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芥子山與禹都相去三千余里,就算騎快馬也要耗上八九日時間才能趕到,但洛川郡到汶溪這邊就近了許多,千余里的路途,快的話兩三日就可以抵達。
裴莘漁謝別芥子山主持惠能大師后,找釋明小和尚尋人從寺中雜院里借了一匹腳力還算可以的黃驃馬,再找著膳房求了一袋干糧、一個水囊,就匆匆下了芥子山,往汶溪郡而去。
雖說心中急切,路上也一直是快馬加鞭,可畢竟要照顧黃驃馬的腳力,一直到八月十五這天的夜里,裴莘漁才顛簸著噠噠馬蹄,趕回了汶溪郡城。
恰逢中秋佳節(jié),汶溪城中,燈會、詩會、花魁會,燈火似錦,鬧聲攘攘,好不熱鬧。
而裴莘漁記憶最深的,自然是王李記的烤包子、知春堂的游絲面、福壽樓的醉仙鴨、一品軒的辣子雞……這些飄香四溢的美味佳肴,讓牽馬入城、放步慢走的裴莘漁感受到了一陣撲面而來的、親切而又陌生的鄉(xiāng)土煙火之氣。
若非囊中羞澀,裴莘漁倒是想買一只荷花雞、一盅三寶粥、兩斤醬牛肉、再加一瓶杏花酒,回去陪母親跟錦兒便聊便吃,說些這些日子、這兩年的絮絮叨叨的繁雜瑣事。不過時辰也還早,裴莘漁尋思著回去找母親支點兒銀錢,再出來搜刮點美味也不遲。想到這,裴莘漁便沒有駐足細看汶溪城中街衢巷陌的琳瑯景物,腳步匆匆,尋著最短的路往裴府而去。
可裴莘漁不會想到,當她趕到裴府,見著門前掛著的“云雷九煉驚六域,九尺蘆葉震八荒”的紫龍木楹聯(lián),瞧著刻有銀龍紋飾的紅黃燈罩,打算跨進裴閥主邸的時候,門前已為裴閥守門四十余年的老仆竟用略顯沉重的聲音對她講道,“大小姐,湘夫人去了?!?p> 只剎那,裴莘漁的心像是沉入了冰窟,她踏空而起,掠過閣臺長廡、掠過樓廊塘樹,用最快的速度趕回她母親住著的那個僻遠清幽的云湘苑,見著的,是青燈素縞,一片寂涼。
“錦兒!錦兒!”裴莘漁在院子里大聲呼叫,她不敢相信眼前見著的一切,只求這一切是一場虛驚的、一戳就破的夢。
可屋子里沖出來的那個十五六歲的、帶著哭腔的小丫頭,讓裴莘漁的希冀,再次破滅。
錦兒哭著,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淚水就順著她的臉頰,嘩啦嘩啦落下,“小姐,夫人她聽到大小姐在煌谷關中了血咒的消息,連著好幾日都吃不下飯,咳了好多血……昨天的時候,還有醫(yī)士過來看,說也就這兩日了,我哭著讓主母再請一請汶溪郡城里頭的名醫(yī)來看看……可……可主母說了,命到了,避不開的……小姐,錦兒好怕,錦兒……”
裴閥的主邸還張羅這中秋的熱鬧,賞月、聽曲、喝酒、聊天,來來往往的走動,大大小小的聚宴也都照常進行著,府中還時不時傳來孩童奔走嬉戲的歡笑聲。
而云湘苑這邊的冷清靈堂,在裴莘漁回來之前,還沒有裴閥的族人前來祭拜過。
簡單纏繞素縞的靈堂中,也就錦兒一人守著柳蕓湘的靈樞,無助地、恐懼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