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芙蓉時刻謹記著不能崩“敗家女”人設(shè),強忍著沒當(dāng)場問店小二是怎么把普普通通的豆腐釀賣出天價的。
店小二出去之后,溫芙蓉迫不及待讓侍女出去找人打聽,為什么這白玉釀賣這么貴。
這么一桌堪稱“玉盤珍饈”的超級大餐,溫芙蓉這美食UP主的職業(yè)病犯了,邊試吃邊點評:“這白玉釀味道尚可,就是豆腐太老了,豆腐再水嫩一些會更加好吃。”
侍女的效率很高,出去一會兒回來說這白玉釀的“白玉”的做法異常珍貴,又狂吹一波“白玉”的各種堪比人參、靈芝的功效,故而才會定那么高的價格。
侍女背了一連串的特殊功效出來,溫芙蓉聽得頭昏腦脹,心道:我算是想明白了!這不就是后世買那種保健品一樣的套路嘛!
保健品里頭正兒八經(jīng)用到的珍貴藥材、稀有食材不是宣傳重點,而是吃了保健品能有什么收獲,比如現(xiàn)實一點的“腿不疼腰不酸,上下樓梯都有勁兒”,夸張一點的“吃了這保健品,八十歲的老年人依舊能勇猛如虎”。
除了“白玉”過分夸大的保健效果之外,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酒樓把制作豆腐的技藝當(dāng)成是“鎮(zhèn)店之寶”。
可以這么說,全京城會做“白玉豆腐”的,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溫芙蓉在世界背景設(shè)定中,商人的地位很低,除了皇商之外,商人的子孫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
這座名為“客似云來”的酒樓,明面上是記在一名富商的名下,實際上是太子殿下的產(chǎn)業(yè)。
如果不是有著無可撼動的強大背景,“白玉豆腐”這塊大蛋糕,“客似云來”酒樓是不可能獨占的。
在皇城腳下,那些有本事能開酒樓的人自然知道“客似云來”的幕后老板是太子殿下,沒人會想不開跑來爭奪豆腐的制作配方。
“客似云來”當(dāng)真是客似云來,有點家底的人都樂意來消費,不少有求于太子殿下的人,變著法子給太子殿下送錢。
在達官貴人們的刻意引導(dǎo)下,全京城人都知道——想要吃這“白玉釀”,必須要來這家酒樓。
搞清楚其中的利益糾葛,溫芙蓉立馬沒了繼續(xù)品嘗“白玉釀”的心情,小小聲吐槽道:“這白玉豆腐做法很簡單,所需的食材是普通的豆類,黃豆黑豆花生都可制成。若是把這白玉豆腐的制法傳揚出去,不曉得會造福多少老百姓。這酒樓,格局太小了。”
侍女訝異地看了溫芙蓉數(shù)眼,聽大小姐的意思,似乎對“白玉釀”的做法頗為了解。
誰人不知道“白玉釀”有多珍貴?
不曉得有多少人捧著金子上門,想要求得酒樓的大廚教授做法,據(jù)傳有豪商奉上千金求方都不曾如愿呢。
終日沉溺在吃喝玩樂上,琴棋書畫樣樣不精的愚笨侯府大小姐,怎么可能會懂得“白玉釀”的做法呢?
一墻之隔,剛從關(guān)外歸來的秦王殿下一字不漏將溫芙蓉的吐槽聽完,銳利的視線穿透墻體,穩(wěn)穩(wěn)落在溫芙蓉身上。
秦王昂了昂下巴,示意隨身伺候的隨從去查隔壁是何人,姓甚名誰,是不是真如他所說的懂得“白玉豆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