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我們回家!”
西門大官人左手牽著甄姜,右手拉著張寧,左擁右抱地向著城主府而去,倒是沒有碰蔡琰,因為他能看出蔡琰對他還沒有情意。
望著前方三人的親密模樣,蔡琰嘴唇動了動,然后暗中嘆了口氣,也跟著返回城主府。
“寧貴,還真被你說中了,這董卓真往這里來了!”
我們把時間拉到今天早晨,張燕和寧貴埋伏的一座山谷上,張燕小聲且興奮道。
相比于張燕的興奮,寧貴則是有點迷糊,按照昨日錦衣衛(wèi)被抓的情況來看,董卓軍應該要提高警惕才對啊!都已經發(fā)現了敵方的探子,怎么會不分出斥候去探路?
他這次建議埋伏,不過是摟草打兔子,因為他們的任務是遲滯董卓的進軍路線,所以隨便埋伏一波,能成皆大歡喜,不成功也算是拖累了董卓的速度,起碼他要讓大軍停止前進,把他們趕走后再通過。
……
“文優(yōu),你說我們和西門樂直接交涉如何?直接告訴他不和他們打,”董卓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低聲和自己的女婿李儒交談。
“岳父,萬萬不可!”李儒往四周看了看,發(fā)現自己和董卓的周圍,都是心腹西涼鐵騎,便放下心來,也低聲道:“岳父要成就大事,就不能對外透露分毫,也不能表現出我們的目的!”
李儒看到董卓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便繼續(xù)道:“岳父,誰知道這西門樂在漢庭有誰做靠山,岳父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表現出忠于大漢的態(tài)度!”
“岳父,漢庭現在還沒有讓天下百姓徹底失望,哪怕前幾年發(fā)生黃巾起義,但是漢庭劉氏的威嚴依然存在,統(tǒng)治大漢四百年的劉氏,天然就是統(tǒng)治者,如果岳父操之過急,很容易遭受天下人的圍攻!”
李儒苦口婆心地勸說董卓,讓他要表現得像是忠臣,這種和賊寇直接勾結的事情,那是萬萬不能做的!想要達到養(yǎng)寇自重的目的,只需要達成默契即可,這樣誰都沒辦法找到董卓的破綻。
“唔……”董卓緩緩點頭,此刻還沒有被權勢迷眼的他,對于李儒的勸說,還是能聽進去的。
看到董卓打消了和西門樂直接交涉的想法,李儒松了一口氣,他看了看四周,然后道:“岳父,前方有一座峽谷,不知道派人探查沒有?”
“已經派人去看了!”董卓心中有點不痛快,他是西涼人,喜歡的是騎乘戰(zhàn)馬在寬闊的平原奔馳,但現在要鉆山溝,這讓他心情很不爽。
李儒皺了皺眉,董卓的態(tài)度如此敷衍,那么下面去查探的探子,有多么認真,那就天知道了。
“岳父,還是派人再探一次為好,畢竟這太行山脈是西門樂的地盤,就怕他們設下埋伏,我們一不小心就吃了大虧!”李儒不敢怠慢,這次他們帶了一千騎兵,其余的都是河東郡的郡兵,屬于老弱病殘的軍隊。
董卓不耐煩道:“董越,你再帶人去看看吧!”
“諾!”董越沒有多說,立刻領命而去。
董越是董卓的族侄,算是董卓的心腹,但這董越就是一個草包,雖然領了董卓的命令去探查,但也是草草搜尋,然后就回來復命。
“嗯?”李儒聽到董越回來說沒有發(fā)現,心中嘆了口氣,他雖然是董卓女婿,但是在董卓心中,他和董越誰更親近還不一定呢!
在董卓漫不經心,李儒心事重重之中,河東軍的一萬大軍慢慢地通過峽谷。
這座峽谷并不險峻,而且也不高,只是樹林茂盛了一些,這是董卓不怕埋伏的一個原因,峽谷寬約百米,假如真有埋伏,西涼鐵騎完全可以沖鋒離開,從而躲開埋伏,至于那些郡兵,死活關他什么事?
