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是大乾王朝的都城,位于王朝的北方,有人口百萬,是這個時期最大、最雄偉的城池。
城池分為內(nèi)外兩城,內(nèi)城繁華,住的也都是達官顯貴,以及很多富裕人家,只有少量的普通人。
外城住的平民百姓,和窮苦人家。
不過外城面積巨大,所以東西城區(qū),是神京城的交易地點。
東西城區(qū)也有一點區(qū)別,其中西城區(qū),交易的都是量大、不值錢的買賣。
城區(qū)內(nèi)的鋪子,也大多是為了普通人開的。
與西城區(qū)相比,東城區(qū)就繁華多了,不但茶室、酒館遍地開花,還有十幾家青樓楚館。
甚至神京內(nèi)、幾所有名的書院,也都開在東城區(qū)。
白鹿書院,是神京城內(nèi)最好的書院,每一次舉行科舉,都會有幾個進士出自這里。
山長元佑先生,更是博古通今的大儒,名聲遍布整個大乾王朝,還教出了兩個狀元。
這一天上午,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出現(xiàn)在白露書院門前。
“小哥請了!”
“這位公子有什么事?”門口的小廝立刻回應。
“我是來求學的,希望小哥引薦一下!”少年輕聲道。
聽到少年是來求學,小廝神色不變,因為這種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是開口說道:“你跟我來吧!”
說完之后,小廝領著少年進入白露書院。
白露書院極大,占地幾十畝,有千余學子在這里讀書。
一進書院,少年就聽到了陣陣讀書聲,一看就知道學習氛圍不錯。
很快小廝就引領著少年,來到了一個房間門口。
“這里面是鄭先生,他負責書院的學子招收!”
之后小廝就帶著少年進入房間。
“先生,這是來求學的學子!”
房間內(nèi)坐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留著一縷山羊胡,手中還拿著一本書。
“姓名,年齡,籍貫,有無功名?”
小廝的話音一落,鄭先生頭都沒抬,馬上問出了這幾個問題。
“學生賀元盛,今年十五歲,神京人,并無功名在身!”
少年正是賀元盛,自從解決了銀霜之事,府內(nèi)的處境改善一些,他便開始思索以后的出路。
出路也很好解決,就是做官,畢竟古代是官本位制,什么都比不上做官。
而大乾王朝,采取的是重文輕武的策略,所以賀元盛決定求學,好博一個出身。
不過原身了解的情況不多,侯府的人也不會幫忙,賀元盛只能自己打探。
所以在來此之前,賀元盛用了整整三天時間,這才從茶室酒館之中,打聽到了白露書院的一些情況。
在這三天內(nèi),賀元盛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事,也看到了很多有錢的商人,被小吏敲詐,更堅定了他搏個出身的心里。
畢竟在沒有人權的古代,要是沒有地位的話,連安全都無法保證。
“家住哪里,家中還有什么人?”
放下手中的書,鄭先生繼續(xù)開口詢問,還拿出了一個本子。
“家住永寧侯府,父母俱在,還有祖母在堂……”
這些情況都是隱瞞不了的,因為白露書院會調(diào)查,所以賀元盛沒有隱瞞。
聽到賀元盛出身永寧侯府,鄭先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抬頭看了賀元盛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厭惡。
“交千兩白銀的學費,待書院調(diào)查之后,就可以來讀書了!”
鄭先生的話,讓賀元盛大吃一驚,神情也有了些變化。
來白露書院之前,賀元盛已經(jīng)打聽過了,知道白露書院的學費是每年十兩,而且學習氛圍不錯,所以才來求學。
“敢問先生,書院的學費,不是每年十兩嗎,為何?”
“十兩白銀,那是普通學子,你們這種勛貴子弟,自然不同了!”
鄭先生的這番話,倒不是假的,畢竟賀元盛從市井小民口中得到的消息,自然不太全面。
不過這明晃晃的區(qū)別對待,讓賀元盛異??酀?,沒想到出身侯府,還有這個拖累。
賀元盛心志堅定,馬上恢復了正常,繼續(xù)開口說道:“先生榮稟,學生只是永寧侯府的庶子,處境并不好,也無太多錢財在身。
這千兩白銀的學費,實在拿不出來,不知能否通融一下?!?p>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賀元盛不是毛頭小子,自然知道該低頭時要低頭,所以才出言懇求。
不過讓賀元盛沒想到的是,這個鄭先生,沒有半點同情之意,還出言諷刺道:“你們這些勛貴子弟,在喝花酒之時,往往一擲千金,怎么會沒錢呢?!?p> 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我看是舍不得吧!”
