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的家
好景不長,這一天小文鴛乞討的時候,一個富商看面前這個孩子可憐,就給了一錠銀子。這本來是天大的好事,但卻被別的乞丐看見了,兩三個乞丐商量后一擁而上準備搶走這錠銀子。
爺爺見狀想護住銀子和姐弟兩人,但是被幾個乞丐推倒在了路邊,頭撞到臺階上,身體沒有動了。
幾個人搶到了銀子,又眼看推倒了這個老乞丐,一起跑掉了……
依然抱著爺爺哭,哭著、喊著:“爺爺,你快醒醒……爺爺,快醒醒……”。
小文鴛顫抖著他那纖細瘦弱的小手去探著爺爺?shù)暮粑?,已?jīng)沒有呼吸了。
姐弟兩人在旁邊哭泣后呆坐著,不知所措。他們坐了很久,淚干了,只剩下慘白而沒有一絲表情的臉……
命運有時會打擊一個人,但命運和人始終沒有深仇大恨。一個大叔路過,看樣子四十歲左右、身高六尺、體形健碩,散亂的頭發(fā)掩蓋了半張黝黑的臉……
他是誰?
“真是一對可憐的孩子”,說著,這個大叔去買了兩個包子走到姐弟面前,把包子遞給姐弟二人。姐弟二人沒有立刻吃,可能還在悲傷中不能自拔。
“那就先拿著一會兒再吃吧!”大叔嘆了一口氣接著說:“你們現(xiàn)在無依無靠,我正好無兒無女,不如你們跟我回家,陪伴于我,做我的膝下兒女可好?”
姐弟倆看了看面前這個人,又姐弟間互相交換了眼神。
小文鴛先開口了:“你能幫忙把爺爺葬了嗎?可以我們就跟你走?!?p> “真是孝順的孩子,那我現(xiàn)在去找人幫忙,抬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下葬行嗎?”
姐弟二人一齊回答:“好”。
不久,簡易的墳被建好了。姐弟對著爺爺?shù)哪贡牧藥讉€頭,然后牽著手跟著這個大叔走了……
來到這個大叔的家,原來這個大叔是個鐵匠,家里開了一個鐵匠鋪。
由于鐵匠大叔經(jīng)常給官差們幫忙修理打造一些工具、武器什么的。鐵匠鋪的生意還算過得去,維持生計絕無問題。姐弟倆來的時候,剛好鐵匠鋪在幫官差磨礪佩刀和修理護具。不僅有官差守衛(wèi)在門口,巡邏的官差、兵卒也會重點巡視鐵匠鋪周圍。這反而讓小文鴛覺得比較安全。
“以后你們兩個,既然是我的孩子,那就跟著我姓吧。對里對外都好應付,就說你們是我在鄉(xiāng)下生的孩子,才被接過來和我一起生活?!贝笫逭f著。
見姐弟點頭,大叔問:“你們倆都叫什么名字呀?”
“文鴛”
“孫依然”
大叔點了點頭:“正好我也姓文,單名一個昊,我看你們兩個應該是姐弟,那以后弟弟就叫文鴛,姐姐就叫文依然如何?”
姐弟一齊點頭:“好”。
就這樣,姐弟二人開啟了新的生活。姐姐學著做飯給父親和鐵匠鋪的工人吃,弟弟則在鐵匠鋪幫工,幫忙端茶遞水拿工具。
每次官差來都是讓幫忙修理一些東西。這讓文鴛很疑惑的問父親:“為什么每次官差過來都是修理刀劍、護具、馬掌這些東西,他們都不需要打造新的武器護具嗎?”
