又瘋狂奔跑,體力必然早已透支,跑不了多遠。盧植軍完全可以把輜重原地卸下,將車馬空出來,讓馬夫駕車行進。

  如此,即便無法發(fā)揮馬匹最快速度,既每小時40公里以上,但也可以保持每小時20公里左右,就算黃巾潰兵能每小時能跑10公里,也可綽綽有余。

  當然,陳暮肯定不會以每小時多少公里這種計算方式告訴他們原理,只是以春秋戰(zhàn)國時的戰(zhàn)車做舉例。漢朝離戰(zhàn)國時期也就四五百年的時間,很多文化都得到了諸子百家的傳承,以這樣的方式解釋,讓人更容易理解。

  這個計策很快被盧植采納,開始下令后軍原地卸載糧草輜重,騰出車馬,以此用馬車當作運輸士兵的交通工具。

  劉備的人馬全是幽州人,大部分士卒都騎術(shù)尚可,在他的懇求下,希望被允許參與這次計劃。

  他的托詞是自己手里有幾百幽州騎兵,對于奇襲計劃,有很大幫助。

  盧植聽了十分猶豫。

  他考慮的是劉備部曲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惡戰(zhàn),需要時間好好休整,如果再讓他們上戰(zhàn)場,對士兵來說是巨大的負擔,畢竟人不是鐵打的,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作戰(zhàn),士兵們就算沒戰(zhàn)死,恐怕也得累死。

  劉備見此情形,對陳暮使了個眼色,示意讓陳暮說句話。

  現(xiàn)在陳暮也算是能在盧植面前提意見的人,有曲逆候之后這塊招牌,再加上陳暮的確有真才實學,讓盧植非常欣賞,甚至打算將他推薦入太學。

  陳暮的話,盧植應該能聽得進去。

  陳暮無奈,只能說道:“先生,黃巾軍的部隊大多為貧寒農(nóng)家子,俱患有夜盲癥。所以逃散的黃巾軍可以不必理會,因為他們夜晚看不清楚道路,甚至連方向都不知道,不可能獨自跑到曲梁城去報信。不過我問過被俘虜?shù)狞S巾軍,除了被大哥射死的渠帥于羝根外,還有另外一名賊首郭大賢,此人見戰(zhàn)事不利,領(lǐng)著數(shù)千賊人從北城逃走。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在無法看分辨道路的情況下,必然會利用洺水的流向來確定方向,從而往東走去曲梁,而且沿途為照顧看不清道路的士卒,他肯定也會打起火把,照亮道路,到時候在黑夜當中,十分顯眼。如果我們手上有一支騎兵部隊,就可以隨時對他們進行偵查,確定他們的位置,從而進行有利判斷?!?p>  劉備雖然有些地方聽不太懂,但忙不迭點頭道:“正是正是?!?p>  陳暮又補充道:“目前大軍中既然缺少騎士,便正是我部人馬大展身手之時,我部人員傷亡雖大,但依舊有三百多名可用士兵。這些士兵都是幽州人,幽州多牧場,很多士兵都是在馬背上長大,騎術(shù)精湛,如果只是用來打探情報,完全可以勝任?!?p>  “正是正是?!?p>  劉備眼睛一亮,連連附和。

  大漢十三州,善騎術(shù)者唯涼州、并州、幽州這三地。

  原因有三。

  一是這三州都產(chǎn)馬,比如并州就是后來的山西以及小片內(nèi)蒙,大名鼎鼎的并州九原呂布,再過兩千年就得被稱為內(nèi)蒙包頭呂布。還有幽州是后來的東北,涼州是后來的甘肅,三地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離蒙古草原很近,都有遼闊的養(yǎng)馬草場。

  二是這三州常年與鮮卑、西羌、胡羌、匈奴、烏桓等草原民族戰(zhàn)斗,有豐富的騎兵作戰(zhàn)經(jīng)驗。不過三國時代的外族堪稱經(jīng)驗寶寶,隨便拿出一國來,都吊打四方蠻夷。

  三是這三州地形都極為遼闊,比如幽州全境除了后世小片河北以及首都外,包括整個東北,小片俄羅斯領(lǐng)土,以及半個朝鮮半島。還有涼州就更加夸張,有后來的新疆,漢朝時的西域長史府,小片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版圖甚至能抵達后世的阿富汗。

  如此龐大的地域,又沒有復雜的水系發(fā)展航運,如果不會騎馬,光靠兩只腳走路的話,可能要好一兩年才能走遍整個幽州或者涼州。因此騎術(shù)于這三州之人,幾乎成了一種必備生活技能。

  如果在盧植軍中還能找出騎術(shù)嫻熟的將士,大抵也就劉備的幽州軍了。

  盧植思來想去,覺得陳暮說的似乎有點道理,于是詢問道:“若要這三百騎士,該如何運作?”

