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簪子
想到此,英珠又不免想到了四阿哥。
聽說皇上為四阿哥定下了烏拉那拉氏為嫡福晉,十月完婚。
烏拉那拉氏為內(nèi)大臣費揚古之女,費揚古為武將,烏拉那拉氏又為滿族大姓,這樣的婚事也算不錯了。
若有機會的話,她真想見見田嬤嬤,可惜一來田嬤嬤現(xiàn)下應該在阿哥所,二來以自己如今的身份是不便與田嬤嬤相認了。
著人打聽阿哥所里的一位嬤嬤,也有點不大合適。
是以她至今不知曉田嬤嬤的近況。
一連多日,皇上未曾再召幸她。
英珠并不著急。
若皇上一連好幾日都寵幸于她,她反倒要憂心了。
皇上也不可能連著只寵幸那一個嬪妃。
這日,英珠抄佛經(jīng)抄累了,揉了揉手腕。
丹朱沏了一杯茶,放到她面前的桌案上,“主子,喝點茶,潤潤喉吧?!?p> 英珠嗯了聲,端起茶抿了兩口,然后放下,無意間抬眼,目光在丹朱面上掃了眼,忽然一頓。
眼見丹朱正要退下,英珠忽地喚住她,問,“你剛?cè)ツ膬毫???p> 丹朱神色茫然,抬眸看了她一眼,復又垂下頭,“奴才方才去給小主取點心了?!?p> “可有遇到什么人?”英珠盯著她,又問。
丹朱頓了下,搖頭,“回小主話,奴才并未遇到什么人。”
英珠久久未語,氣氛變得沉默。
丹朱小心翼翼道:“小主,可是有何事?”
英珠扭過頭,“沒什么,你下去吧?!?p> 丹朱神情一松,退了下去。
過得片刻,英珠叫了金鈴過來,讓她幫自己研磨。
沾了墨,英珠在宣紙上寫下一行字,然后看向金鈴。
金鈴瞄了眼那字,略一頓,看了英珠一眼,又慌忙垂眸,無聲點了點頭。
英珠便確信,金鈴識字。
然后英珠將那張紙團成一團,給了金鈴。
金鈴拿去燒了。
等今天的佛經(jīng)抄完,英珠坐到椅子上喝茶。
腦海里,寧韻好奇地問,“你方才為何要讓金鈴觀察丹朱的去向?”
方才英珠在紙上寫下讓金鈴盯著些丹朱的字。
英珠沉默片刻,道:“丹朱頭上多了一支簪子?!?p> 寧韻仔細回想,這才想起丹朱的確戴了支嵌紅寶石的簪子,不過,“那又怎樣?”
一支簪子有什么奇怪的?
英珠道:“就連我都沒有那樣的簪子,她一個宮女,哪來的那樣珍貴的簪子?那可是嵌寶石的?!?p> 方才看到丹朱頭上那支簪子,英珠就起了疑心,之前丹朱出去時頭上還沒那支簪子,以前要是有的話,以丹朱那張揚的性子哪里舍得放著不戴?
可見是在之前出去的時候別人給的,在到手的時候立馬就戴上了。
期間丹朱還忍不住摸了兩下,這才引起她的注意。
寧韻恍然大悟,旋即不解,“那是誰給她的?”
英珠面色平靜,“我哪知道?”
和她交惡的嬪妃多了去了,但能隨便把那樣的簪子送宮女,可見要么地位不低,要么十分得寵,那樣的東西不少。
符合條件的就那么幾個。
既然舍得給出那樣一支簪子,必然是有吩咐,就是不知要丹朱做什么了。
所以她才讓金鈴盯著些丹朱,看看她都做了什么。
寧韻嘖了聲,“這個丹朱還真是蠢,不過會利用丹朱的那個人也并不聰明的樣子,就這樣輕易叫你發(fā)現(xiàn)了。”
英珠默然。
她是了解丹朱的性子,愛貪小便宜,得了點好東西就忍不住全戴在身上,尤其是寶石那樣的東西。
一個宮女可是沒機會戴什么寶石的。
利用丹朱的人也許不了解丹朱的性子,未曾料到丹朱那樣迫不及待地戴上了簪子,而不是藏起來找機會送出宮去,才讓她輕易發(fā)現(xiàn)。
也多虧了丹朱不謹慎的性子,以為她還是以前那個粗心大意的喜塔臘氏,就沒避著些。
不過,對方如此沉不住氣,她似乎也并不難猜到是誰。
就是不知是否有其他人指使。
永和宮
一個小宮女正跪在地上幫德妃捏著腿。
德妃一只手扶著頭,默了會兒,睜開眼,抬了抬手。
小宮女便收回了幫她捏腿的手,站了起來。
“蕙蘭啊。”德妃喚了聲,那宮女忙應了聲,“娘娘有何吩咐?”
德妃輕笑了笑,看向面前低眉順眼的宮女,“你年紀不小了,先前本宮就說了,讓你去伺候四阿哥,今兒個你就過去吧。”
那叫蕙蘭的宮女神色一喜,忙跪下磕了個頭,“奴才多謝娘娘恩典。”
德妃擺了擺手,“你在本宮身邊伺候了許久,本宮相信你,才把你送到四阿哥府上,你要好好伺候四阿哥,莫要辜負了本宮的期望?!?p> 蕙蘭忙道:“奴才謹遵德妃娘娘訓誡,一定盡心伺候四阿哥。”
德妃滿意點頭。
天色剛暗,名叫蕙蘭的宮女就隨太監(jiān)去了阿哥所,進了四阿哥的后院。
四阿哥得知的時候,沉默片刻,讓人安排好了住處。
當晚,四阿哥便去了蕙蘭的房里。
四阿哥的后院除了剛來的李氏蕙蘭,還有一位宋氏,是德妃去年送進來的。
但無疑這位新來的李氏蕙蘭容貌更好,像一朵初綻的蘭花,是以一進后院就得了四阿哥的喜愛。
金鈴盯了丹朱幾天,就來稟了英珠。
說是前些時候丹朱與王庶妃那兒的宮女白術接觸過。
這幾天倒是沒再接觸了,但是她在丹朱的房里發(fā)現(xiàn)了一包藥粉,用帕子沾了點兒。
英珠覺得這個金鈴的確很聰明,也謹慎,更堅定了要用金鈴的心思。
隨后她裝作頭暈,報了惠妃。
趁著太醫(yī)來請脈的時候,英珠遣了丹朱去拿點心,讓金鈴賞了太醫(yī)一塊碎銀,然后悄悄問太醫(yī)那帕子上的藥粉是何物。
常來延禧宮請脈的是吳太醫(yī)。
英珠知曉吳太醫(yī)是惠妃的人,但并不影響她收買。
沒有人會和銀子過不去,也不會有人愿意得罪一個正當寵的貴人。
雖說她初得寵,一切還說不準。
但太醫(yī)常在后宮走動,見慣了后宮沉浮的,也是人精,明白有時候得寵就是一瞬間的事兒。
何況還收了銀子呢。
英珠考慮過,既然要得寵,就免不了被人暗害,太醫(yī)是第一個要收買的。
至少在不違背惠妃的命令下,吳太醫(yī)不會做對她不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