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徐菲菲不可能怪自己爸爸,爸爸受傷都是為了她們四姐弟,種田那么辛苦,自己只是考個普通高中,爸爸媽媽也無怨無悔讓自己去上學(xué)。
一瞬間想了好多事情。
洗了碗回到客廳,徐菲菲準(zhǔn)備找衣服,等下洗澡。
弟弟妹妹都在看電視,家里的是彩色電視機(jī),就是比較小,這個時候很多人家里都是彩色電視機(jī)。
不過只有四個頻道,省頻道,市頻道,中央一頻道,中央農(nóng)業(yè)頻道。
聽爸爸媽媽說了一會兒話,徐菲菲準(zhǔn)備去洗澡了。
“媽媽,我先洗澡去了啊?!?p> “去吧?!?p> 洗完之后就是媽媽洗。然后和媽媽,晶晶一起洗衣服。
白天下了大雨,接了好多屋檐水,都很干凈,可以用來洗衣服。
“洗衣服要分類好,臟的一類,內(nèi)衣褲一類,特別是內(nèi)衣褲,一定要分開洗。
還有襪子不可以和內(nèi)衣褲一起洗,一定要分開,襪子最臟,特別是出汗的腳,細(xì)菌很多,反正內(nèi)衣褲就是要最干凈的水,最先洗,知道嗎,晶晶?”
媽媽李梅正教晶晶洗衣服,晶晶就是今年學(xué)洗衣服的,以前小,力氣不夠,洗不干凈,10歲左右就可以慢慢做很多家務(wù)了。
“知道了,媽媽?!?p> 很快衣服就洗好了,五月份基本就是穿長袖,比較涼的天氣,衣服也不用全部換,像今天,弟弟妹妹的褲子就沒有換,只換了上衣,也沒有去田里干活,比較干凈,好洗。
衣服掛在屋檐下晾曬。
電視劇在放【少年包拯】,四姐弟都喜歡看,徐菲菲倒是沒有太大興趣了,不過不能顯得格格不入啊,就跟著看,還一起討論劇情。
九點多鐘的時候,放完了兩集。
“好了,看完了,你們?nèi)ニX,不要吵知道嗎?”
經(jīng)常和妹妹吵架的徐菲菲有點囧~
屋子里都是水泥鋪的地面,下雨天有點潮濕,徐菲菲有了未來的記憶生活,真的很不習(xí)慣現(xiàn)在的家。
空間小,東西多,房間里晚上還會放個尿桶,怕晚上起來,要出客廳去洗澡屋子找尿桶,很麻煩。
現(xiàn)在家里沒有干凈的衛(wèi)生間,農(nóng)村都是茅房的,徐菲菲家里也有個茅房,在院子外的路邊上,挨著以前的牛屋,現(xiàn)在是柴屋了。
“姐,我們來唱歌比賽啊,聽的人打分,看看誰唱的好啊?!笔切∶妹?,她比較喜歡唱歌這些,畫畫也喜歡,就是不愛學(xué)習(xí)正課。
“好,唱幾首,我們就要睡覺了。誰先唱?”徐菲菲也蠻喜歡唱歌,總是學(xué)那些電視劇的歌,每次片尾曲和片頭曲看得很認(rèn)真,要記歌詞啊。
“姐姐你先唱,就唱新白娘子的歌?!惫?,她們姐妹三個經(jīng)常用床單扮成白娘子~
徐菲菲唱了一首,渡情。
西湖美景,三月天哎,
春雨如酒,柳如煙哎,
有緣千里來相會,
無緣對面手難牽,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媽媽叫他們起床了。
早上煮了燙皮絲,雞蛋,燙皮絲街上買的,是他們章市地區(qū)的特產(chǎn),別的地方?jīng)]有。
每年秋天家里都會做,不過不是燙皮絲,是燙皮塊,曬干可以用沙子炒來吃,也可以油炸,很香。
燙皮就是米漿做的,一般是白色,黃色,黃色就是放了槐樹子,老家叫槐米,像米一般大小。
不知道其他地方叫什么樹。
也可以放一種山上的野果子,大人拇指大小,也有比拇指大一些的,徐菲菲不知道這種果子學(xué)名叫什么,老家就叫黃橘子。
放了槐米和黃橘子,和米一起磨漿,米要用水泡一晚,混合水一起用磨盤磨漿。
然后用老家的圓簸箕,鋪上薄薄的一層,到炒菜的大鍋里面蒸幾分鐘,拿出來涼一下,把蒸好的燙皮取出,放好。
又接著繼續(xù)蒸,兩個簸箕輪流來,一層疊一層,等涼透,就開始一起切成平行四邊形的樣子,放去竹毯子上曬,也可以放到稻谷苗上面曬,是曬干的稻谷苗。
其實很簡單,和記憶中廣省的蒸腸粉差不多,只是徐菲菲家鄉(xiāng)的燙皮更真,還可以包菜吃,自己想包什么菜,炒菜就可以。
街上賣的的燙皮絲一般是工廠機(jī)器做的,方便快捷。
有點像記憶中的河粉,不過燙皮絲更好吃,薄一些,有韌性。
七點多,吃了早餐。
“今天天晴,瑩瑩和浩浩把鵝和鴨子趕去河里活動一下,看著點,不要去人家田里,鵝就趕到我們的魚草田,你們要寫作業(yè)還是看書,就帶的凳子去,到那里看著,我們和你兩個姐姐去花生田里拔草,還有幾塊沒有拔草,太多草,到暑假不好拔花生,也會吃肥料?!?p> 媽媽囑咐分工干活,徐菲菲有點頭痛,家里農(nóng)活好多,每次放假忙的很,又累!
可是父母更累。
花生田離家里有點遠(yuǎn),走路十五分鐘左右。
一路上徐菲菲看著一片片的水稻,一塊塊花生田,綠油油的,心情很好。
路過別人家門口,看到上村的公用水井,好幾個婦女在洗衣服聊天,有幾個嗓門很大,哈哈大笑。
徐菲菲家那里叫下村,其實云霧村蠻大的,是長條形的,兩邊有矮山丘,中間這一條低處地界就是云霧村,空氣很好。
云霧村分上中下,她們這里是下云霧,全姓徐。
中云霧姓王,張,謝,都有,上云霧大部分姓陳,也有王,張姓氏。
他們下云霧和中云霧,上云霧,根本不來往,離得太遠(yuǎn)了,她們下云霧的人讀書都不是在自己村里,都是去隔壁村。
云霧小學(xué)是在上云霧,很遠(yuǎn)。
可以說云霧村分了上中下,基本都隔開了一樣,相互離得比較遠(yuǎn)。
徐菲菲和妹妹弟弟都是在隔壁徐家村上小學(xué),其實他們下云霧就是徐家村搬過來的。
據(jù)說一百年多前,她們老祖宗分支,人口太多,徐家村主家沒有那么多地,就分了幾個家族的旁系來到這里開荒,后來就住在這邊了。
村里還有些徐家人的小孩,是去另一邊的隔壁村上學(xué),有些徐菲菲都不是很熟悉,感覺她們下云霧村蠻奇怪的,戶口是云霧村,人又不在云霧村上小學(xué),都分散了。
至于下云霧又分了,上村和下村,那是因為地勢原因,上村高一點,再有是當(dāng)時祖宗兩兄弟分了地盤。一個在上村,一個在下村。
她們徐家人在下云霧,現(xiàn)在也有30戶左右了,人口大概150多人左右吧。
自家的花生田到了,徐菲菲和晶晶共拔一塊地的草,爸媽各選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