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卡】
大禹治水
上古漢族神話傳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中的故事,也收錄于《史記?五帝本紀(jì)》與《史記?夏本紀(jì)》。講述了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負(fù)責(zé)治水。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xùn),改堵為疏,取得了卓越成效。大禹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三過家門而不入”,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治水大業(yè)。
***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máng)無數(shù)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先別說什么龍爭虎斗了,現(xiàn)如今最令堯頭疼的,是和那個不給寡人一點面子的水斗,要是僅僅一盆洗臉?biāo)脑?,堯?dāng)然不屑一顧,可如果是億萬萬盆洗臉?biāo)黄鹋^蓋臉往身上澆來的話,這事就另當(dāng)別論了。
這一天堯剛吃完早飯,嘴上的黃豆醬還沒擦干凈,忽聽一陣急促的蠹蠹(dù)聲,仿佛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大臣端著焦香撲鼻的豬頭肉呈了上來。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比瘦死的駱駝還骨感,大臣呈上來的竟然是一沓厚厚的奏折,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堆王八殼子,一個殼子上就刻一個字,堯看了半晌才看清楚,三十多斤的龜殼上就寫著八個大字:洪水泛濫,民不聊生。
眼看著美味的豬頭肉變成龜殼,食欲正盛的堯未免有些落寞,但他不動聲色,正襟危坐,一本正經(jīng)地說:“各位,如今水患當(dāng)頭,人民受盡了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dāng)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lǐng)都異口同聲地說:“鯀”。堯一聽頓時龍顏大怒,一拍龍案,大喝一聲:“大膽,敢讓我滾……”
大臣們都懵了,個個面面相覷,不知什么情況,誰能來解釋一下這突如其來的梗?這時其中一位大臣耐著性子說:“王上,此鯀非彼滾,鯀是大禹的父親,您的愛卿呀!”堯一時下不來臺,可惱的是老祖宗胡造字,造這么多多音多義的有啥用?夠用就得了唄!堯清了清嗓子說:“我能不知道是鯀嗎?我是不太信任這個人,所以一時生氣,難道咱們朝廷沒有能人了嗎?”
大臣們異口同聲:“沒有?!?p> 堯無奈,眼看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于是暫且將治水的任務(wù)委任給鯀。堯雖然是個吃貨,但看人卻是十分準(zhǔn)的,不出他所料,鯀確實不是能擔(dān)當(dāng)重托的人。鯀治水治了九年,大水還是沒有消退,鯀不但毫無辦法,而且消極怠工,拿國家這一艱巨的任務(wù)當(dāng)兒戲,水來了就堵,堵不住就跑。后來堯年事已高,便高風(fēng)亮節(jié),將帝位禪讓給舜,舜開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問題也是治水,舜可不慣著鯀,他問鯀:“水治好了嗎?還能治好嗎?”
鯀說:“聽說西方現(xiàn)在也有大洪水,上帝造了一艘諾亞方舟,上帝揀選的人可以乘船逃難,剩下的只能淹死,王上,咱也學(xué)學(xué)他們的先進思維和技術(shù),實在不行,就跑吧!”
舜說:“滾!”
鯀說:“臣在?!?p> 舜說:“我說讓你滾?!彼锤锶チ缩叺穆殑?wù),將他流放到羽山(今山東郯城縣東北七十里),后來鯀就死在那里。
舜也來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舜說:“這人都愚了,治水能行?我看先治病吧!”
大臣說:“王上,您別繼承堯帝那些不好的東西,有時間多看看書是正經(jīng)的。禹是鯀的兒子,典型的后浪一枚,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了,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rèn)認(rèn)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
舜讓大臣說得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發(fā)誓回去后一定要把墊桌子腿的那套《咬文嚼字》重新擱到桌面上。又問:“朝中沒有能人了嗎?”
