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jié) 總結(jié)篇——談一談王維這個人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所以在介紹王維詩的同時,我也對王維所處的時代背景,所遇到的事,作了一些介紹。一段時間下來,我們一起見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對王維,對王維的詩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那么在最后的一篇關(guān)于王維的內(nèi)容里,我想更加總體地,以現(xiàn)實中我們評價一個人的角度來聊一聊王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渣男。
首先,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王維他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舊唐書都說他“事母崔氏以孝聞”。王維出身在世家大族,河東王氏,然而不幸的是這個世家已經(jīng)走向沒落了,更為不幸的是父親王處廉在王維年僅九歲的時候就撒手人寰,丟下媳婦和年紀最大只有九歲的六個孩子一命嗚呼了。面對這樣的窘境,王維的母親只好帶著孩子們?nèi)ネ犊磕锛?。王維就是在舅舅家長大的。
面對這樣的沒落,一個母親最大的期盼是什么,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爭口氣,能出人頭地。大家比較熟悉紅樓夢,里面有個嫂子李紈,丈夫早死,她最大的甚至可以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子賈蘭長大以后能出人頭地,考取功名。
而王維也果然爭氣,十五歲便進京游歷,二十歲出頭就狀元及第,這里有兩個版本,有說21的有說23的時,反正不管哪個都很年輕。達成母親的期望,為母親爭氣,這就是王維孝順的地方。為此,王維還不惜屈膝折節(jié)。
我想大家對王維一曲琵琶獲得玉真公主欣賞的故事已經(jīng)不陌生了。這里我們換一個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他表面上是一個風流韻事,實際上這件事非常辛酸。岐王的計謀是讓王維假扮成伶人混入玉真公主府內(nèi)。伶人是什么身份,下九流,比奴隸好上那么一點點,所謂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在社會地位在道德觀念上地位都是很卑下的,是底層。王維什么身份,世家大族,落魄了他也是世家大族,在社會地位和道德地位上都處于頂端的存在。有人說世家大族有那么屌嗎,有!唐文宗想把女兒嫁給當時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絕。文宗怒日:“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尚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北方大姓)耶?”民間將就門當戶對,不計官品而尚閥閱,世家大族是門閥制度的遺物嘛。門當戶對就是門閥跟門閥才能通婚,世家大族只能娶世家大族的媳婦,你官大,你是皇帝,你是世家大族嗎,不是,對不起不好使。
唐文帝感嘆不及崔盧,王維的母親,就是出自博陵崔氏。所以雖然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但是王維這個出身是很高的,走到哪人都得高看一眼。
一個是名門之后,一個是伶人,真是云泥之別!再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士人,名門之后的傲氣。
?。ㄍ踝娱嘌┮乖L戴的那個戴逵)戴逵字安道,譙國人也。少博學,好談?wù)?,善屬文,能鼓琴,工書畫,其余巧藝靡不畢綜(像不像王維)?!圆粯樊斒?,常以琴書自娛?!?、武陵王晞聞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聞命欣然,擁琴而往。
讀完以后大家都覺得戴逵硬氣,有名士風骨。也能感受到傳統(tǒng)對于伶人這個身份的鄙夷。戴逵只是被作為特邀嘉賓即興表演,都覺得受到了莫大侮辱。咱們的王維要真的扮成伶人,為一個公主精心準備一場專場演出。這樣對比之下大家知道王維的這一舉動付出了多少吧。說是屈膝折節(jié)我覺得并不過分。
我們再來想一下,這個舉動一定能成功嗎,如果玉真公主鑒賞水平差了一點,或者干脆她那天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順眼,那這一切就都白費了??梢哉f王維為了能讓母親安心欣慰,為了出人頭地,真的是忍辱負重。
不僅如此,王維還和母親有共同的精神信仰。
將母親接到身邊侍奉。
母親去世的時候,史書記載王維“柴毀骨立,殆不勝喪”,很多同僚都擔心王維的身體過來看他。
王維為此作詩以答
酬諸公見過
時官出在輞川莊
王維
嗟余未喪,哀此孤生。
屏居藍田,薄地躬耕。
歲晏輸稅,以奉粢盛。
晨往東皋,草露未晞。
暮看煙火,負擔來歸。
我聞有客,足掃荊扉。
簞食伊何?副瓜坬棗。
仰廁群賢,皤然一老。
愧無莞簟,班荊席稿。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靜觀素鮪,俯映白沙。
山鳥群飛,日隱輕霞。
登車上馬,倏忽雨散。
雀噪荒村,雞鳴空館。
還復(fù)幽獨,重欷累嘆。
母親去世之后,王維上表把輞川別業(yè)捐獻成寺院,致哀和為母親祈福。
請施莊為寺表
臣維稽首:臣聞罔極之恩,豈有能報?終天不返,何堪永思?然要欲強有所為,自寬其痛。釋教有崇樹功德,宏濟幽冥。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馀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臣遂于藍田縣營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園,并是亡親宴坐之馀,經(jīng)行之所。臣往丁兇釁,當即發(fā)心,愿為伽藍,永劫追福。比雖未敢陳情,終日常積懇誠。又屬元圣中興,群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備周行。無以謝生,將何答施?愿獻如天之壽,長為率土之君,惟佛之力可憑,施寺之心轉(zhuǎn)切。效微塵于天地,固先國而后家,敢以鳥鼠私情、冒觸天聽?伏乞施此莊為一小寺,兼望抽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禪誦,齋戒住持,上報圣恩,下酬慈愛。無任懇款之至。
通過以上幾點了我想我可以放心大膽地說王維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
那么第二,也是與第一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王維是一個有擔當?shù)暮么蟾纭?p> 如前所言,王維父親死的早,俗話說長兄如父,這一家子的重擔就落在了王維的身上。而王維也努力掌握了過人的才能,年僅十五歲就外出謀官。在經(jīng)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付出與拼搏之后,王維終于年紀輕輕就走上了仕途,正式擔起了一家子的重擔。在仕途不順的時候,王維也顧念著弟弟妹妹咬著牙堅持。
偶然作
其三
日夕見太行,沉吟未能去。
問君何以然?世網(wǎng)嬰我故。
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
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
幾回欲奮飛,踟躕復(fù)相顧。
孫登長嘯臺,松竹有遺處。
相去詎幾許?故人在中路。
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
忽乎吾將行,寧俟歲云暮?
