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巳已經(jīng)沒了再游玩的心思,全程就在邊晨身邊打轉(zhuǎn),比小蜜蜂和開屏的孔雀更甚。
邊晨這邊呢,被栗姍姍沒來由地一頓哭喪擾亂了心情,黑著臉去跟谷巳說話。
周硯嘲笑谷巳;現(xiàn)在有了愛人,就不要他們這些朋友了,谷巳不以為然,看他簡直像個白癡一樣;難道我還跟你過日子不成?
直到大家回了酒店,谷巳還在邊晨身邊繼續(xù)煽動;“我們回了成都后,就已經(jīng)不需要藏著掖著了,我能不能天天去宿舍找你呀?”
邊晨直接回絕;“不行。”
谷巳嗤了一聲,全然沒受影響。
晚上吃過晚飯,大家又在酒店的露臺里聊了一會天,多數(shù)時候是圍繞著明天的徒步展開。
這里頭除了魏哲,就屬谷巳最有長線徒步的經(jīng)驗,大家就讓他講講。
他卻推辭;“Blue Ridge Mountains是比較成熟的線了,況且也不是高原,經(jīng)驗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再說,我們不是還有格桑嗎?”
周硯就說:“至少你知道怎么保存體力啊。”
谷巳笑笑,倒也回答:“徒步最先要考慮的就是怎么最節(jié)省體力,因為是長足,又是在高原地區(qū),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可以先適應性來?!?p> 李航遠覺得這話等于沒說,又問;“什么樣的適應性?”
谷巳回答;“我又不知道,你們白天怎么不問格桑???”
“咳!我們這不是瞎聊嘛。”周硯打哈哈。
“所以我說沒有可比性,四姑娘山是典型的高原徒步線路,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而Blue Ridge Mountains是公園性質(zhì)的線路,最高海拔不過2000多點,你問我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分享,我肯定沒有啊。”谷巳解釋。
不過他倒是想到一點;“正常情況下,女性比男性的肺活量要小,相對來說,發(fā)生高原反應的幾率會偏大,但也不好說,畢竟大家現(xiàn)在還沒有處在大量運動的狀態(tài)下,不過保存體力是肯定的,到時候聽格桑的吧?!?p> 眾人都若有所思,已經(jīng)沒有了熱情勁。
又隨意聊了幾句,就各自散了。
第二天一大早,在餐廳吃飯,個個面露菜色,像是都沒有休息好,也許是在憂心即將開始的徒步,也許是高原反應,誰知道呢。
吃完飯準時在大堂集合。
格桑到時,都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
見眾人精神頭不高,以為是擔心接下來的行程,又給開了一個臨時動員大會;“沒事,長坪溝的線路開發(fā)早,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又是最入門的線路,你們要是連這個都征服不了,以后想要去博卡拉或者珠峰挑戰(zhàn),那該怎么辦?你們只需要保存體力,跟著我的指引走就行了?!?p> 這一說,有人臉色更菜了。
格桑不放心,又問;“大家有沒有事先喝過紅景天?”
眾人又紛紛點頭。
格桑應聲,帶著大家坐上了大巴車。
路上,伊衣又跟司機大哥交代了一番,麻煩他三天后去畢棚溝等人。
司機大哥也都應下,臨到景區(qū)入口,還等在門口,一一給眾人加油打氣。
格桑帶著大家去戶外活動管理中心辦理進山的登記手續(xù),等一切搞定,又在門口跟大家對了一下各自的時間,剛好九點整。
買票,然后乘車到喇嘛寺,馬幫的隊伍早已等在原地,他們的徒步就算正式開始了。
谷巳和張大維負責拍攝沿途的視頻和照片。
相機是佳能的1DX Mark II,加上鏡頭將近5斤,又貴又重的磚頭,谷巳起先讓張大維把相機寄放在車上,不拿這么重的東西,可張大維怕放在車上會掉,執(zhí)意要帶上,谷巳最后沒說話,卻是撇嘴一臉嫌棄的表情。
今天的任務是從喇嘛寺到木騾子,9.55KM,海拔從3200到3600,沿途會經(jīng)過唐柏古道、枯樹灘、沙棘林、擂鼓石、紅石陣。
這一段已經(jīng)沒有棧道,全是石頭和泥路,剛開始大家還嘲格桑把路途形容得很復雜,可越往上走,就不是路面這樣的小事了,高原才是大家的頭號敵人,女孩子們體力相對偏弱,走到枯樹灘已經(jīng)中午。
在枯樹灘隨便吃了點干糧后,格桑說;“等到了木騾子再給大家做頓熱乎飯,哪怕是熱泡面也行??!”
