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靈異

雪域遺寶

三 一路向西

雪域遺寶 北斗微光 3112 2020-06-13 08:36:53

  徐一鳴連夜出逃,一路向西,不敢稍有停歇,及至天亮,已經(jīng)出去四五十里開外。無人發(fā)現(xiàn),心里稍安,停下來歇歇腳。

  冬日的清晨愈加清冷,天氣陰沉,滿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云,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風之后,呈著一種混沌沌的氣象,大地一到了這嚴寒的季節(jié),一切都變了樣。蒼黃的天底下,遠處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這種天氣下,人們的感覺是壓抑的,心情也難以舒展。

  徐一鳴聽了老羊皮阿爺?shù)脑?,不敢走大路,也不敢進村,怕被人看到,專挑沒有人的地方走。也不敢搭車,只能靠自己的雙腳,好在自己有一個還算結實的身體,能吃得了苦,扛得住難。

  “唉……”他嘆了口氣。他很明白自己雖然逃了出來,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沒有一個確切的目的地。前路茫茫,心里沒有一個盼頭,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么是個頭,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一點悲涼。

  夜里趕路的時候由于一直在動,并沒有多少冷的感覺,現(xiàn)在一坐下來,體溫下降很快,不一會,就感覺很冷了,不行,還得繼續(xù)走。

  一口氣又走了近幾十里路,估摸著已近正午了,要在平時走大路,可能會很容易,但走山路就不一樣了,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一會兒跳、一會兒爬的,消耗要比平路要大的多。

  這時感到又饑又渴,想坐來下吃點干糧,但發(fā)現(xiàn)沒有水,干糧也吃不進去。徐一鳴聽老人們說過,沒有吃的還可以活好幾天呢,如果沒有水,只能撐兩三天,何況自己還要趕路。不禁懊惱自己沒有考慮周全,只記得吃的,而忽略了水的重要性?,F(xiàn)在哪怕有一口水,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滿足。

  口渴的痛苦折磨著他,徐一鳴發(fā)現(xiàn)越是一旦有了想喝水的這個念頭,再怎么也揮之不去了,越是沒水喝越是口渴,再怎么轉移注意力也沒用,而這時饑餓感卻有所減弱。生活中也常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想得到;越是很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忽視它的存在,從沒想過沒有了它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團糟。

  徐一鳴嘴唇上開始干裂結痂了,想用舌頭潤潤嘴唇吧,口內(nèi)干的要冒火。但他知道,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這只是身體脫水的初期癥狀,如果進一步脫水,可能會身體過熱、出現(xiàn)幻覺,昏迷暈倒,身體器官衰竭直至死亡,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水。

  “一定要找到水”,徐一鳴對自己說道。然而,沒下過雪的冬天找到水談何容易。他知道,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水,現(xiàn)在只要有村莊,他肯定會冒險一試,但是早上看到的村莊已經(jīng)走出去很遠了,要走回頭路的話實在是不甘心,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同時密切注意哪些可能有水的地方。

  高原本就地廣人稀,而且他又不能走大路,只能在山野荒林間穿行,好幾次感覺那個地方植物繁茂,應該有水,怎奈怎么也找不到水?!耙窍卵┑脑捑秃昧恕?,徐一鳴小聲對自己道,心里卻默默的祈禱“求求老天爺、佛祖、真主,讓我找到水吧!”,雖然他沒有任何一種宗教信仰,更不信什么老天爺,但也聊以自慰罷了。他心里想道:“大概宗教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吧!”。

  青海這個地方的宗教最主要的有佛教和***教。佛教以藏傳佛教為主,漢族、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是其主要的信眾;以回族、撒拉族為代表的***信仰***教。凡人口相對集中的區(qū)域根據(jù)民族的不同具有相應的寺廟或者清真寺,而這些寺廟和清真寺承擔著本區(qū)域內(nèi)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需求。藏傳佛教以喇嘛、阿卡為教職人員,***教以阿訇、滿拉為教職人員,承擔著弘揚己教的重任。徐一鳴他們家里是信仰佛教的,但他本人卻對宗教不感興趣,他更喜歡《徐霞客游記》、《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講山河、講動植物、講科學、講技術一類的書籍。他搞不明白為什么講究博愛眾生、勸人向善、與人為善、淡泊名利、慈悲為懷的宗教搞出那么多的紛爭,同教互爭,異教互斗,與民爭利,追求俗名,更有甚者,豢養(yǎng)軍隊,草菅人命。

