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番理論,馬上就把老朱的好奇心全部調(diào)動起來了。眉毛微微一挑,道:“哦?愛卿此言甚是新奇,繼續(xù)說下去。”
詹閌微微頷首,接著道:“貧道嘗試猜測,陛下定然已經(jīng)派人去進行查證,至少要先確認,北方士子的考卷是否當真毫無優(yōu)勢。關于這一點,貧道也可以先做個猜測,最終的結果絕不會有意外,北方士子的考卷必定是相差很多?!?p> 說到這里,詹閌頓了一下,給老朱留出接受和分析的時間,才繼續(xù)分析道:“陛下所安排的考官,肯定是在朝大儒,為官經(jīng)驗相當豐富,絕不可能犯下優(yōu)中取劣這種低級錯誤。即使我們首先假設其中有舞弊,問題也不可能出在殿試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想查出問題太容易了,根本無法掩藏?!?p> 話說到這里,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以老朱的智商不可能聽不出來。稍作沉吟后,問道:“依愛卿所言,如果有舞弊,應該是出在會試?可會試考生要比殿試多出數(shù)倍,規(guī)則也大致相同,舞弊的難度要比殿試更大,要如何做才能保證所有的結果都如預期呢?”
詹閌在內(nèi)心搖了搖頭,時代的差距果然是任何方法都彌補不了的。科舉考試而已,純粹以心為本的人眼操作,有個毛線的舞弊難度。
看看現(xiàn)代社會的考試,那才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線電作弊和光學作弊都不是最尖端的好不好。
當然了,這些都不會跟老朱說。詹閌輕輕點了下頭,答道:“貧道沒有參加過科舉,卻也多少聽說過一些。假設是貧道要布一個舞弊的局,大致只要兩個小手段,就可以保證成功了。其一,使用不同的墨;其二,使用固定的行文風格,或者在某幾個常用字的寫法上留下暗記。其他的方法還有很多,但只要這兩點能夠做到,從縣試到殿試都可以做到近乎于流水無痕的舞弊?!?p> 有些事就怕點撥,當窗戶紙被捅破,里邊的東西就會看得一清二楚。詹閌的話一說完,老朱整個人都不好了,甚至開始懷疑,這么些年的科舉考試中,到底有過多少舞弊。
他也不想這樣,可真的不能不猜疑啊。按照詹閌所說的,也就是從會試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優(yōu)秀的北方士子刷下去,那么到了殿試就剩下歪瓜裂棗了,南方士子卻都是精英,當然是怎么考怎么中。
如果有人這樣做了,而且還成功了。大明立國以來的六次科舉,數(shù)以萬計的考生,那些考中的秀才、舉人、進士,又有幾個是真正“考”出來的?
另外更可怕的是,想要做到這樣,那得要多少人配合,做多長時間的布置,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繼而把思路擴散一下,這些人連國家的掄才大典都能操控,那么日常的政事處理中,又有哪些是可信的呢?
說是聯(lián)想有點豐富了,可事實由不得老朱不這么想。就像當年的空印案,大把官吏帶著蓋了戳子的白紙滿世界跑,你特么知道他能干出啥事來?
話說當年的空印案,被認定為老朱不懂治國的污點。但事實呢,一旦這種行為泛濫開了,后果簡直不可想象。
嫌跑得麻煩,或者擔心空耗人力財力,你可以向上反映問題啊,私自破壞規(guī)矩法度算哪門子事。
被查處的說自己冤枉,根本就沒想到用空白文件做違法的事,可真到了違法就晚了。什么人才能貪,還不是當官的嗎。
再者以老朱看來,當初他帶著兵馬和蒙元打,和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打,不也是靠著四只馬蹄和一雙腳板嗎。為什么俺老朱不嫌辛苦,你們就要嫌辛苦呢?
種種前科,種種猜疑,積累到最后就變成擔心和恐懼。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用百分之百的的審視去對待,對于朱家江山延綿萬代這件事,老朱眼里是絕對不揉沙子的。
重重呼出幾口氣,老朱又問道:“愛卿以為,此事有幾分可能?若要查驗,又該從哪里開始著手?”
詹閌說那么多,就是為了上眼藥。現(xiàn)在明顯已經(jīng)把老朱的猜疑激起來,藥就得停下來,否則過猶不及。
在心里大致判斷了一下,答道:“畢竟如此大事,甚至包括到會試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絕非三五人可以完成。想完整實施這個計劃,少說要提前一年做準備,而這期間的人事變動又很難把控,一環(huán)出錯就可能導致滿盤皆亂。所以貧道以為,大約有三成可能。至于查驗,其實很簡單,先把會試的考卷拿出來,通過對墨跡、筆跡、行文的分析對比,基本就能得到結論了。如果這些都做過后,并無什么線索出現(xiàn),北方士子就只能自認倒霉?!?p> 老朱點點頭,抬起手摩挲著御案邊緣,道:“此事必須要嚴查,愛卿既然能想到此策,那就由你來擔任這審查官可好?”
不管老朱是真心倚重,還是假意試探,這事都絕對不能接手。詹閌忙搖頭道:“陛下,萬萬不可。行道教與名教本就積怨頗深,如果貧道還能在這個時候參與到一件審定名教眾人的大事中,不論結果的是與否,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出現(xiàn)讓陛下進退兩難的局面。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另行安排得力人手。”
老朱點點頭,又搖搖頭:“也是,朕考慮不周了。那愛卿就不參與審查了,但要對審查的人手做些教導,這樣可好?”
低頭考慮片刻后,詹閌應承道:“如此最好,不過貧道也只是寫一份冊子,再配置幾樣藥水,不會與相關人等見面。”
雖說有問題的可能性占九成以上,但這種雷坑詹閌是絕對不會踩的。查出來是他報復或心懷叵測,查不出來又會被諷刺恥笑。
老朱對詹閌的回答和表現(xiàn)也很滿意,笑著夸了他幾句,就放他回去做準備了,爭取盡快把這件事搞清楚。
告退從皇宮離開,詹閌就開始寫冊子和配制簡單試劑,這個時代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使用的材料也很原始,找出問題的難度并不大。
只是他沒想到,手冊和試劑剛剛弄出來,他自己又出問題了。北方士子中傳出一種說法,行道教壞了北方文壇風水,所以才導致本次大考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