董卓此時大勢已成,哪怕戰(zhàn)敗,朝廷也不敢拿他怎么樣,劉宏雖然不知道董卓的勢力,但那些把持朝政的三公九卿,可是很清楚。
要不然歷史中,董卓用增兵計的時候,洛陽各位公卿大臣,世家大族沒人敢吭聲,就是他們知道董卓確實有這么多士兵,只是不知道還沒到達而已。
在歷史中,董卓救下了漢少帝劉辯和后來的漢獻帝劉協(xié)后,他輕車簡從,身邊只有三千騎兵,李儒獻出增兵之計,就是晚上士卒偷偷出城,白天大張旗鼓進城,拖延幾日,等他的十幾萬西涼軍隊真正到達,徹底掌控了洛陽。
從這里就可以知道,世家大族和公卿大臣,都知道董卓有十幾萬軍隊的,要不然什么增兵計,那就是一個笑話!
在河東軍最后方,負責押運糧草等賈詡抬頭望了望峽谷,嘴角微微翹起,然后吩咐道:“讓將士們停一會兒,大家歇歇!”
他押運糧草,算是單獨指揮,只要跟著大部隊,不脫離隊伍即可。
“此時可是初春,正是飛鳥捕食繁衍的時節(jié),前方峽谷上空沒有一只飛鳥,文優(yōu)居然沒有發(fā)現?唉!”賈詡心中嘆了口氣,他在為李儒可惜,遇到這么一個事事都要操心的主公,而且還不怎么好相處。
這明顯有埋伏的地方,李儒沒有發(fā)現,那么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被瑣事絆住手腳,已經不能夠理智地看待問題,這對于一個智者來說,是致命的缺點。
李儒早年和他相交,兩人都是寒門出身,在經過多次交談后,自然被對方的才華吸引,后來李儒跟隨董卓,把他也拉了過去,現在賈詡發(fā)現董卓不是什么好主公,便心生去意。
賈詡因為故意藏拙的緣故,雖然是李儒極力推薦,但董卓沒有發(fā)現賈詡有什么過人之處,因此這次出兵只是讓賈詡押運糧草,士卒不過五百,而且還是河東郡的郡兵,可見董卓心中沒有把賈詡放在心上。
“你們確定可以讓我見到西門……嗯,西門將軍?”在吩咐完休息后,賈詡向身邊三個穿著漢軍軍服的錦衣衛(wèi)問道。
這三人正是昨日被賈詡捉到的探子,他們雖然是西門軍的錦衣衛(wèi),但因為是底層的關系,哪里是賈詡這種多智近妖的對手,沒多一會兒,就把他們知道的抖了個干凈。
因為是分開審訊的關系,三人說的大體差不多,這讓知道太行山具體情況的賈詡,心中涌起驚濤駭浪。
首先是西門樂在近萬人眼皮子底下,上演虛空取物,然后是兩種畝產數百石的食物,再之后是掃盲教育,十萬識字百姓,這得有多么恐怖?現在大漢境內,識字的人估計也就這么多吧?
雖然那十萬識字百姓只是粗通文墨,根本沒有什么文學素養(yǎng),也沒有治國安邦的能力,但就是這個數據,也足夠嚇人了。
賈詡通過這三個錦衣衛(wèi)口中,也知道了西門樂怎么處理土地兼并,那就是土地都歸他,然后他再租給百姓,這就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雖然一開始施行可能困難了點,但大勢形成后,那就宛如銀河泄地,無可阻擋。
三個錦衣衛(wèi)地位太低,很多事情并不清楚,但是僅僅公布出來的政策,賈詡就推敲出很多東西,那就是西門樂在改造世界,改造這個周朝至今為止,一千多年形成的世界。
如果按照賈詡的本性,猜出西門樂的做法后,會躲得遠遠的,但是在仔細思考后,又出了一身冷汗,西門樂此時根基已成,只要穩(wěn)扎穩(wěn)打,那么就不擔心不能夠成功。
在思考了一天后,賈詡決定投奔西門樂,至于他的家人,已經派遣心腹去通知了。
賈詡不擔心西門樂撐不過這次圍攻,四路漢軍溝通困難,如果西門樂是普通賊寇,那么這個戰(zhàn)略沒問題,但是能夠想到在太行山如此發(fā)展,會沒辦法抵擋這十萬烏合之眾嗎?
沒錯,這次十萬漢軍圍攻太行山,在賈詡看來就是烏合之眾,而且其中還有董卓這種野心家,想要成功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