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通常情況下,單人騎射時的殺傷力和射程都很有限。
因為在馬上射箭最難的是掌握平衡,那么如果騎射時使用硬弓(強弓),就會加大騎手在馬背上保持平衡并瞄準(zhǔn)的難度。
因此上,騎射一般只使用不超過六十斤的軟弓,射程也不會太遠(yuǎn),命中率也較低。即便命中,也很難透甲傷人!
騎射時,命中目標(biāo)的難度很大。如果超出百步、甚至僅超出七、八十步,都只不過是用來嚇唬人的。是否能命中,大多靠的是運氣。
趙康前世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地球末日浩劫的前十余年中。那是地球文明發(fā)展的全盛時期,也是人類破壞地球自然環(huán)境最為瘋狂的時期……
那個時代的文娛體育活動也都很頂盛。得不到的總是好的,趙康恰恰正是因為體弱多病,所以也就特別愛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刺激的體育賽事,藉以過過干癮。
他曾看過蒙古著名的那達(dá)慕大會上的騎射比賽。直射時,騎手和靶子之間估計也就是五到十米之間,甚至更近。
前世里,趙康還看過好多次日本弓道和東歐的騎射表演。
日本弓道騎射時,也是與這個距離差相仿佛,而且馬的奔跑速度也比較低。東歐的騎射則距離遠(yuǎn)一些,卻也沒見過有超過三十米的……
趙康此時在想的是:趙靈兒若想以騎射拔得頭籌、勝過趙功、趙行,實在是難度太大,希望太過渺茫。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前兩人,一個射得奇準(zhǔn),一個又射得極快,趙靈兒一個十四歲的小女生,再另僻蹊徑也不能靠挽強弓以力道取勝吧?
趙康遙望策馬奔馳的趙靈,伸手摸著小婉兒頭上的朝天辮兒,自語道:“這騎射雖難,卻倒也不失為一個出奇制勝的好法子。只是不知她要距離多遠(yuǎn)射靶……”
小婉兒仰起頭,似是能完全聽懂趙康的話,甜聲說道:“姐姐騎馬射箭,姐姐最厲害……”
趙靈兒還端的是厲害!這兄姐弟仨人,各有所擅長,天資不同……
趙功在內(nèi)力修煉上最是優(yōu)秀,三人中內(nèi)功修為最高。
趙行在力道上天賦異稟。畢竟三人都尚年幼,修習(xí)武學(xué)年頭兒尚淺,功力都不會高到哪去,因而這種天賦足以在對戰(zhàn)中彌補他內(nèi)功和輕功上的不足。
趙靈兒則是在輕功上更為出類拔萃,因此騎術(shù)也是仨人中最佳。這也是個良性循環(huán)——越是輕功好、騎術(shù)佳,就越是愛騎馬;越是善騎,越是與馬兒能心有靈犀……
因此趙靈兒的騎術(shù)愈發(fā)精湛,這騎射功夫自然也就是三人中最強的一個。
趙靈兒選的是一張開元弓。
開元弓屬于騎兵常用的典型軟弓。據(jù)寧丹國金石學(xué)大家趙明若考證,上古大明朝騎兵的制勝法寶為四大利器:“軟弓、長箭、快馬、輕刀”。
傳說中,上古大明朝騎兵所使用的角弓大多為開元弓。這種弓是專門為馬上作戰(zhàn)所設(shè)計,最顯著的特點是弓梢兩端掛弦處有鉤狀的延伸。
沙場上,兩軍酣戰(zhàn),箭矢散落滿地。騎兵的箭若用光了,則可以用弓梢兩端的鉤子去地上鉤取,而無須下馬撿拾。
使用開元弓這類軟弓還可以使騎手更輕松的瞄準(zhǔn),維持長時間的戰(zhàn)斗力。因為騎射是在運動和顛簸之中,對瞄準(zhǔn)的干擾、對體力的消耗都是極大的。
當(dāng)騎手策馬奔騰時,拉滿弓后,由于馬匹的顛簸,往往需要比靜立射箭更長的瞄準(zhǔn)時間,相對于硬弓來說,開元弓這種軟弓就更容易保持住這個滿弓待射的狀態(tài)。
趙靈兒騎著棗紅馬,在靶場奔馳了一圈。她這是讓棗紅馬熟悉一下跑道和自己的體重以及騎馳習(xí)慣。同時,她自己也熟悉一下坐騎的速度和奔跑特性……
待到兜到第二個圈子時,趙靈兒伸右手,從后背箭囊中取出一支羽箭,搭在左手所持的開元弓弓弦之上,拉弓瞄準(zhǔn)……
棗紅馬果然很有靈性!它本就在快速奔跑時,還能保持較穩(wěn)的身姿,并不十分顛簸。此時更是感覺到了騎手的腿部肌肉繃緊,同時也感知到了來自趙靈兒的緊張興奮情緒……
棗紅馬更加穩(wěn)住身形,奔馳的速度卻絲毫沒有減緩。
趙靈兒一人一騎,在距離正前方的箭靶少說也有三十余步時,一聲輕咤,箭矢離弦,飛射箭靶……
“咄!”的一聲,羽箭撕裂了緊張的空氣,在眾人全神貫注地注視下,赫然射中紅心。因距離較近,顯得力道充足,箭靶明顯有了些許振動,這一箭顯得頗具威勢。
騎射中,三十余步這個距離也算得上是射程較遠(yuǎn)了,而且趙靈兒坐騎的奔跑速度也是偏快的。
趙靈兒在瞄準(zhǔn)和發(fā)射時,并沒有操控棗紅馬減速。
這里其實有一多半的功勞都要歸功于這匹棗紅馬。它奔馳如飛,卻又能保持如此平衡安穩(wěn),真不虧是寶馬良駒!
在眾人的喝采聲中,趙靈兒一人一騎,第三圈兒又已兜轉(zhuǎn)過來……
趙靈兒第一箭射中靶心,更是意氣風(fēng)發(fā),非但更為自信,也更加確定了坐騎的神駿非凡——這哪里還是騎射?簡直就像是在靜立發(fā)射嘛!
以趙靈兒優(yōu)秀過人的騎術(shù),配合這奔馳起來宛如飛鷹滑翔般平穩(wěn)的駿馬,這騎射中最大的難點便迎刃而解。
趙靈兒占盡了優(yōu)勢,自是要有風(fēng)駛盡帆!
趙靈兒一心要勝過哥哥趙功和兄弟趙行。自古有道是:巾幗不讓須眉。雖然那兄弟二人都還沒長胡須呢!可這并不影響趙靈兒爭勝的心情!
她知道,要贏得第一,就不能像剛剛的兄弟二人那般,只拼了個各擅勝場、難分軒轅。須得明顯勝過那二人一籌,方能讓他們心口皆服,也方能抱得“寶馬”歸……
趙靈兒策馬奔騰,兜轉(zhuǎn)回來,從遠(yuǎn)處奔向箭靶,衣袂帶風(fēng),英姿勃發(fā)……
這一回,棗紅馬似乎跑發(fā)了性,奔馳得更快,但卻依舊是平穩(wěn)如初……
馬背上的姑娘趙靈兒也更加自如,更加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