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明智地裝起糊涂,不時問一句電車是什么呀之類的幼稚問題,引得宋春安興致大發(fā),一一為閨女講解。
宋瓷自覺表現(xiàn)過關,起碼她爹沒發(fā)覺她在對“未知事物”認知方面的異樣。
但也著實心累。
不能再這樣繼續(xù)下去了,學習進度必須盡快提上日程。
她寧愿當個偽神童,也不想裝真幼兒了,難度是真的有。
有意無意的,宋瓷化身十萬個為什么,從天上的星星會什么眨眼睛,問到螢火蟲提著燈籠也是通了電嗎,再到我從哪里來,直把她爹問得冷汗涔涔,招架不住。
宋春安一直覺得自己腦子挺活絡的,忽悠孩子挺有一套,可還是低估了他閨女的聰明程度。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閨女越大越不好糊弄了。
但他會丟鍋!
“這些學問,爹也不是很清楚,回去問你媽?!?p> 宋瓷心里偷偷給自己比個耶。
怕自己露餡,那就直接反問回去,一味防守勢必不行。
而那個“我從哪里來”,更是終極必殺技,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被孩子拷問過,也是真的不好回答。
尤其放在風氣還很保守的現(xiàn)在,威力翻倍!
她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兒!
宋瓷喜滋滋地自我表揚。
父女倆人說說笑笑,很快來到河邊。
夜里的清水河幽靜黯淡,連蛙聲都稀稀拉拉的,顯得很沒精神。
宋瓷預先有了準備,但依舊避免不了失望。
“河真的太瘦了?!?p> 還怎么養(yǎng)育河鮮?
她遺憾地感慨一句,理智地沒說出下一句。
宋春安拿手電四下照照,同時分心留意著閨女的反應。
他心里認定閨女有些不一般的本事,但依然矛盾。
既希望她能做點什么,又擔心會對她的小身體造成負擔。
閨女這幾天反反復復發(fā)燒,他就疑心有這層原因在。
身為一個當?shù)?,兒女的安全健康永遠放在第一位。
想了想,他迂回著開口:
“是瘦了點。等天下雨就又會胖起來,閨女別擔心?!?p> 他生怕閨女一時興起,又把河水給搞滿,就跟那天在菜園子水井打水一樣,趕忙又把話說得更明白點:
“河水淺了,河床里的泥鰍蝦米就看得清楚了。爹給你找找啊?!?p> 宋春安抱著閨女蹲下,拿手電筒照著河邊淺淺的水面,隨口又問:
“你知道泥鰍愛往哪鉆嗎?”
宋瓷立刻判斷出,這是一道送分題。村里大孩子常來河里玩水捉魚,她有機會聽說的。
“知道!泥鰍愛鉆泥,所以叫泥鰍?!?p> 宋春安夸她一句聰明。
宋瓷顯擺似的又說: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污泥。蝦米跟泥鰍都有!”
宋春安說聲對,把帶來的一只破葫蘆瓢放到水里,又下了一張小網(wǎng),然后沖她噓一聲,爺倆安靜地蹲在河邊等。
宋瓷有點懷疑,這樣真能行?
要是誰都不給她爹面子,那多尷尬!
要不,她試試?
宋瓷目視水面,屏氣凝神。
精神力怎么發(fā)動她也不太懂,但總歸跟意念的強弱有關吧?
宋瓷用力想泥鰍燉豆腐的美味,還有韭菜炒河蝦的鮮美,嗯,明天的菜譜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