鄭先生的話,讓賀元盛的臉色很難看,心中也有了幾分火氣。
可自身太過弱小,白露書院的背景又十分深厚,賀元盛不能反抗,只好開口解釋:“學生……”
“好了,這千兩白銀的學費,是山長親自定的,誰也改變不了,你要是沒錢,就出去吧!”
沒等賀元盛說完,鄭先生就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中充滿了不耐煩,好像對勛貴子弟一肚子意見。
其實這種情況在讀書人中非常普遍,他們一方面歧視勛貴子弟,一邊又羨慕勛貴子弟的特權。
畢竟讀書入仕是一時的,哪怕做了官,可告老之后,便沒有多少特權。
家中子弟要是沒有什么出息的,幾代人之后,就會歸于平凡。
勛貴就不一樣了,哪怕子弟不成器,可爵位在身,只要大乾王朝存在,就是富貴不斷。
所以很多讀書人,都歧視勛貴,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羨慕嫉妒恨。
“學生告辭!”
鄭先生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賀元盛哪怕臉皮再厚,也沒有辦法,只能告辭離開。
出了白露書院,賀元盛的心情很不好,沒想到求學是這個結(jié)果。
不過賀元盛很快就打起精神,因為神京城內(nèi),不是只有一個白露書院,他不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如此。
不過賀元盛失望了,他整整走了一個上午,去了很多書院,可每一個有名號的書院,都對勛貴子弟區(qū)別對待,徹底堵死了他的進學路。
到是有些小書院,未必會如此,可這些小書院的學習氛圍非?;靵y,老師也一般化,賀元盛自然不想去。
帶著幾分失望的心情,賀元盛回了永寧侯府。
“今天回來的這么早,是不是找到合適的書院了!”
這幾天賀元盛出去,每天都是晚上才回來,所以柳姨娘才會這么問。
搖了搖頭,賀元盛緩緩的開口:“發(fā)生些意外,我明天再出去看看!”
“怎么了?”
“姨娘別問了?”
柳姨娘一個內(nèi)宅婦人,根本幫不上忙,賀元盛也就不想告訴她原因。
可關心兒子的柳姨娘,怎么會不問:“你和姨娘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姨娘也幫著想想辦法。”
在柳姨娘的追問下,賀元盛沒有辦法,只好把今天發(fā)生的事說了出來。
最后無奈的說道:“讀書人都歧視勛貴子弟,還區(qū)別對待,讀書這條路,恐怕……”
說到這里,賀元盛嘆了口氣,心中對所謂的讀書人,也充滿了怨念。
其實并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歧視勛貴子弟,白露書院等有名氣的地方,一開始也沒有區(qū)別對待的意思。
只是這些有名的書院太吸引人,很多勛貴子弟,都想進去讀書。
畢竟對勛貴之家來說,讀書那點費用,根本不算什么。
而勛貴子弟進入書院之后,哪怕能結(jié)交一兩個有用的朋友,就是劃算的事。
不過大多數(shù)的勛貴子弟,都是混吃等死之輩,進入書院之后,不僅不讀書,還擾亂了學習環(huán)境。
所以十幾年前,以元佑先生為首的幾個大儒,就制定了這個規(guī)矩,這也是為了防止勛貴子弟進書院廝混。
因為勛貴之家在富裕,也不會舍得每年浪費千兩白銀。
賀元盛說出了其中的原因,柳姨娘也沒有辦法,畢竟千兩白銀,對他們母子來說,可以說是天文數(shù)字。
哪怕每年十兩的學費,賀元盛母子也很吃力,因為他們二人的月利,只有每人二兩,刨除花費,根本不剩什么。
而兩個人這么些年的積蓄,包括前些時日史氏給的,也只有八十兩。
“讀不了書就讀不了吧,反正府內(nèi)的日子雖然難熬,也不差你一口吃的,等分家之后,也許就會好了!”
拿不出錢來,柳姨娘只能安慰賀元盛,
畢竟眼前的情況表明,讀書是一種不太現(xiàn)實的事。
至于向侯府求助,柳姨娘一點也沒有考慮過,不說賀靜不待見他們母子,就是永寧侯府的實際情況,也不會允許一個庶子用這么多錢讀書。
“姨娘不用安慰我,兒子還沒這么脆弱,也不會異想天開了!”
其實回了侯府之后,賀元盛已經(jīng)熄了讀書的心思,倒不是賺不到錢,而是賺到了錢,只要叫侯府的主事之人知道,也不會允許他讀書。
畢竟侯府的經(jīng)濟狀況不太好,每年都沒有什么結(jié)余,要是賀元盛顯露出經(jīng)商的本事,馬上就會成為侯府的賺錢工具。
而古代社會、等級森嚴,要是沒有能力自保,一個孝字,就讓賀元盛無法擺脫永寧侯府的控制。
再說古代科舉的難度太高,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賀元盛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通過讀書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