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春秋之時,周王尚存,禮法尚在,天下侯國,數(shù)及過百,千乘之國,已屬一霸,而當今天下,侯國十存不一,更是紛紛稱王,宋國乃一小國,尚且號稱七千乘,何況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凡舉國大戰(zhàn),必二十萬以上,此春秋能比之!
其二,春秋之時,天子城九里,公七里,皆有禮法,如今這六國城池,早已今非昔比,光是這宜陽一城,就超遠九里,城池如此堅固,攻城之難,早勝當年,齊國孫臏圍魏救趙一戰(zhàn),大王何曾見過圍城?
其三,諸王變法,軍陣變法,早在幾十年前,兩軍駕車對陣之法,就已然行之不通,魏有武卒,齊有技擊,我秦軍有銳士,還一個趙國,起聽說,更是以胡人為師,胡服而騎射。
其四,國野之分,漸漸消失,庶民增多,城池之外,亦是國土,城池雖重,但這城外之野,也一樣重要。
有此四點,皆說明一個緣由,舉國大戰(zhàn),并非只有圍城一道,天下大事,無不在變,這戰(zhàn)爭之法也要變也。”
好一個變也,白起還真是審時度勢,將一個變字,理解得是爐火純青。
國野之分雖然越來越淡,但在所有的兵法之中,當以圍城為首要,就連孫子兵法,也不例外,白起的眼光是如此超前,難怪會被人認為狂悖,若非寡人是來自未來,也不敢信了你這話。
自古以來,軍政一體,能知兵法,也能懂得天下諸國之變,白起,的確是白起也!
“繼續(xù)說!”
嬴蕩揮手示意。
“說起來,起之所念,得益于孫臏圍魏救趙,這一戰(zhàn),齊國雖未下魏國一城,卻將魏國拉下霸主地位,皆是因馬陵之戰(zhàn),覆沒了自吳起以來,培養(yǎng)的魏武卒,魏國精銳喪盡,從此一蹶不振。
圍城,不需要攻城,打仗,不以爭奪國土為首要目的,敵有所攻,我有所取,這一切,皆在殲滅敵軍也。敵大軍一亡,則城池無人守,城野無人看,甚至如馬陵那般,令其再難強盛。”
這不就是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目的,并非一味的死守攻城,因為攻城的代價,實在太大。依照這計策,秦國戰(zhàn)卒可四處出擊,只顧殲滅敵軍,不需攻城,最大限度的疲弱六國,等到需要攻城的時候,大軍可直奔都城而去,將他們的公族都殺干凈了,這國也就算是滅了。
秦昭襄王時候,魏國和楚國在白起的攻勢下,持續(xù)衰弱,不正是因為此道嗎?
嬴蕩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滅國之法。
“臣以為,敵軍城池一圍,勢必支援,可埋伏半道,盡殲滅敵軍,其次,舉國大戰(zhàn),不在于其城,而在于其野,敵方也無城池之險,無優(yōu)勢可言,其三,這圍魏救趙,正是敵有所攻,我有所取,主動出擊,誘敵以疲,才為上策?!?p> 等白起徹底說完,嬴蕩是直接拍手叫好。
對于兵家來說,這可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從古至今沿用的戰(zhàn)法,到了白起這邊,為之一變。
春秋之前,民眾生產(chǎn)力不足,人丁稀少,天下民眾,盡皆國人,就如同洛邑那般,國人早上起來,出了城池種地,晚上回到城中休息,流落在外的,叫做野人。
這樣一來,一遇大戰(zhàn),就必得攻城,要一片野地何用,到如今,白起是說的明明白白,人口變多了,城池堅固了,還有一點,沒有野人和國人之分,這才有了馬陵之戰(zhàn)這樣的野外伏擊。
若是燕王姬職聽到了這一番話,怕是就不會有洛陽大敗了,只需要對洛陽城池圍而不攻,守株待兔,等著秦國援軍,如此一來,秦軍必敗。
后世,就是憑借這一手的圍點打援,立下了如此盛世,白起與他,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一番言論,寡人是曠古未聞,殲滅敵軍,圍而不攻,白起若為將軍,寡人一統(tǒng)天下,指日可待!”
