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到上海的第二天起,咱夫妻倆就開始做生意。我心里很歉疚,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妻子。玉蓮自從懷孕后,從來沒有休息過一天。只見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仍要挺著大肚子,天天站在菜場攤位前賣菜,有時我勸她早點回家休息,她還不答應(yīng)。
俺干媽也心疼玉蓮,我于是聽俺干媽的話,每天去農(nóng)貿(mào)市場進(jìn)貨時,盡量少進(jìn)一點貨,能讓玉蓮省力些。在這段日子里,我每天在睡覺前,總要撫一會玉蓮的肚子,然后把耳朵貼在她的肚子上,聽咱的寶貝孩子,在娘肚子里的聲音。玉蓮有天問我說:“咱孩子過幾個月就要出生了,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嗎?”我回答她說:“俺早想好了,要是生男孩就叫海生,生女孩就叫海霞。”
我問玉蓮說:“俺給孩子起的名字好不好?”玉蓮笑著問:“是不是因為孩子在上海出生的,所以名字里要帶個海字?”我點頭說是,這時心里又想起了,以前在老家做過的夢,于是向玉蓮說了那個夢。
我還告訴玉蓮說,因為夢里看見了大海和沙灘,還有一個向我招手的漂亮姑娘,所以促使自己來到上海。我來上海的目的,并不是全為想掙錢,我還想去看那夢里的大海。
玉蓮聽了忍俊不禁,笑著問我說:“你來到上海以后,見到大海了嗎?”我有點不好意思,回答她說:“還沒有呢,可是俺找到了,在沙灘上向俺招手的姑娘,那個姑娘就是你。”她聽了又咯咯大笑。
玉蓮的孕期快滿八個月時,俺爹和俺娘來到了上海。俺娘從來沒有出過遠(yuǎn)門,俺爹特地送她來。他倆來到上海后,立刻帶著禮物去俺干媽家里。當(dāng)四個老人見面時,俺爹和俺娘老激動了,連聲謝俺干媽和俺干爹,說自己孩子一個人在上海,要不是有干媽和干爹的照顧,哪有孩子的今天?
俺干媽對俺爹娘說:“這真是緣分啊,土根來到我們跟前后,我當(dāng)他是自己的孩子。土根這個孩子忠厚老實,干工作勤勤懇懇。這幾年來,他真是不容易啊?!?p> 俺干媽很激動,他說起了我在送快遞時候的艱辛,說起了俺干爹中風(fēng)之后,我像親兒子一樣,陪在俺干爹的身旁。然而又說起我腳受傷之后,她如何勸說我放棄送快遞的工作,替我在菜場里租了一只攤位。
俺爹聽完后,激動地說道:“老嫂子啊,俺真不知道怎樣謝你,土根他奶奶特地關(guān)照,要俺代她來謝你。你真是咱家的大恩人,要不是你對土根這么關(guān)心,他不會在菜場里做生意,也不會在上海買房子,更不會找到玉蓮。如今俺馬上要當(dāng)爺爺了,全是托你的福啊?!?p> 俺爹在上海住了二天,第三天就回家去,因為不放心俺奶奶獨自在家里,而且家里的莊稼地也不能拋下。
俺娘來到上海以后,她幫了我很大的忙,我教會她識電子秤后,她代替玉蓮做生意,讓玉蓮在家里休息。
過了二個月,玉蓮的預(yù)產(chǎn)期臨近了,俺干媽要我把生意停幾天,送玉蓮去醫(yī)院待產(chǎn)。我把玉蓮送進(jìn)醫(yī)院后,她第二天就進(jìn)了產(chǎn)房。
那天我同俺娘和俺干媽,在產(chǎn)房門口焦急地守候,當(dāng)醫(yī)生出來說生了個男嬰,母子平安,而且孩子很健康,我頓時高興得跳了起來,連忙打電話給俺爹報信,然后又給俺岳父報信。
兩天后,我和玉蓮把孩子抱回了家,還特地把孩子抱到俺干爹面前。俺干爹見到孩子非常高興,他激動地對俺干媽說:“阿拉有孫子了?!卑掣蓩岦c頭說:“是啊,海生就是阿拉孫子?!闭f這句話時,她眼里閃著喜悅的淚花。
看見老夫妻倆這么高興,我心里很感動。我想起了頭一次同他倆見面時的情形,當(dāng)時我還是個懵懂的農(nóng)村孩子,如今我當(dāng)上爸爸了。要不是遇到他們,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不會和玉蓮認(rèn)識,更不會有海生。
孩子到家后的頭天晚上,我高興得睡不著覺,隔一會時間就要起床,到搖籃跟前看一眼咱海生。玉蓮給孩子喂奶時,我也跟著起床,玉蓮敞著懷,臉上笑瞇瞇,孩子叼著娘的奶頭,大口吮著娘的奶水。
望著這一切,我心里美滋滋的,一會兒又覺得恍恍惚惚,仿佛像是在做夢一樣。這一切太神奇了!我因為做了個夢,要到上海來看海,所以跟著俺爹來到了上海。玉蓮也是因為爹在上海打工,來到爹身邊后,在上海留了下來。去年我倆剛認(rèn)識,今年我倆已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家,這真叫有緣千里來相會,是不是太神奇了?
有了兒子以后,我感覺到自己肩上的壓力更重了。如今我們在上海是四口之家,而且孩子的開銷很大,蔬菜攤位上的收入,雖然可以勉強維持生活,可是我還欠著買房子時,向俺干媽借的十萬元錢。當(dāng)初我說好了,在三年之內(nèi)一定還清的。雖然俺干媽不會向我要債,但是我不能食言,得守信用才是。
我思來想去,決定多做點生意,以此增加營業(yè)收入。我動了好多腦筋,還請俺干媽托人,后來終于聯(lián)系到了,幾家飯店和單位食堂,同他們建立了供貨關(guān)系。他們要些什么菜?需要多少數(shù)量?隔天晚上發(fā)到我的手機上,第二天早上我給他們送去。
另外俺干媽替我建了個微信群,都是小區(qū)里的鄰居,有些年齡大的不方便去菜場,也有些小夫妻沒空去菜場,他們只要把想買的菜發(fā)到微信上,我都替他們送去。不但不多收他們的錢,還盡量要便宜些。
靠這種方法經(jīng)營,我每天很辛苦,但是必須要承受。玉蓮也很辛苦,她生下孩子半個多月,就到菜場里做生意。因為俺娘不會講上海話,不會招攬顧客,為了多做點生意,玉蓮自己去站攤位。她還要給孩子喂奶,每天要菜場、家里,來回跑好幾趟,不能讓孩子餓著。
俺娘也不輕松,她要照看孫子,洗衣做飯。除了料理家務(wù)活,還時常要去菜場替換玉蓮,讓她回家給孩子喂奶。我心里很過意不去,可是俺娘對我說:“俺樂意,比起你爹在上??富?,俺不知要輕松多少?”
在上海打拼真是不容易??!可是我咬牙堅持著,為的是啥?為了能在上海站穩(wěn)腳跟,為了咱海生,今后也像上海孩子一樣,健健康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