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奇緣

浮生夢二三事

第二章 周家有癡兒

浮生夢二三事 非我知魚 2016 2020-05-29 22:33:51

  (二)

  新歷元年于黃天大地上的蕓蕓眾生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這一年宣德皇帝歷經(jīng)十年戰(zhàn)亂終于推倒了前朝暴政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新歷開元,正是萬象更新普天同慶的時候。

  新朝初立,在這新舊交替時候最是能產(chǎn)生一系列愛恨情仇故事,或讓人肝腸寸斷,或讓人心潮涌動,或讓人百爪撓心輾轉(zhuǎn)反側(cè)...

  然而我們這篇故事主人公的主場并不在這風云涌動的廟堂,也不與這王朝興衰皇權(quán)交替有甚干系。

  其實說完全沒有關(guān)系或許太過絕對,畢竟遍看凡塵之中往來的蕓蕓眾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生于天地之間的百姓生活中的點滴很難徹底撇清了王朝動蕩帶來的影響。

  故事要從一個邊陲小鎮(zhèn)說起,故事的主人公看起來如今也不過是個虛歲八歲的小小小少年。

  昌平鎮(zhèn)是個距離京都長安隔了十好幾座城池的邊陲小鎮(zhèn),小鎮(zhèn)真是不負一個小字,這昌平鎮(zhèn)說起來是個鎮(zhèn)子,其實轄下也不過只有兩個小村子而已,一個叫南溪村,另一個叫杏花村。

  南溪村和杏花村中間隔了一座巍峨大山,大山名喚九仙山,山高百丈直插云霄,主峰又名仙人峰遠看似九仙醉臥,姿態(tài)萬千。

  南溪村環(huán)一條大河而立,位于九仙山南得名,世代依山而居與世隔絕,算來也有兩千多年。

  杏花村居山北,村口有一顆不知年份謠傳生了樹精的老杏樹,杏花村以善釀酒聞名于世,因著酒香揚名四海,世人多只知杏花村不聞南溪。

  杏花村之所以得名杏花村而不是北杏南杏這樣類似名字,皆因為千百年前有一落魄文人機緣巧合之下游歷到此,嘗了一口村中老村長新釀的杏花酒,陶醉之下直呼仙釀,還立時吟了幾句詩,叫什么路上行人欲斷魂,牧童遙指杏花村來著。老村長也不知那時是醉是醒,當即拉著文人書生于村口巨石上書杏花村三字,從那以后便有了杏花村。

  跑遠了,題歸正傳,說回我們的主人公,一個虛歲方滿八歲的小小小少年。

  南溪村老周家生了一個癡兒,全村的人包括老周家夫妻兩個都是這么認為的,甚至老周家夫妻兩個情愿余生背著良心債,也只愿把那癡兒遺棄荒野,再不相見。

  也許是那周癡兒合該與周家夫婦有一生父母血脈緣分,幾次被遺棄竟都安然無恙又回到了南溪村周家。

  自那以后周家夫婦兩個歇了心思只當多養(yǎng)了只貓貓狗狗,不過是多一張嘴給口飯吃,平日里彼此遠著些也罷了。

  家有癡兒原也不是什么捅了天的了不得的大禍事,本也不應(yīng)該惹得一對老實巴交的夫妻做出遺棄親子的孽事。

  這其中還有些緣由。

  說起來那周家癡兒七月能言,十月能走,翻了年已然蹦跳無礙跑上跑下都不成問題。

  本該是個不出世的天才人物,不說捧在手里也該與有榮焉,怎就成了父母避之不及的孽根禍胎?

  這一切還要從周家夫婦兩個隔了三年又得了一對龍鳳胎說起。

  南溪村說大不大,總共也就二十幾戶人家,因著依山而居又與世隔絕的緣故,全村上下累年婚嫁聯(lián)姻彼此親上加親,如此下來差不多都沾親帶故,鄰里關(guān)系雖相當和諧,然而近年來新生兒越來越少,健康的新生兒就更是屈指可數(shù)。

  老周家夫婦兩個年過半百又喜得一對健康的龍鳳胎,前又有一個不出世的天才神童兒子,說起來自是讓人羨慕不已。

  禍事就出在周家龍鳳胎滿月宴那天。

  這一天南溪村二十幾戶人家,男女老幼攏共也就四十九人,齊聚一堂集眾人之力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為老周家的龍鳳胎開了一場大宴。

  本是酒宴正酣,眾人喜氣洋洋時候,突然周家夫婦哭天搶地一人一個抱著龍鳳胎從屋子里跑了出來,著急忙慌活像身后有鬼追似的。

  身后倒是沒有鬼,只有一個三歲大小長相很是精致的男娃娃,他手持菜刀追了出來,精致漂亮的小臉上竟是與年齡完全不符的兇悍狠厲,兩只小手抓著一把菜刀,刀上鮮血淋漓也不知是雞血鴨血還是傷了人的血反正是刀上有血,隨著他的奔跑淅淅瀝瀝滴了一路,活像一只要殺人奪命的小閻王。

  “救命啊,我家大娃娃瘋了,喪良心的要殺了弟妹,連爹娘也認不得了?!?p>  周家夫婦兩個著急忙慌往人群里沖,兩個人手臂上皆帶了兩道寸許來長的血口子,顯然是方才爭執(zhí)間被刀劃傷了。

  周家小兒橫沖直撞,那架勢竟要不死不休,眾人合力才治住了無端發(fā)狂的周家小兒。

  問他為何,他也不答,只發(fā)了瘋似的一味要殺,于是眾人也不敢放開他,只好用繩子捆了四肢,一個小小的漂亮精致娃兒像牲畜一樣被高高掛了起來。

  村子里年老的長者說這娃娃是中了邪,恐怕要在九仙山的仙人峰立了建木,綁上三天不進水米也就能去除邪祟再沒有妨礙了。

  仙人峰上被綁了三天三夜,周家小兒福大命大竟然沒有凍餓而死,活生生又回了周家。

  也不知道果然是長者的法子見了效,還是什么別的緣故,自那以后周家小兒再沒有發(fā)過狂,只是沉默寡言不再喊父母,也不與村子里叔伯嬸嬸說話,整日里陰沉沉,隨便看人一眼讓人無端端的遍體生寒。

  好端端一個精致漂亮的小仙童一去不復(fù)返,怎么看都不像一個聰明可愛的天才神童了。

  于是大家一致認為這孩子得了癡病,再好不了了。

  周家夫婦兩個整日里不錯眼的盯著龍鳳胎姐弟,生怕一個不小心兩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就被癡兒砍的頭首分離。

  三次將他遺棄荒野,小兒都安然無恙原路回了家,也許是前世的冤孽今生來討債了,事不過三,既然丟不掉周家夫婦兩個也只好多費些心思看顧著小兒女,遠著些癡兒,如此倒也相安無事周家癡兒長到了八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