嬴蕩心中所思,皆在這一番話語中。
白起起身,連連拜謝,這不僅是因為嬴蕩是秦王,更是因為嬴蕩對他的一種肯定。
白起之想法,在許多成名的將軍看來,有些難以理解,最起碼白璟就是這樣認為,攻打他國,不攻取城池,那能弄個撒哩?
“啟稟大王,起有一事所求,郎中令常說,起年少,所思乃紙上謀劃,難當大任,對于此,斷不能同,一年多來,久在宮中,少臨戰(zhàn)事,難抒胸中之思,懇請大王,攻取巴蜀,起愿去上將軍麾下,做一百將?!?p> 這才好,有銳氣,對于自己不信之事,敢于說出來,知道自己該去哪里,這樣的人物,是不能將他困在咸陽宮中了。
“你如今是五百主,到上將軍那里,卻只要一個百將,他人豈不是會說寡人小氣,來人,傳令下去!”
嬴蕩大喝,新任尚書令在一旁候命。
“郎官白起,升千人,調(diào)南征大軍?!?p> 說完了,嬴蕩又轉身望著白起。
“但有功績,必為軍侯,領戰(zhàn)卒一軍?!?p> 這個許諾,對于一個五百主來說,實屬不小,秦國戰(zhàn)卒不過才六軍,白起如何不喜,有志不在年高,他雖年少,但也早就期望著一展抱負,和封侯拜相的那一天。
“起,謝大王恩典?!?p> 白起領命,退了下去。
眼下,這王宮的事情算是有了一個開始,剩下的,就希望攻取巴國順利吧。
這幾日,南征大軍從宜陽和洛陽南下,已經(jīng)去了南鄭。
樗里疾前日就離開了咸陽,一路去往關中。
此次,征集來的糧草,運往南鄭,至于蜀國糧草,盡皆歸于蜀地大軍,甘茂坐鎮(zhèn)國務府,調(diào)集輜重,征發(fā)民夫,安排蜀地官吏,秦國上下,都開動了起來,上將軍向壽,也去南鄭領軍了。
現(xiàn)在就等著秦王決斷,是該連齊、還是連楚?
春風已到,最近連日晴天。
秦王快馬,獵于咸陽之野,在他身旁,還跟著齊國使臣蘇代和楚國使臣屈原。
屈原在一旁倒是閑庭信步,一點都不著急,蘇代的神情雖看不出什么來,但內(nèi)心,早已是火急火燎了。
前日,齊國信使和秦國信使一同入秦,他們都帶著一個相同的消息,齊國信使說,大事不好,齊國在宋國接連戰(zhàn)敗,又要防著姬職,國內(nèi)是無力援軍了,秦國信使說,宋國大捷,一戰(zhàn)破敵兩萬。
這一來一去,蘇代還怎么能坐得住。
“秦王,外臣已知,秦國這是要與楚國結盟了,明日,外臣就告辭了!”
蘇代這樣說,是因為他做了很多的努力,從這幾日的種種來看,秦王壓根就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齊國。
“蘇子莫慌,蘇子可曾想過,齊國戰(zhàn)敗,死傷這么多將士不說,但這以后,齊國南邊就有楚國和宋國為敵人,北邊有燕國為敵,似乎和魏國關系也不怎么好吧,寡人真是擔心,齊國以后不太平了!”
聞言,蘇代想了一陣,又是長嘆了一口氣。
“唉,秦王是真英武也,齊國上有燕國仇敵,下有楚國崛起,在西南邊上,還惹了一個宋國,將這左鄰右舍都得罪遍了,遠交近攻,如此看來,就須得與秦王結盟了!”
齊燕之仇,姬職是不會忘記的,圍魏救趙一戰(zhàn),近五十年過去,不知道魏人忘記了沒有,宋國戴偃,肯定不會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楚國么,就看旁邊的屈原怎么說了?
山東六國,這一攤渾水寡人還是要慢慢地攪,似乎能制衡趙國的辦法,就只有與燕國合謀,不行,還要再將趙國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