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天空中,一只黃色小紙鶴穿過云層,朝著碧幽峰飛來。
正在房間修煉的宋缺似有所感,停止吐納靈氣,靜靜等待著。
一只小紙鶴從窗戶飛了進來,停在窗戶旁邊的書桌上,宋缺一揮手將紙鶴攝了過來。一掐訣,紙鶴就化作一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可用青狐血替代之,鍛體效果更好!
看見這個消息,宋缺心中的一塊石頭就落下了。
對于九尾花用青狐血替代這種方法,宋缺雖然不通藥理,但是還是想自己查看一下,畢竟隨意調換藥方主藥是大忌。
有了目標,再去做事,事倍功半。
而能查到這些資料的地方,莫過于藏書閣了。
玄心宗藏書閣所藏之書,從各類古籍、奇聞異事再到工藝技巧之術,應有盡有。
宋缺走到藏書閣時,就被眼前浩瀚無邊的書籍震撼到了,這要是一部部查,得查到猴年馬月。
幸好玄心宗管理藏書閣的長老也考慮到這種問題,所以特意找了幾名雜役弟子過來輔助查找。
“這位師兄,不知道你需要查找什么資料呢?”
一位雜役穿著的弟子走到宋缺跟前,恭敬的詢問道。
宋缺看著眼前長相倒也周正得雜役弟子,覺得其眼力勁不錯。
“我需要九尾花和青狐血的相關信息”
“師兄請稍等!”那名弟子聽到宋缺的要求后,轉身走到一處偏室中。
半盞茶的功夫,才從偏室中出來,手上拿著一本泛黃的書籍,顯然年代已經(jīng)十分久遠。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宋缺當初看見修仙界使用紙作為記載法訣的載體時,覺得十分奇怪。
因為紙容易腐爛損壞,而且不易保存。
后來才知道,修仙界的紙與俗世的紙不同,因為修仙界的紙所用的原材料乃是玉屏竹,蛟魚油共同熬煮而成,經(jīng)用耐磨,不懼水火侵襲,能存數(shù)千年而不損壞。
所以修仙界才用紙作為載體,當然一些特別重要的信息則會用玉簡作為載體,只不過很少見而已。
“師兄久等了!”那雜役弟子將手中的書遞給宋缺。
眼前的雜役弟子手中的這本泛黃的書籍,最起碼也是千年以上了,宋缺心中暗暗想著。
從那弟子手中接過書籍,書面上的書名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隨意翻開查看里面內(nèi)容,大多是記載一些各類靈藥藥理以及替換之物。
沒翻幾頁,宋缺就看到了九尾花的記錄。
大部分的內(nèi)容宋缺都在《靈藥大全》上看到過,只不過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若是鍛體之用,可用青狐血替代,效果更加。
同時有關于青狐的介紹則是,青狐具備九尾狐一絲血脈,成年青狐相當于練氣期五層,其血蘊含九尾狐之氣息。若用來鍛體,效果極佳。
宋缺此時才放下心來,尋找青狐總比尋找九尾花更容易,雖然青狐不常見,最起碼危險性少了很多,雖然青狐相當于練氣期五層,可是宋缺并不害怕,畢竟打不過還是可以智取。
現(xiàn)在只需要知道青狐在哪里藏身就可以了。
將書籍退還給那雜役弟子后,宋缺就前往云海亭集市了,若論宋缺身邊對越國修仙界最熟悉的人,莫過于柳氏兄妹。現(xiàn)在柳山不在,但是柳千巧應該還是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待宋缺趕到云海亭藥齋時,二黑正好要關門,柳千巧則在柜臺上盤算一天出售的靈藥總賬。
“東家,你來了!”二黑看見宋缺,高興的打著招呼。
屋內(nèi)正忙著清算的柳千巧看見宋缺,停下手中活計,走出來向宋缺行了一禮。
“師弟怎么有功夫來藥齋了,莫不是有什么事?”
柳千巧打量著宋缺,看見他風塵仆仆的樣子,心知他定然有什么事。
“柳師姐好眼力,我想找你問一下,你知不知道哪里有青狐的下落?”
宋缺走進屋,坐了下來,一旁的二黑給他倒茶。
“青狐雖不是什么兇悍的妖獸,但是這青狐具有一絲九尾狐的血脈,所以曾有修士大肆捕殺此獸,如今整個越國修仙界,青狐的數(shù)量寥寥無幾。以前曾聽兄長說過,頂屋山有青狐出沒的蹤跡,只不過不知道現(xiàn)在是否還在?!?p> 柳千巧心中感激宋缺解她兄妹危機,對宋缺倒是知無不言,毫無隱瞞。
“如此,多謝柳師姐坦言相告了,不知這頂屋山在何處?”宋缺問。
“師弟,這頂屋山位于迷霧森林邊上,不過此山終年毒瘴環(huán)繞,蛇蟲甚多,師弟若是前去,需要準備一些解毒丹方可。這是越國修仙界的地圖,師弟可以根據(jù)這個地圖去尋找”
柳千巧從腰間儲物袋拿出一張皮紙,上面繪制了越國修仙界的地理方位。
“如此,多謝師姐了!”
宋缺接過地圖,在迷霧森林的外圍邊上,確實看到一座高山叫做頂屋山。
宋缺在集市上買了一些生活用品,以及各種符箓、丹藥,才離開云海亭,前往迷霧森林。
不過在離開玄心宗時,宋缺倒是被好好查問了一番才能離開。
因為宋缺才練氣四層,而且之前從未離開過宗門,所以看守玄心宗大門的執(zhí)事弟子十分細致的盤問了宋缺出去的目的。
宋缺只說出去轉幾天,那弟子知曉宋缺不說真話,倒也沒有生氣,只是好生叮囑他不要去迷霧森林。
在得到宋缺一再保證后,這才放宋缺離開。
宋缺根據(jù)柳千巧給的地圖,一路上使用雷靈力包裹雙腳,飛奔而去,即便還不能御劍飛行,但是速度并不慢,宋缺沒多久就趕到了。
這頂屋山確實如柳千巧所言,周身布滿了毒瘴,毒瘴深處,隱隱可見蛇蟲在四處攀爬。
若是沒有解毒丹,不要說進入,但是站在山底,那毒瘴的腥氣就撲鼻而來,直熏得人作嘔,頭暈眼花。
宋缺早早就吃下了解毒丹,所以氣味難聞,但是還是可以忍受的了的。
如今天色也快黑了,現(xiàn)在進山顯然不明智,只能休息一晚,待明日再進去。
第二天宋缺準備進山時,發(fā)現(xiàn)頂屋山毒瘴似乎變淺了一點,若不仔細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這個變化。
宋缺心中琢磨,莫非這個毒瘴也會因為時間不同,而變幻么?
為了證實心中猜想,宋缺一連觀察幾天,才弄清楚這頂屋山毒瘴變幻的規(guī)律。
頂屋山毒瘴,三天一輪回,每隔三天都會有一天瘴氣消散大半,而且每天的正午時分,瘴氣最弱。
宋缺知曉規(guī)律后,靜下心來,靜靜等待時機進去。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5-24/60abc0d451edb.jpeg)
南齋小四
今天又是碼字的一天!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