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陽忿恨地說:“這皇帝分明就是想要我去幫他鎮(zhèn)守邊疆,并州什么樣了都,不是匈奴就是烏桓,還有山賊張燕的黑山軍。這些年本來沒人去,就是張燕在鎮(zhèn)守,我這一去,得蹚多少渾水,不過張燕這人倒是明白國家大義,不知道我去了會不會和我和睦相處。”
張一一輕撫著李大陽的后背安慰他:“相公莫急,不如問問路先生,看他有何妙策再說。”
李大陽轉(zhuǎn)回身,溫柔地說道:“娘子不必為我擔(dān)心了,伯穹他也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這張燕你不知道,等到董卓亂政的時候,才會參與諸侯討董,想必我的名聲,也是能打動張燕的,這是其一;其二,并州毗鄰司隸,我就能夠在天下大亂之時擁立漢帝,這叫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我也大有裨益?!?p> 張一一聽了李大陽的話,知道自己的相公能力卓絕,他既然說出來,一定不會有事,才放心地點了點頭。
雖然李大陽名為并州牧,可自己的治所仍在幽州薊城,原因不僅是并州殘破不堪,確實不能比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幽州,而且并州本就殘破,何況并州九郡,東漢只能掌控西河、上黨兩郡,而其它的,則被烏桓和匈奴兩個外族瓜分。
就在這樣一個混亂的背景下,李大陽卻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決定:親自前往上黨拜訪張燕。
李大陽命關(guān)羽守幽州,自己帶著路昊張飛和以管亥為首的一部分親兵們離開了幽州,通過路昊的不斷傳送,到達(dá)了黑山腳下,李大陽命令扎營,派使者前去送信,邀張燕一見。
張燕還沒見到李大陽的使者,卻先見到了自己的斥候傳來的急報,言說山下來了一彪軍馬,三千人上下,大旗上寫著:薊侯幽州牧并州牧李。
張燕聽聞,以為是來剿匪,忙點5萬兵馬下山。其實張燕人馬有三十萬上下,可由于分布地區(qū)較廣,一時難以湊齊,便只能點山中的五萬人馬出征,僅留五百人防守。張燕是絲毫不敢輕敵的,足以見張燕對李大陽的重視。
張燕為了圖快,繞的只有黑山軍知道的小路下了山,而李大陽的使者卻走的大路上山。所以直到張燕到了山下擺好軍陣,兩方都沒碰面。
只見這張燕五短身材,皮膚黝黑,可身上腫大的肌肉卻證明了此人力大無窮,而從他坐下馬匹陷入地中的深度,也可以看出此人身輕如燕。李大陽聽說張燕手執(zhí)一柄九九八十一斤重的大錘,而身體輕盈,人稱“飛燕”,今日一見,才知道所言非虛。
李大陽看到張燕帶兵而來,自認(rèn)為張燕不想會面,而是想兵戎相見。
李大陽正要抽出寶劍發(fā)出進(jìn)攻的命令,路昊卻在一旁按住了李大陽的右手,沖李大陽拱手道:“主公稍安勿躁,我記得您說過,張燕是一有情有義之輩,常言道‘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想必二人應(yīng)是未碰面。”
李大陽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于是坐在馬上靜待。張燕也不明所以,因此也未動手。兩軍對峙約一個小時,李大陽的使者從山上跑下來了。原來他上了山,得知張燕帶兵而下,于是急忙忙往山下趕,張燕御下有術(shù),他的手下也知道“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的道理,因此黑山軍也并未傷害使者,只說讓他下山去尋張燕。
張燕看了書信,孤身一人縱馬到李大陽軍前,拱手道:“請薊侯山上一敘。”一行人上了山,張燕與李大陽并排坐在上座,堂下坐著二人的手下軍官。李大陽這邊是路昊和張飛,張燕這邊則是楊鳳、于毒等黑山軍的各位高級軍官。
上座的張燕先開腔了,他向李大陽拱了拱手:“聽聞大人素有仁德,治下百姓無不夸贊,可我聽聞大人最近在招募士兵,日夜訓(xùn)練,請問大人,仁德的人怎么會喜歡興刀兵呢?”
座下路昊開言道:“您有所不知,如今十常侍禍亂天下,我家主公興刀兵也是為了殺一人而平天下?!?p> 楊鳳道:“如果是為了討伐十常侍,那么為什么又出兵討伐因為十常侍暴亂而起事的張舉呢?”
路昊哈哈大笑:“我素聞楊鳳將軍有威名,今日一見,果然也是平凡之輩。”楊鳳拍案而起:“找死!左右,與我拿下!”
屋外頓時沖進(jìn)許多賊寇,張飛大吼一聲:“大膽!”
這一吼,沖進(jìn)堂內(nèi)的賊寇衣甲全部被撕成碎片,支撐房屋的柱子和地面也頓時開裂。眾賊寇無不噤若寒蟬,兩股戰(zhàn)戰(zhàn)。
李大陽瞇著眼,微微道:“三弟,不得無禮?!睆堁囝D了頓心神,對楊鳳說道:“聽這位先生說完?!?p> 路昊向張燕拱了拱手,繼續(xù)說道:“我家主公興義兵,攘除我幽州境內(nèi)反賊,一則張舉僭稱皇帝,不臣當(dāng)誅;二則起兵反朝廷,必禍亂幽州,將我主所造繁華盛景破壞,此二當(dāng)誅;三則蠱惑百姓,以百姓的性命滿足稱帝的私欲,此三當(dāng)誅。楊將軍,你說這張舉該不該殺?”
楊鳳低頭,滿面羞紅,不敢多言,于毒又道:“李大人興義兵,自當(dāng)被推崇,可如今李大人為并州牧,來見我主,是何用意?在下丑話說在前,我等自在慣了,不愿受那些官場約束?!?p> 路昊微微一笑:“于將軍,我主從未想過要剝奪張燕將軍的權(quán)力,張將軍這些年為國家鎮(zhèn)守邊境,多有功勞,此朝廷之幸,只要貴軍肯為我主效力,我主自當(dāng)上奏朝廷,保張將軍為平難中郎將,為我主鎮(zhèn)守并州,換得一方安寧。于將軍想,我們只帶這些兵馬,來表達(dá)善意,這還不夠嗎?我有一句不太中聽的話:如今十常侍亂政,民不聊生,我們還想著爭權(quán)奪利,豈是正人君子所為?”
李大陽此時淚流滿面,開言道:“望張將軍考慮百姓之安危,顧國家之興亡,我如此拼命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了百姓能過得安穩(wěn)??!”
張燕聽完,明白路昊說的確實是真理,最重要的是被李大陽所感動,下拜頓首:“大人勿復(fù)多言,張燕愿從大人,三十萬黑山軍悉聽我主號令?!?p> 李大陽站起身扶起張燕,說道:“張將軍不必多禮,張將軍愿歸順,乃是幽并二州之福。”
李大陽于是表奏朝廷,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他也按之前所承諾的,放并州之權(quán)給張燕,又調(diào)五萬黑山軍駐扎幽州各郡,架空了之前的幽州各郡郡守,幽并二州徹底被李大陽掌控。
薊城幽州牧府邸臥室內(nèi)的李大陽,喜不自勝,哈哈大笑。
張一一見到李大陽如此開心,自己也開心得不得了,笑嘻嘻地看著李大陽,她不會問為什么,她只知道,他開心她就開心??粗@樣的張一一,李大陽覺得心中一塊溫柔地被觸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