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是人們不在為吃喝發(fā)愁,在家里無事可做,想到了一些語。我對這種俗是保持著中立的,但我不希望人們沒費盡心機去把這種俗發(fā)揚。
俗本就是時代的一種產(chǎn)物,他與雅有著親近的關(guān)系,但彼此性格確相反。在競爭激烈的年代,需要一種俗來釋放人們壓抑的心親,如一些俗歌,俗語。我為什么會對俗語有著中立的態(tài)度,一是它是世代的產(chǎn)物,雅俗共賞就是人們與生俱來擁有的品行。二是有的俗更易讓有理解其中的意思,部分俗歌對人情冷暖,人情世故有著很好的詮釋。
雅是一種高境界,高品質(zhì),人們大多對雅的事物沒有什么評價,也沒有多大的能力去評價。然而俗是一種看上去“賤”的事物,不管是什么人,有多少學問,都可以對對它評論那么一兩句。這種恰是俗的的特征。有的人見雅多了,便會對俗有著一種偏見,認為他低賤,只能在尋常百姓家出現(xiàn)。隨著時代的變遷,俗可能變了一種味道,我不能談他是否已變成一種文化,但我對一些粗俗俗氣的事物竟能登上舞臺,我是反感的。以前我對俗沒多大看法,當我認時到有些人把情商隨意顯露,不分場和,把別人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傻子,我是氣憤的。這就好比把俗當成了一種雅,隨意顯擺,認為它是多么好,認為別人怎樣的落后時代。
俗可以在一些場合,一些情景下出現(xiàn),它可以放松自己,緩解壓力或者與別人生出一些話題的引語以讓氣氛變的緩和。
時代是進步的,同是一些事物事落后的,像以前的八股取士,裹腳習俗等都已被時代淘汰。我希望一些事物在誕生是考慮它是否讓時代進步,而不是僅僅做個擺設(shè),無多大實用價值。俗每天都能聽見,在抖音更雖處可見。
如果俗在舞臺隨處可見,那么雅意盡被毀,世上就多了臟言臟語,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亦或是行為變的粗俗??上攵讘c雅保持著一種關(guān)系,兩者相關(guān)而又不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