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更新和前兩本的近乎一氣呵成不一樣,更一次要好幾天,有時候是想不起來,有時候是點進來卻沒有什么大量的話要說。
這次沒用備忘錄提前編輯靈感,這本書草稿的成分更多,只是以我的懶惰程度應該不會大幅度改動了,就算之前有寫的很不合心意的。
無聊到刷視頻的我又回來了,好像每次都能悟出寫已經(jīng)知道了的事,所謂溫故而知新,可能我說的內(nèi)容還和以前說過的有重復,但我自己有覺得我有悟出些細微的道理。
先發(fā)一段剛編輯完的說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做了也不一定說
人家明白了事理遇事也不一定記得,我?明白了遇事一定不會去理”
這是改編了一句我很喜歡的人的話,就是聞一多先生了。
應該是初二的時候的語文書了,第十二課: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這篇課文好像沒有背誦要求,但當時我以很差的記憶力讀了幾遍就能大致背下來了,莫名的喜歡。
其實我對聞一多先生的了解也僅那篇課文,我也沒有過多的查閱關于他的資料但就是很喜歡。
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那兩句話。
說到現(xiàn)在我又有點矯情的不想碼了(真的過分矯情了),看到的現(xiàn)象太多其實我也沒辦法說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個形象詞,不是個具體的東西,是我心里一個,怎么說,說不清楚,可以不用在意它,是我用詞不準確,下面再看能不能描述清楚)。
就是,我記得有句話是說“沒有人可以做到感同身受”就和我那本《來自消極的古怪態(tài)度》里那個“每個位置看到的講臺都是不一樣的”有些相似的地方。
我現(xiàn)在補充一下吧,坐在自己的位置直視講臺是自己的主觀感覺,而模擬坐在別人的位置上看到的其實也是自己的感覺但不能說是主觀感覺??赡茉?jīng)坐過那個位置但也會有不確定因素出現(xiàn)所以也不能說是曾經(jīng)的主管感覺、而現(xiàn)在的主觀感覺去想過去的“主管感覺”也不是完全可取的。
我感覺上面一段話說的有些復雜(因為字很多),還有就是我心里是沒有客觀感覺的,以前有過吧,但我現(xiàn)在不大能明白客觀感覺。
哦對,這樣的解釋或許有些潦草不完全。
其實我大概能了解吵架是怎么回事,就是因為個人主觀感覺不同和互以為的“主觀感覺”不同,雖說有些是因為“事實”而吵的,但我認為的話還是因為這個原因,看到的不一樣怎么能魯莽的互相溝通。
之前也說過(唉呀媽呀,我忘了,等我想想)(好像想不起來了,我找找去)(想起來了),其實不止是吵架的還有更多的場合里,每個人(或許不準確)都想把自己的道理灌輸給別人讓別人接受他們的道理,其實我這樣說還是有些“好聽的”,看我這樣不也是把自己的道理告訴別人嗎,我感覺我是在講述,但或許我的內(nèi)心還是想讓人能接受呢只是可能不那么激動,沒人接受我也不會有很大的感覺,因為我感覺很正常。
總得來說就是都明白的道理真遇上了事卻不會去記得,可能因為情緒,也可能根本沒想到(或許是我聯(lián)想的太多,讓人覺得八竿子打不著)。
但其實避免吵架意見分歧又能怎么辦呢,所謂的統(tǒng)一思想也不是所有細節(jié)都相同的,何況不一定能同一呢?
避免吵架和很多的意見分歧能怎么辦呢?這不是設問,我沒有答案。
講前言的時候我只有個大概思想,但書名這句話具體講到什么問題再說我也沒有答案(只是感覺書名我會經(jīng)常提,后面還會有一句話接著),還是逐漸步入正軌了。
我碼字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經(jīng)常會把自己碼字遇到的現(xiàn)實狀況寫出來,總感覺會更完整的表達我。
就到這,累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3-31/5e826231db9ca.jpeg)
世人你要開心
謝謝之貽鉖,農(nóng)農(nóng)wlg紅紅火火恍恍惚惚lllw投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