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海甸,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我家地處清漪園附近,但我很小的時候,大概3個多月吧,就被送到了離海甸有30多公里的一個村子,村子叫百草村,于是我5歲之前的記憶便全都留在了那兒。
燕山腳下,引水河畔,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百草村。在這個七百多年歷史的小村里住著一輩一輩淳樸的人們,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發(fā)生著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也許古老的建筑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但是那一段段佳話會被祖祖輩輩流傳下去。?我很歡喜,自己也融入了這個村子,和她擁有了許多共同的記憶。
早期這村子里有三個廟,分別是:東小廟稱為土地廟、西小廟稱為龍王廟、南小廟稱為菩薩廟,相傳從有了村子就有了廟宇。這三座廟分別代表著村民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多子多福的寓意。在我住的地方就緊挨著一座古廟,已經殘缺不全,但通過屹立不倒的半邊兒灰白色墻體,和殘留的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的飛檐翹角,還是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廟宇,但是什么廟,我不得而知,經歲月洗禮,飽經風霜,向人們展現他與眾不同的美。
自古農村有兩秋,一是麥秋,二是大秋。麥秋是指麥熟的時節(jié),大秋意思九、十月份收割高粱、玉米等作物的時節(jié)。然而百草村卻有四秋:麥秋、大秋、杏秋、柿子秋。據說乾隆曾微服私訪來到村莊附近時,遠遠看見前面一片紅紅的果林,就命人去看看是什么,隨行人員摘回來兩個大杏拿給他,他嘗了嘗便大贊其酸甜可口,乾隆問這是什么?隨從打聽后得知此杏叫“吧嗒”。吧嗒是滿族話“杏”的意思,元、清兩朝,是蒙古、滿兩族統(tǒng)治中國的時代,大量的蒙古語和滿語的借詞進入漢語,大部分借詞,時過境遷就不用了,但是吧嗒依然流傳至今。吧嗒杏成熟期比一般的杏成熟期晚,它的特點是:個頭大、味甘甜、果圓形、果肉為橙黃色,杏果有良好的醫(yī)療效用,在中草藥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風寒肺病,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熱解毒。在杏收的季節(jié)村民們命名為杏秋。
如今杏已不是百草村的主要特產了,說起百草村最有名的還數“大蓋柿”。大蓋柿在百草村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遠近聞名。村里自古就有“南邊糧倉、北邊銀行”之說。糧倉就不用說了,就是指豐收的糧食,銀行指的就是“大蓋柿”。還有另一種“南有米糧倉、北有花果山”的說法。
每逢過年過節(jié)村里都會自發(fā)組織高蹺會,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踩高蹺的村民會扮演各種古代人的形象,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并茂,雖然近些年不再盛行,但是高蹺會的熱鬧喜慶回憶仍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為什么我會在3個多月的時候被送到百草村呢?我覺得除了我父母的原因,也許我跟這個百草村和百草村的村民們是非常有緣份的。
海甸的夏天漸漸的將要結束了,但我在百草村夏天的記憶正慢慢的蘇醒,慢慢的靠近,慢慢的被放大。
總是感覺小時候的夏天一點兒也不熱,而且特別愛過夏天,有甜甜香香的小豆冰棍,有井水鎮(zhèn)過的西瓜,有酸梅湯,有桔汁,還有西河套清澈的河水,活波的小魚兒,慢慢游動的水蛭,被河水沖刷的亮亮接近透明的石頭。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小時候在百草村過夏天的標配。
在百草村賣冰棍的人總是穿著一條灰布褲子,上身穿著一件白色的面短袖,推著一輛28大自行車,走街串巷。自行車的后車捎架上綁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白色的大泡沫箱子,箱子上面蓋著厚厚的棉紗布,掀開棉紗布就有絲絲涼氣冒出來,緊接著就是一根根兒的冰棍被舉了出來,冰棍有小豆味兒的,有橘子味兒的,,還有巧克力味兒的,全都裹著一層油紙,油紙上都是一排一排的小水珠,讓人看著就清清涼,我最愛的是小豆冰棍兒,小豆冰棍里有整顆的紅豆,紅豆與冰一起嚼在嘴里,那真是絕了,頓時感覺整個人都清涼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賣冰棍兒的大爺從來也不大聲的叫賣,但是他一走到我們家的胡同里,我準能感應到,隨即迅速的數完鋼镚兒,沖出院子大門,叫住賣冰棍兒的,一氣呵成,直到滿足的把手里的冰棍兒啃上一口,舒心的冒一口涼氣兒才算是完滿。
夏天的晚飯很早就吃完了,都是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吃,還沒等天兒完全黑,大人們就會下到院子里的大水井里去掏冰鎮(zhèn)在井水里的西瓜,每次我都會在井旁邊兒看著掏西瓜,那個水井有4,5米深呢,在井邊兒就會感到一陣一陣的涼氣撲上來,讓你身心舒爽。
用井水冰鎮(zhèn)的西瓜和在冰箱里冰鎮(zhèn)的西瓜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口感,井水鎮(zhèn)的西瓜是自然的清涼,咬在嘴里的西瓜瓤一點兒也不冰口,那甘甜清涼的味道,游走在我的心脾,也充滿了整個夏天。
小時候的我總是精力充沛,大人們總是摁著我睡午覺,但成功入睡的都是大人,等大人都睡熟了,我就會悄悄的溜出院子,直奔西河套,等到了那兒就會看到我的好伙伴兒們已經都不約而同的聚集在了一處,我們脫了鞋,光著腳站,頂著大太陽站在清澈的河水里,開始了我們的河中探險,“你看,那兒怎么有個小的泉眼,突突的往外頂著河水和細沙,快過來,我發(fā)現了水蛭,哎呀,我這兒也看見了,大家要小心哦,一定要躲著它,不要被它咬到,我們再往高處走走,好,有魚,快,把瓶子拿過來……”
年糕餑餑
隨心而動,希望更多朋友始終堅守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