到了這里,眾人也有了保存體力的實感。
就是哪怕你的喘氣稍微小一點,所需要的氧氣也就少一點,腳步慢一點,消耗的能量也會少一點,當然這就是純粹看運氣的時候了。
原本最讓邊晨擔心的栗姍姍反而精神狀態(tài)看起來不錯,沒出現(xiàn)任何的不適。
到了紅石陣,格桑讓大家稍微放松點,還有不到一公里就能到今晚的木騾子露營地。
可大家都誤解了,格桑是長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又經(jīng)常走這條線,他說的不到一公里,在他那里就是不到一公里,但在眾人面前,卻是數(shù)個山坡和溝坎。
在眾人再次問到還要多遠時。
格桑終于回答;“前面就是了。”時。
那種無以復加的感覺,就像是掉進沙漠中的綠洲,只想先把自己灌到飽,然后躺在水里再洗個奢侈的澡,但快醒醒吧!
還有帳篷需要搭。
木騾子是一塊高山草甸,五月已經(jīng)有大量的野花開在其中,面前是一條溪流蜿蜒而下,遠處是雪山包圍,格桑組織大家把帳篷卸下來,又開始搭起帳篷來。
他們到時,草甸上已經(jīng)有了其他的帳篷。
看到他們一群人,有個中年大叔還好奇過來搭話,問他們有什么計劃?走得辛不辛苦?是不是公司組織的活動等等…
有什么計劃?
大家都走到木騾子來了,有什么計劃你自己心里不是很清楚嗎?還要問。大家張口說話就是在浪費氧氣,好伐大叔。
當然禮貌地回答肯定是這樣的;從溝尾的埡口去畢棚溝,然后從理縣出。
大叔聞聲點頭,又把眾人觀察了一遍。
哦,接下來是公司組織的活動嗎?
當然是公司組織的活動??!不然誰能那么巧湊齊人數(shù)來徒步?有這時間,不如在家吃吃水果看看電視。
又有諸如像伊衣這樣禮貌的孩子回答;公司組織我們來團建的。
大叔一聽,嘖嘖贊嘆。
你們這公司靈啊靈啊……
等把帳篷搭好,格桑又開始幫著大家張羅晚飯,倒是省心不用自己動手了。
體力充沛的人就去找觀賞四姑娘山最佳的角度去了,體力透支的人就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還有一些,如邊晨這樣的,既不看四個姑娘,也不體力透支的,就在草甸里瞎溜達,摘了幾朵不知名的野花,又撿了一口袋的垃圾,最后還不小心踩了一坨馬翔。
等把垃圾扔進統(tǒng)一的堆放點后,又去溪邊洗鞋子。
這時候去看四個姑娘的谷巳提前回來了,蹲在岸邊看她洗鞋子。
邊晨問他;“沒看到姑娘?”
谷巳怏怏回;“姑娘嬌羞,躲在云層里不愿意出來見人?!?p> 邊晨就笑;“是不是你長得還寒磣了,把姑娘給嚇著了?”
谷巳嘿嘿笑;“嗯,這姑娘可能是被我的英俊瀟灑給嚇到了,一腳踩到屎里,跑到溪邊來洗鞋子了?!闭f完,又朝她招招手;“你上來,我給你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