  陳暮毫不猶豫道:“現(xiàn)在郭大賢已如驚弓之鳥,必然摸著洺水全速往曲梁方向前進。騎兵的作用有三,一是要知道敵人的位置。二是拖延敵人速度。三若戰(zhàn)場有變,可做奇兵?!?p>  “要知道敵人位置有何用?”

  “方便確定我們會在他們之前趕到曲梁,比如此時敵人已經(jīng)跑了二刻鐘,已在易陽十里外,那么我們就可以計算出,他們要跑到曲梁的時間至少還要六刻鐘的時間,雖然他們不可能有這樣的體力,但我們就得保證六刻鐘之內(nèi)抵達曲梁,提前布置,以此來做精準計算?!?p>  漢朝計時用的漏刻制度,所謂漏刻,就是用一個可以漏水的器皿,一天漏多少水來記時,每漏出多少水,就刻一道痕跡,所以稱為漏刻。

  當時普遍制度為100刻,也就是把一天分為100刻鐘,平均每刻鐘14.4分鐘。

  至于人們熟知的96刻鐘制度,要到南北朝梁武帝時期才會確立,因此現(xiàn)在的計時制度,還不算完全規(guī)范。

  盧植又問道:“如何拖延敵人速度?”

  陳暮回答:“如果我們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超越郭大賢,便可以命令騎兵出現(xiàn)在郭大賢部視野范圍里,卻不用進攻,只是讓他們知道自己身邊有一只騎兵就可,遠遠盯著他們,讓他們不敢快速前進,如此就能做到拖延目的。”

  “既然可以用戰(zhàn)車追上郭大賢部,為何不將其徹底殲滅?”

  盧植似乎又在對陳暮進行考校。

  不過有些地方盧植的確不是太懂,因為這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漢朝時雖然已經(jīng)有了九章算術(shù),證明此時的數(shù)學家能力不弱,但盧植搞的是儒學經(jīng)典,對數(shù)學幾乎一竅不通,需要陳暮為他解惑。

  “先生,您既然已經(jīng)猜到,又何必如此考校我呢?”

  陳暮無奈,這么簡單的問題都還要他說的話,那盧植也太笨了點吧。

  盧植哈哈大笑道:“陳子歸啊陳子歸,幸好你是我麾下一員,若是黃巾賊,恐怕吾得頭疼死。”

  陳暮和劉備陪著笑,周圍宗員王子服吳蘭等高級將領(lǐng)雖然不太明白他們之間在打什么哈哈,不過主將都在那樂了,他們自然也得跟著一起笑,不然就顯得太不合群了一點。

  等眾人笑罷,盧植點點頭:“玄德,陳子歸的確說服了我,那你聽令,調(diào)集你麾下能上馬者,按陳子歸的方法行事。切記,在需要你們拖延速度之前,絕不可以出現(xiàn)在他們的視野范圍內(nèi),只遠遠盯梢即可,等大軍攻克了曲梁,爾等亦是頭功一件?!?p>  不上戰(zhàn)場就能拿頭功?

  劉備愣了一下,四下張望,發(fā)現(xiàn)王子服、吳蘭、鮑鴻、伍孚、種輯手下將領(lǐng)臉色微變,看向他的目光隱隱透露著不善,頓時就知道不妙,誠摯請求道:“請師君收回成命,備若只是銜尾追擊郭大賢,一無敗敵之功,二無斬將之績,怎么比得上攻城戰(zhàn)中舍生忘死的將士,實難當?shù)闷痤^功?!?p>  若說易陽攻城戰(zhàn)劉備拿頭功沒問題,因為攻城的是孟震部隊,跟另外四校人馬半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硬扯關(guān)系也就屯騎校尉鮑鴻是孟震的上司,還能有個領(lǐng)導有方的表揚。但北軍五位校尉都是兩千石的高級軍官,這點小功勞根本不看在眼里。

  而五位校尉手下的司馬、都官、功曹、別駕、兵曹、門牙官等中低層基礎(chǔ)軍官則不同,他們要想升官,就需要積累大量的功勛,劉備領(lǐng)著幾百騎兵啥都不干就給個頭功,他們能服才怪。

  盧植是海內(nèi)大儒,漢末三名將之一,本身就是聰明人,注意到劉備的目光后,很快明白自己的命令讓劉備損害了中低層軍官的利益。

  不過劉備的幾百騎兵在經(jīng)過陳暮的講解之后,有了很大的戰(zhàn)略意義,在這次戰(zhàn)斗中十分關(guān)鍵,甚至可以說影響到盧植大軍今夜能否一舉攻克曲梁和斥章二縣,不給功勞也實在說不過去,猶豫片刻,說道:“那便允許你部在抵達曲梁后,參與最后的戰(zhàn)斗?!?p>  劉備大喜,叩謝道:“唯,備敬遵師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