  徐一鳴感覺自己快要干死了,口渴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身體的每一個寸肌膚都渴望著水,頭開始有點隱隱作痛了。走了兩條溝,依然找不到任何水的跡象,他知道,只有在山溝內(nèi)才有可能有水,為此還爬了一座山。他開始有點絕望了,凄涼的感覺從骨頭中冒出來?!半y道要渴死在這里了嗎?”沒想到,這樣一想渴的感覺反而沒有那么強烈了。

  突然,他看到幾只高飛的禽類朝一處落了下去,似鷹又似雕,太遠了,看不清。是在捕食嗎?他想到,但是這些食肉的猛禽不是單獨行動嗎,怎么會一起下去呢?有可能有水。

  一旦冒出這個想法,徐一鳴就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勁頭,加快了腳步,向那個方向奔去。過了一個小坡,眼前豁然開朗,只見遠處一小片白色,是冰,他欣喜若狂,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這種體驗大概和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終于找到水源一樣吧,天無絕人之路??!

  這是一處山泉,夏季水量大,冬季只剩下很小的一股從地底下冒出,周圍都結了冰,只有泉眼處未完全凍結,泉水還帶著地底的溫度。這也是附近動物的水源,泉眼四周都留下了許多動物的爪印。

  徐一鳴像牲口一樣一通狂飲后,躺倒在地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幸福。原來幸福也可以這么簡單,被平時忽略的許多東西,一旦沒有了,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比如水。

  身體在得到水的滿足后,一陣一直被壓抑的強烈的饑餓感爆發(fā)出來了,是啊,他已經(jīng)快一天沒吃東西了,還翻山越嶺的,走這種荒野山路。徐一鳴拿出老羊皮阿爺送的干糧墊補了一點后,重新躺倒在一片枯草之中,一陣困倦襲來,眼睛不受大腦控制的合上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天已經(jīng)快要黑了。

  再也不能連夜趕路了,他想到。為了找水,已經(jīng)偏離了原來計劃的路線,也沒有被抓的危險,而且這里有水,不如在這附近找個地方住一晚,養(yǎng)足精神明天好上路。

  在離泉水約一里多的地方,他找到了一個不大的山洞,這個山洞是由一個裂縫,底部脫落形成的,大概是因為雨水順著裂縫進來,把底部給侵蝕掉而形成的。山洞高度能容納一個人坐著,深度較深,徐一鳴先進去查看了一下,沒發(fā)現(xiàn)什么野獸的蹤跡,就打算在這里過夜。

  大概清理出一個人的空間,從外面拔了一些干枯的雜草墊在身下,把身體和冰冷的地面隔開。另外,從不遠處的小樹林中找了一些柴火,這么冷的天氣,在外面過夜,沒有火可不好過。火可以取暖,還可以嚇跑那些吃人的野獸。

  做好這些事后,徐一鳴突然想意識到,明天還是和今天一樣,找不到水怎么辦,缺水這件事已經(jīng)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海中了?!坝袀€裝水的工具就好了”,他對自己嘀咕道,可是在這種地方去哪里找那些瓶瓶罐罐呢?“有竹子就好了”,但是這地方是不可能有竹子生長的。

  “那就自己做一個吧!”,徐一鳴又到小樹林里去尋找適合做水壺的木材,干木頭裂紋太多,存不住水,只能選尚在生長的活木。這里有柳樹、有榆樹、有楊樹,柳樹和榆樹木質(zhì)太硬,做水壺很費勁,楊樹木質(zhì)較軟,外表皮比較光滑,適合做水壺。他選了一棵胳膊粗的楊樹,用自己帶的刀子費勁的砍了起來。

  花了點功夫截取了大約一尺的樹段,這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趕緊回到山洞,點起火來,頓時覺得很溫暖,很安心。

  坐在火堆前,披上自己的那件皮襖,就開始做起水壺來。首先他把樹段底部削平,讓它能立得住,然后從上部開始用刀子掏洞,為了不弄裂木頭,他盡量小心翼翼,不使蠻力,用刀慢慢旋轉,一層一層的逐漸擴大。做這種事情他還是比較在行的,小時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長大后雖然不做玩具了,但是讀過《天工開物》等技術類書籍,也看過木匠等工匠的手藝,這點小事是難不倒他的。

  用了點時間,水壺終于做成了,為防止水撒出來,還做了個和水壺口向匹配的塞子。水壺既實用又美觀,活脫的一件工藝品,為了攜帶方便,從包裹上撕下一段布條搓成繩子,做了個背帶,試著背了一下,他自己很滿意。

  白天睡了一覺,現(xiàn)在也不怎么困。看著跳動的火焰,徐一鳴對自己的前路充滿了憂慮,但是不是蹦出一絲的興奮和期待,他自己也說不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夜已經(jīng)很深了,從很遠處傳來了一兩聲野獸的吼叫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