大臣們異口同聲:“沒有。”
舜說:“你們離了人家父子倆啥也干不成?!弊焐想m這么說,但內(nèi)心并不因大禹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于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了他。大禹欣然領(lǐng)命,沒有記恨舜害死父親的冤仇,反而立志要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堅決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他仿佛聽到父親在天之靈傳來的諄諄教導(dǎo):“孩兒?。∧闶钦胬税?!”
大禹,姒(sì)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傳說為帝顓頊((zhuān xū))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父親是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媳婦是女嬌,東夷涂山氏,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當(dāng)?shù)赜忻拿琅?p> 大禹吸取其父鯀堵塞之法失敗的教訓(xùn),兼用疏導(dǎo)方法,如“導(dǎo)河積石”“岷(mín)山導(dǎo)江”“導(dǎo)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國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為壑”,救民于倒懸。經(jīng)過整整十三年的艱苦奮斗,篳路藍(lán)縷的奔波,終于將洪水馴服,百姓總算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在人民群眾的心中,大禹簡直就是彌勒佛轉(zhuǎn)世,釋迦摩尼化身,那真是大禹不是人,觀世音菩薩下凡塵。古籍記載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記載其謙遜退讓的美德:“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以及虛心聽取意見,自奉節(jié)儉的品格。大禹成功成為中國史籍記載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大禹聽了這些古籍對他的歌功頌德,做夢都要笑醒了,心想:“你們懂什么,這就是輿論的巨大作用,要學(xué)會包裝自己,宣傳自己,我死后不出一萬年,后人必將會把我這套理論運用得出神入化,到時一賣慘,一炒作,一番包裝,出名是一瞬間的事,十三年不入家門,我也是下夠本的?!?p> 但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可不這么想,她早就聽到過外面關(guān)于丈夫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而且在全國如星星之火般迅速蔓延,先是說大禹為了治水,向炎帝的女兒、巫山神女瑤姬借用兩樣寶物——開山斧與《黃綾寶卷》,結(jié)果不僅得到了寶物,還抱得美人歸。更有甚者,說大禹在外面不但有小三,還有小四,夠打一桌麻將了。
起初涂山氏還說:“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一桌麻將也不才四個人嘛?”
好事者一撇嘴:“什么四個人,是一桌麻將牌!”
涂山氏開始用手指頭數(shù)牌,最后加上了腳趾頭,算來算去不夠用。涂山氏一邊數(shù)一邊血壓升高,眼看要過去,一旁的人勸:“你看這氣性,你數(shù)數(shù)的時候倒是換口氣呀!”
涂山氏換了口氣,臉色回歸正常,開始狂笑,笑得旁邊的人發(fā)毛。涂山氏開始哭訴自己的遭遇,她說自己與大禹自辛日結(jié)婚,到甲日才過了剛剛四天的蜜月期,大禹就外出治水去了。自己便追隨大禹,也在附近的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安了家,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堅決支持丈夫的工作,舍小家顧大家,最后卻落得這個下場,有時好多年沒見一回面呀!旁人勸她:“凡事往好處想,也許不是有外遇,也可能他死了呢!”
“呸呸呸!這是往好了想嗎?你會勸人嗎?我早晚得讓你們給勸死,趕緊滾滾滾!”
“你可別提這個字,這是你公公的名諱,直呼其名,大不敬呀!”
涂山氏用偌大的雞毛撣子讓那人好好知道知道了什么叫禍從口出,那人哎呦著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又一個獨守空房的夜晚,清冷的月光透過軒窗灑在床頭。涂山氏觸景生情,這個野生野長的文盲女子,居然觸動靈機,發(fā)為心聲:“候人兮猗(yī)!”中國歷史上第一首情歌就這么流行了起來。據(jù)說后世赫赫有名的屈原、荊軻等都是她的粉絲,把“兮”這一網(wǎng)紅詞語,運用得爐火純青。
相思成疾,涂山氏決定不再聽信別人的謠言,她要親自跑到丈夫跟前看看,事實究竟是什么。于是,涂山氏找到了大禹,每天看到大禹汗流浹背地工作,沒日沒夜地指揮疏水戰(zhàn)斗,哪有什么時間眠花宿柳,哪有什么時間依依儂儂。這熱火朝天的工地田壟,都是赤膊上陣曬得黝黑的粗壯漢子,就是有女人也是被風(fēng)吹日曬摧殘成不合格產(chǎn)品的糙女悍婦,大禹看一眼估計能把前天的晚飯勾出來,還能和她們發(fā)生什么風(fēng)流韻事?涂山氏這才明白過來,自己冤枉了丈夫,悔不當(dāng)初。
哎,誰讓我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呢!
