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素妍又道:“這的確是真的。安親王對正君,日日捧在手心里,全高麗的男兒,做夢都想嫁一個安親王這樣的妻主?!?p> 她這樣解釋,崔謙只能應和一笑。安親王府在王宮不遠處,占地頗大。崔謙隨著引路的仆從進了王府,處處雕梁畫棟,精致美觀。
到了外院,元晗已經設好了香案,準備接旨。
圣旨上只說到陛下對妹妹的思念,召安親王回京。越是這樣簡單的圣旨,元晗心中越是打鼓。
這十年里,從未踏足大周領土一步,高麗對大周也沒有表露出任何威脅,甚至在她的努力下,高麗百姓對于大周的文化越發(fā)認同,難道這也會讓皇帝生出功高震主的疑心?若是回去面對的是性命之憂或是幽禁,又該如何應對?
心中千回百轉,面上恭恭敬敬接了旨。
崔謙看不出她的想法,仍是按照皇帝交待的話,對元晗道:“還請殿下摒退左右,陛下還有一道密旨。”
元晗雖然疑惑,依舊遣散了身邊的人。
閑雜人等剛剛離開,不料崔謙這個傳旨的使臣跪下行了個大禮,從袖中摸出了一個明黃的包裹。
對這樣的發(fā)展,元晗始料未及。
看著方方正正的包裹,心中有了個大膽的猜測。果然,崔謙解開了明黃的布料,露出了里面玉質瑩潤的玉璽來。
元晗著實嚇了一跳。玉璽是皇帝身份的象征,平日里有專人收藏保管,怎么會讓一個臣子帶著玉璽千里迢迢來到高麗?
“京中出了什么事?”
崔謙掌心中托著玉璽,垂頭再拜:“事關大周國祚,請殿下速速回京救駕?!?p> 看了玉璽,又聽了崔謙的話,元晗放下了些戒備。如果皇帝要將她誘騙回京城處置,沒必要押上玉璽做餌。
這幾年關于儲位之爭,元晗遠在高麗也有所耳聞。
皇長女元瑤和善愛民,和疑心頗重的皇帝比起來,是十分不錯的太女人選,在朝中口碑頗佳。三皇女元琳是中宮徐皇后所出,占了嫡女的名分,可學問心術都是平平。六皇女元玫是周君所出,周君承寵前只是個宮侍,沒有什么強力的父族。但元玫與皇帝最為肖似,十分得寵,對太女之位也有一爭之力。
“發(fā)生了什么?你先起來,細細說來?!?p> 這一路崔謙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直到現在才能說出真相,幾分劫后余生的表情出現在臉上。
“陛下這幾年沉迷金石之術,宮中方士們進出,朝臣們多次進諫無果,只能希望陛下早立太女,穩(wěn)住局勢。可是大皇女三皇女和六皇女斗得厲害,陛下自己正值盛年,不愿早立太女,就一直擱置下來。去年臘月,陛下服了方士煉的丹藥,吐血昏迷。當時只有六皇女在場,她秘而不宣,反倒以侍疾的名義將大皇女誘進宮中射殺?,F在陛下昏迷不醒,皇后賜死了六皇女的生父周君,指揮左右衛(wèi)和左右武衛(wèi)將皇城圍得水泄不通,沒有上官的指示,左右威衛(wèi)和左右翊衛(wèi)不敢妄動,被擋在城外不得進京??闪逝尤还唇Y了塔里和南朝余孽陳兵京郊,現在京城北面是塔里的騎兵,南面是徐家把持的四衛(wèi)。臣奉旨帶著玉璽逃出來的時候,局面一觸即發(fā)?!?p> 元晗的臉色驟變。儲位之爭演變?yōu)楸?,還牽扯到異族,難怪皇帝走投無路讓個翰林院的學士帶著玉璽跑了。
“皇姐能給你密旨讓你出京,想來已經清醒了。本王一無兵馬二無官職,就算與你回京,對局勢又有什么用處?”
“這幾年徐氏需索無度,陛下不是沒有戒備。但徐氏外戚的問題積重難返,只能暗中動作。左右威衛(wèi)和左右武衛(wèi)遙領大周大半折沖府,殿下玉璽在手,盡可以調動這些兵力平叛?!?p> 這話說的容易。玉璽是死物,元晗又遠離大周十年,安親王的名號已經被大多數人忘記。想要平叛,談何容易?但是看著大周經歷四代皇帝才迎來統(tǒng)一的大好河山,再次陷入戰(zhàn)禍,元晗也做不到偏安一隅。
元晗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連崔謙什么時候告退離開的,都沒有察覺到。
“娘親,你在里面嗎?爹爹來看你了?!?p> 元瑀的聲音驚醒了元晗,她這才發(fā)現窗外天色已暗。楊崇披著厚重的斗篷,在元瑀的攙扶下,站在門外。
“你還病著,怎么跑出來了?”
楊崇被她牽著手帶進了屋子:“我聽人說,陛下下旨召殿下回京?”
元晗嘆了口氣,并不瞞他:“不止是回京這么簡單。陛下昏迷,皇長女被射殺,六皇女和三皇女一南一北陳兵京城,大周亂成一片。陛下召我回京平叛,路途艱險,我放心不下你和孩子們?!?p> 短短幾句話,楊崇便能聽出其中兇險,心中膽寒,卻仍舊鼓起勇氣:“我隨殿下一同回京,殿下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元瑀也開口道:“娘親,我已經十五歲了,我會保護好爹爹和妹妹弟弟們的?!?p> 元晗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好,我們一家人回到中原去。身為皇族女子,不僅僅要保護家人,更要庇佑萬民蒼生?!?p> 平始十五年六月,元晗踏上了闊別十年的大周。
這一場動亂持續(xù)了三年。
六皇女大開北城門,迎塔里部進城,徐皇后和三皇女的四衛(wèi)不敵塔里騎兵,倉皇逃離至升州,打算與六皇女隔江對峙。
安親王元晗手持玉璽,自霞州秘密歸朝,聯絡各地折沖府起事清君側。被奪了軍權的薛家,借此機會與元晗暗中聯絡,結成盟友。
這位在武帝皇女中有名的溫謙親王,手腕鐵血起來,令人膽寒。
金陵城外與升州揚州蘇州折沖府內外夾擊,將徐家手中的四衛(wèi)沖得七零八落。行宮城墻之下,面對前來招攬的徐皇后,一箭射殺,絲毫不拖泥帶水。
拿下行宮后,抄滅徐家全族,青壯老少一個不留,嚇得跟著從京城逃出來的高官士族心神俱裂,對安親王的指令莫敢不從。
平始十六年春,元晗整頓了春江以南所有的府兵,逐步向京城逼近。
盤踞京城的除了六皇女,還有她引進來的塔里和南朝余孽,這三方各懷心思,內斗不休。塔里人并不擅長治國,面對南邊元晗的步步緊逼,在京城劫掠了一番,回到草原,只留下元玫和李竹在京城爭奪。
平始十七年三月,平始帝病逝,安親王兵臨城下。
六月,京城被攻破,李竹服毒自盡,元玫被擒。
六月末,元玫被梟首示眾。這是歷朝歷代以來,第一個被斬首的皇族。
七月,安親王為平始帝收殮下葬,定謚號“愍”,立愍帝幼女,二十三皇女元珝為新帝,年號“康和”。
四歲的新帝,登基后第一道旨意,加封安親王元晗為攝政王,代理朝政。大周立國后籠罩不去的百年烽煙,到此時才終于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