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卿算是懵了。
君柏一直都能聽到她的聲音?
為什么?
更奇怪的是,她現(xiàn)在最在意的竟然不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bug,而是“我也想聽君柏的聲音!”
既然有明顯的語氣,那就說明她之前的發(fā)的每一句話都能反映她當時的狀態(tài)。
莫名就感到有些羞恥。
君柏對于他們是怎么聯(lián)絡的也不算很清楚,所以苗卿沒打算繼續(xù)問。說不定還會讓君柏多想。
立刻就轉移了話題。
“沒有心情不好,只是有些感慨?!?p> “同樣的生活背景下,為什么會成長出完全不同的人啊?!?p> 比如原主和苗則。
比如她和施冉冉。
她看的出施冉冉對學校對大人很失望,所以用激烈又叛逆的方式來反抗。
她也曾有過這樣的心理。
在爸爸因救人而亡后還被人侮辱抹黑的時候,她是真的想和這個世界都同歸于盡。
但最后還是自己把自己安慰過來了,自己讓自己清醒起來,一遍遍探究他人的惡。
然后她發(fā)現(xiàn),污蔑她爸爸的人也會收養(yǎng)流浪貓狗。
對父親的尸體指指點點、厭惡不已的婦女也會在她去買早餐的時候多給她一個包子或者是油條。
說她爸爸心思不正的男人很勇敢無畏地在街道上見義勇為,抓了小偷。
……
于是苗卿就明白了。
很少有人身上會是絕對的善惡,大多數(shù)人都是善惡參半。
她討厭這樣的發(fā)現(xiàn)。
這讓她恨不起任何人,只能把所有的疼往肚子里咽。
她能理解施冉冉看不慣原主,能理解苗則為什么要做那么出格的事。行為惡劣是真的惡劣,但年齡又擺在那里。
苗卿總是去理解別人,把無奈和痛苦攬到自己身上。
她又想起施冉冉張揚的惡意。
說實話,有點羨慕。各種意義上的羨慕。
君柏的文字回復傳過來了。
【沒有完全一樣的生活背景】
對啊。
苗卿愣了下。
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因素太多了。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首歌、每一片落葉,都足以讓他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她嘆了嘆氣,給君柏大概講了講苗則的事情,作為對剛剛那個莫名其妙問題的解釋。
君柏好半天都沒有回話,就在苗卿打算睡一會兒的時候,才收到一條,“卿想教訓他嗎?”
???
苗卿又看了看這句話。
怎么覺得這個語氣不太對啊。雖然她聽不到聲音,但幾乎可以腦補出一個瞇著眼睛,皺起眉頭的表情。
就像……上個世界的君柏一樣。
?。?p> 君柏確實一臉陰沉了。
在聽到苗卿那個不太好的語氣的時候,他就已經想要皺眉了。
苗卿講完苗則的事情后,君柏簡直想毀了這個石室,立刻去找她。
咬著牙問:“卿想教訓他嗎?”
不用你動手。
我來。
他被君辰困在這里很久,長時間的黑暗也令他心中戾氣突生。如果不是苗卿聲音的及時出現(xiàn),他都不知道自己會干出什么事情來。
或許會生出一個暴躁兇戾的心魔,控制他殺了所有厭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