后來,《山海經(jīng)》等書的作者,對這一夫妻久別重逢的場景又進行了一番添油加醋:當(dāng)涂山氏見到朝思暮想的相公,卻見大禹已經(jīng)化身為熊。慚愧不已的她,一聲長嘆之后,竟坐化成一尊望夫石。后來,石頭破裂,大禹從里面抱出了一個孩子,那可不是悟空,而是后來夏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啟。
***
【賞析】
藝術(shù)中的煙火味
苗文金
《新大禹治水》中的堯是位美食家。不得不承認(rèn),他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連筆者都不禁被感染,變成了一名“吃貨”,面對笑李飛叨烹制的這道別樣的文藝大餐而垂涎三尺。該篇文字通俗易懂,語言幽默風(fēng)趣,人物栩栩如生,感情細(xì)膩豐富,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仿若一盤熱騰騰的紅燒肉,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爽口彈牙,氤氳異香中夾著一股燃柴的味道——人間的煙火味。
堯剛吃完早餐,嘴上沾著黃豆醬……無須刻畫肖像,人物已躍然紙上。想想看,一個身披獸皮的部落酋長,滿臉須髯,嘴邊沾滿了黏糊糊的豆醬,端坐案前,憂心忡忡地翻閱著堆成山的王八殼子(奏折),想到他的子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眉頭擰成疙瘩。
簡筆一處,勝過翰墨千丈。些微黃豆醬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年老體衰的頭領(lǐng)。雖有點邋遢,但是有血有肉,形象逼真。你的眼前仿佛跳出一個畫面:幾千年前,一個老人顫巍巍地往嘴里送饅頭,怎奈身顫手抖,哆嗦不已。雖貴為一國之主,卻沒有架子,沒有“神”的色彩,一心為民……文中刻畫得入木三分。一抹黃豆醬透露出一股生活氣息,寫活了人,寫活了事。
文中寫到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用幽默詼諧的筆調(diào)解答了旁人的疑問:“出名是一瞬間的事,十三年不入家門,我也是下夠本的”。不知古人如何衡量“年”的時間跨度,反正在今人眼里是夠漫長的。沒想到,故事中受到世人贊許的禹,內(nèi)心并不如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那般“高尚”,竟然在心里打起了市井之流的小算盤,道出了“包裝宣傳”的妙用。這一段人物自白,雖是杜撰,卻十分精妙,與今天諸多擅于炒作、嘩眾取寵的人物事跡相吻合,令讀者笑噴之即,亦產(chǎn)生了共鳴。
文中關(guān)于大禹妻子涂山氏的描述,煙火味更濃。作者一反常態(tài),沒有堆砌那些高大上的溢美之詞,反而以一個愛吃醋、疑心重的小婦人形象示人。當(dāng)聽聞?wù)煞蜃冃牡娘L(fēng)言風(fēng)語,涂山氏一哭二鬧三上吊,把一個尋常女人那股老壇中的“醋勁”潑灑得淋淳盡致。無論在影視劇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女人不但存在,而且為數(shù)不少。感受著一個平常女人淚水的溫度,聽著她撕心裂肺的哭聲,仿若這一切,就是生活中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幕幕似的。
人,真實可愛;事,耐人尋味。掩卷閉目,輕動鼻翼,仿佛能嗅到一股黃豆醬的淡淡香氣。

神編小妖
希望你喜歡我們的歷史故事新編,請持續(xù)關(guān)注,更多好看好玩的故事陸續(xù)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