父親笑了笑:“雖然打造一件新的鐵器能掙多一點錢,但其實我們鐵匠鋪并不能打造官府或者軍爺用的鐵器,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由專門的軍械所打造,這里面有很多原因……官差和軍爺拿來修理的鐵器本來按規(guī)定也應該交由軍械所修理,但是考慮到繁瑣且軍械所離玉林關有些遠。所以才會有軍爺和官差到我們鐵匠鋪來照顧我們的生意?!?p> 小文鴛好像懂了,并且他在官差和軍士的口中得到了很多信息……
原來平熙十二年,大金國為了試探齊國軍力,以一個輕裝騎兵營越過齊國邊境,將落月城附近沒有城防的村落屠戮殆盡,以觀察齊國的反擊力度。文鴛的生父母就是這次活動中的犧牲品。最后齊國竟沒有反擊,而是招兵買馬擴充了邊防。大金國本來打算在落月城外的落月峽谷設伏,以擊敗齊軍,然后長驅直入。但事與愿違,兩國故又迎來了新的和平。
按這個思路推算,自己應該是出生于平熙六年的春天。小文鴛開始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
“鐺……鐺……鐺……”是敲鑼的聲音,原來是縣令經(jīng)過??h令坐在轎子里,隨行的有師爺、官差、衙役,在文鴛看來很是威風和安全。
文鴛好像找到了人生的目標,他問著父親:“父親,我要怎樣才能長大了當個縣令?”
“不知道,應該是要考取功名吧。聽說當上官的人,都是讀過很多書,至少是個舉人。”父親回答他。
現(xiàn)在在小文鴛的心中,第一件事應該就是要讀書學習。他問得可以讀書的地方一般是書院或者私塾,于是第一步開始了。
一旦有閑暇之時,小文鴛就跑到附近的私塾去隔著墻聽課,但是每次聽得都不明就里。他思考了一下可能是應該沒有書在手里參照,于是他把自己攢的錢在一個私塾里的哥哥那里換來了兩本書,這樣一有時間,他就沖動這個私塾的草堂外,里面的先生講,他就在外面跟著聽、看。他不敢告訴父親,因為父親對他的恩情已是非常巨大,他怕父親不同意,也不想增加父親的負擔。于是就這樣偷偷的學,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有一天,草堂里的先生發(fā)現(xiàn)了他。先生并沒有生意,而是問了他一些問題:“你在這里聽我講學,那我問你,君子何以立身?”
小文鴛答:“心事要明、才華要藏、立身要高、處世要退……”
先生問:“那我再問你,好男兒當有何等作為?”
小文鴛答:“好男兒當立身持正,頂天立地,有一番作為?!?p> 先生:“何為一番作為?”
文鴛答:“武能保境安民,在兵法和策略上戰(zhàn)勝敵人;文能休兵養(yǎng)民富強國家,在國家建設上施展才華?!?p> “真是孺子可教也,我這就稟明汝之父母,以后你就正式到我這草堂來念書,以后長大了考取功名,取得一番作為,好嗎?“先生一邊點頭,一邊滿意地說道。
“好吧“文鴛不知道父親會不會答應,但只能先答應下來。
次日,先生拜訪鐵匠鋪,向文昊說明了來由,并表示:“此等可造之才,若以后只能干此苦力,豈不可惜?我荀先生雖不說能將貴公子培養(yǎng)成國之棟梁,但要讓他以后如人頭地還是很容易的。以后他就每日來我的草堂里學習,您看可否?“
小文鴛聽見了父親和先生的對話,他本來以為父親會不同意,沒想到父親竟一口答應了:“好吧,反正這孩子那么小也在鐵匠鋪幫不上什么忙,就讓他好好讀書,若以后成就一番事業(yè),也不枉我養(yǎng)他所費心血?!?p> 就這樣文鴛開始了自己的寒窗苦讀。
雖然每天讀書,但文鴛大一些了,還是有機會就在鐵匠鋪幫忙,幫著打鐵、燒炭。晚上點著燭火教姐姐識字看書。
日子平淡且安穩(wěn)……
永遠樂觀
下一章預告:依然在打鐵鋪被鎮(zhèn)關將軍看中天賦,被收做將軍義女,因為這才導致了文鴛人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