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文帝本紀

第二百七十三章 講學

文帝本紀 容瀲 2041 2021-09-01 20:00:00

  不出幾日,各家都得到了崔致的消息,連尚在建陽的衛(wèi)家都收到了京城的信。

  衛(wèi)家三年丁憂期滿,京中遲遲沒有起復的消息。正猶豫不知是是元晗另有安排,安靜等著,還是讓衛(wèi)蘊冬在元晗面前提一句時,崔致的書信送到了建陽。

  衛(wèi)家這一輩五個女兒,只有衛(wèi)執(zhí)蕓和衛(wèi)執(zhí)茗考中了進士,衛(wèi)執(zhí)萍有功名在身,剩下兩個還是白身。

  眾人傳閱了崔致的信,衛(wèi)執(zhí)蕓看著衛(wèi)傳道:“母親,我去?!?p>  衛(wèi)執(zhí)茗立刻反對:“不行,大姐,你要留在衛(wèi)家,我去合適?!?p>  衛(wèi)弗死后,衛(wèi)家現(xiàn)任的家主是衛(wèi)傳??伤灾獩]什么能力,衛(wèi)家的決定多由衛(wèi)執(zhí)蕓做主,所以才有了衛(wèi)執(zhí)茗說的,她要坐鎮(zhèn)衛(wèi)家不能遠離。

  “崔相信中說了,派遣的使團以楊茵為首。大姐不論出身資歷都高過楊茵,反倒不合適?!?p>  衛(wèi)傳也贊同:“茗兒說的有道理。你若是在使團中,楊茵若是顧及你,她不好做事。若是尋常對你,你不好做事,還會惹來猜測。茗兒卻是正好。她雖然比楊茵早一科,但也沒什么資歷?!?p>  衛(wèi)執(zhí)蕓皺眉:“我是擔心陛下對我們另有安排,我們若是貿然參與使團一事,恐怕會打亂陛下的計劃?!?p>  “大姐,陛下興許就是在等我們表態(tài)呢。我空有一個進士的功名,還有衛(wèi)家的家世,其余一無所有。陛下即便有安排,也是對你的。又或許對我的安排,就是跟著使團去高麗呢?!?p>  衛(wèi)執(zhí)蕓一時無法反駁。

  “崔家去的是一位旁支的小姐,也能看出崔家的態(tài)度,要以楊茵為首。所以還是我去最合適。”衛(wèi)執(zhí)茗最后再加一把火。

  衛(wèi)執(zhí)蕓沉吟:“先去信一封給崔相,言明咱們的思量。陛下讓她給士族傳信,而不是直接下旨,也是存了靈活調整的意思。若是情況有變,在換人也來得及?!?p>  相比于衛(wèi)家在祖籍丁憂的消息不暢,趙家定居京城,各種小道消息知曉得更多。

  “榮安公主二嫁高麗,基本上是定下來了,只等高麗王進京求娶。聽說陛下選了許多匠人、醫(yī)官陪嫁,還有大量的典籍?,F(xiàn)在要派遣講學的使團,所圖非小。”趙風向趙晉說著得到的消息。

  趙晉皺眉:“陛下如此重視,論理,應當是讓嘉兒去的。可是她和楊茵,這幾年雖然不再劍拔弩張,可心里依舊是芥蒂深重。此番以楊茵為首,遠在異國,她恐怕要吃虧?!?p>  趙南嘉這幾年性子沉穩(wěn)了些,但依舊書生氣十足。趙晉擔心她在外會吃虧,趙風更擔心她壞了元晗的計劃,連累趙家。

  “那讓惜文去?”

  趙惜文也是趙家的旁支,但是比起崔家那位旁支的小姐,還差的遠。

  “惜文這次只在二榜掛了個末尾,學問上恐怕有些不夠看。”

  “學問倒是沒有品性重要?!壁w風解釋,“聽崔相的意思,陛下更看中的是人品。惜文雖然學問上弱了些,但難得的是心性堅定,人又比嘉兒靈活懂變通。她若是愿意,再合適不過了。”

  一時間,各士族因著派遣講學人選一事,書信往來頻繁了許多。

  高麗王的儀仗在沿途各驛館和楊茵的指引下,見識到了大周的地大物博人文風物。姜和信眼見著高麗王對于大周的向往日漸濃郁,心中的不安也日漸加劇。

  老高麗王雖然派遣生員入大周,也只是學習大周的文化,并不如新王這般狂熱。因此,姜和信對于總在高麗王耳邊述說大周風光的楊茵,愈發(fā)排斥。

  楊茵對于姜和信的態(tài)度一清二楚。高麗王原本就對她心存不滿,楊茵每每被姜和信針對,總是示弱,更是激起了高麗王的反感。姜和信越是反對,高麗王就越親近大周。楊茵甚至想,將來在姜和信落敗之時,扶她一把。

  一路走走看看,儀仗直到臘月,才進了京城。

  景成四年十二月初六日,元晗設宴款待高麗王一行人。席間,高麗王向元晗求娶歸朝的榮安公主。元晗欣然許嫁。

  高麗以北部玄郡、樂郡為聘禮,建公主府,劃入大周版圖,以慰公主思鄉(xiāng)之苦?;实鄹心罡啕愅跽\意,以金玉飾物數十車、錦緞布匹上百匹、經卷書籍三百卷、匠人醫(yī)卜御廚等百余人、器具以及作物種子若干作為陪嫁。另有大周青年才俊組成的派遣使團,前往高麗講學交流。

  一場宴畢,雙方都十分滿意。不過,滿意的人中,不包括姜和信。

  姜和信回到驛館,氣的又差點掀了桌子。礙于這是在大周,被元晗拿到把柄借機發(fā)難,又生生忍了回去。

  “王上欲以玄、樂二郡作為聘禮,事先為何不與臣商議?”

  高麗王道:“玄、樂二郡沒有地勢之便,又沒有大的產出,以此來換取大周的詩文、史書、醫(yī)典、歷法,何樂而不為?”

  姜和信氣急:“二郡再如何貧瘠,那也是高麗的領土,隨意割讓,豈不是給新羅百濟她們軟弱的印象?!”

  高麗王冷笑:“母王將權柄授予三王姐,又發(fā)動政變才得以收回,高麗被百濟趁亂占去的開郡,那才是豐饒富庶之地。百濟背靠扶桑,我高麗若是沒有強力的盟友,何時能收回開郡?孤百年之后有和臉面去面對母王?”

  “你忌憚百濟?大周難道不是更應該防備的?”姜和信罕見的失了風度,“榮安公主在三王女身邊做了什么,你自己不清楚?他成了高麗的王后,你們姓金的,遲早要改姓了元。”

  “姜和信!”高麗王怒斥,“孤對你寬容,是念在先王的面子上,容不得你如此放肆!事事如了你的意,恐怕高麗要先姓了姜。”

  這是在赤裸裸斥責她狼子野心了。新王與輔政大臣之間,第一次明面上的交鋒,以姜和信終究地位有別,而敗下陣來。

  沉默了許久,姜和信似疲憊不堪:“是臣失禮了,請王上恕罪?!?p>  金永英第一次借著大周的力量,在同姜和信的斗爭中占了上風,更加堅定了選擇大周作為盟友的心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