而在晚年的時候,王維自知自己時日無多,又向皇帝上表推舉自己的弟弟。
責躬薦弟表
臣維稽首言:臣年老力衰,心昏眼暗,自料涯分,其能幾何?久竊天官,每慚尸素。頃又沒于逆賊,不能殺身,負國偷生,以至今日。陛下矜其愚弱,托病被囚,不賜疵瑕,屢遷省閣。昭洗罪累,免負惡名,在于微臣,百生萬足。昔在賊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見圣朝,即愿出家修道。及奉明主,伏戀仁恩,貪冒官榮,荏苒歲月,不知止足,尚忝簪裾。始愿屢違,私心自咎。臣又聞用不才之士,才臣不來;賞無功之人,功臣不勸。有國大體,為政本原,非敢議論他人,竊以兄弟自比。臣弟蜀州刺史縉,太原五年撫養(yǎng)百姓,盡心為國,竭力守城。臣即陷在賊中,茍且延命,臣忠不如弟一也??N前后歷任,所在著聲,臣忝職甚多,曾無裨益,臣政不如弟二也。臣頃負累,系在三司,縉上表祈哀,請代臣罪。臣之于縉,一無憂憐,臣義不如弟三也。縉之判策,屢登甲科,眾推才名,素在臣上。臣小言淺學,不足謂文,臣才不如弟四也。縉言不忤物,行不上人,植性謙和,執(zhí)心平直。臣無度量,實自空疏,臣德不如弟五也。臣之五短,弟之五長,加以有功,又能為政。顧臣謬官華省,而弟遠守方州,外愧妨賢,內(nèi)慚比義,痛心疾首,以日為年。臣又逼近懸車,朝暮入地,闃然孤獨,迥無子孫。弟之與臣,更相為命,兩人又俱白首,一別恐隔黃泉。儻得同居,相視而沒,泯滅之際,魂魄有依。伏乞盡削臣官,放歸田里,賜弟散職,令在朝廷。臣當苦行齋心,弟自竭誠盡節(jié),并愿肝禽涂地,隕越為期??街?,庶知向日;犬馬之意,何足動天。不勝私情懇迫之至。
可謂是為了弟弟妹妹們出盡了力,操碎了心。
第三,王維是一個好丈夫。在這一點上我們幾乎拿不到證據(jù)。我說過這也是我們比較遺憾的一點,王維流傳下來的詩文作品中,沒有只言片語是關(guān)于自己的妻子的。唯一已知的就是在妻子去世之后三十多年,王維到死都沒有再娶。但是,在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之后,還是被我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答案就在王維的偶然作其四中。王維偶然作一共有六首,除了第六首為晚年所作之外,前五首都是早期作品,集中表達了王維在為官與歸隱之間的矛盾糾結(jié)與痛苦。
我們反復(fù)說過其三,表達的是考慮到弟弟妹妹而不能歸隱的心情。
而這首其四,就是考慮到不能讓妻子跟著自己受苦,而選擇堅持為官。
這首沒有讀過咱們稍微看一下。
偶然作六首·其四
作者:唐·王維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
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重點看最后一句!你舒服了你高風亮節(jié)了,你媳婦咋辦吶?
像上邊的戴逵,你噴完了舒服了,還不是得你哥替你去。你的節(jié)操是節(jié)操,你哥的就不是?當哥的可太難了,當丈夫的也反思一下。這就是我能找到的王維是個好丈夫的證據(jù),歡迎補充。當然終生不娶也可以當成好丈夫的證據(jù),像元稹《遣悲懷》三首寫得多像樣,一轉(zhuǎn)身就跟別的女人哼哼哈嘿去了。還欺騙薛濤的感情,呸,人渣!
第四,王維是一個好下屬,縱觀王維的整個為官生涯,王維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把事情搞砸了而被貶,黃獅子那件事他是被連坐的,躺著中槍。王維也從來沒有惹到政敵,被政敵排擠而被貶,出塞的那次是跟著張九齡吃瓜落。也就是說他能把手里的事辦好,還不惹事。這樣的下屬誰不喜歡,安史之亂中被亂軍擄走的官員都定罪了,就王維沒事,還不久就官復(fù)原職了。如果王維本人辦事不力或者遭人嫉恨,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反對的力量出現(xiàn),王維就很難豁免。
第五,王維是個好長官。在《濟上四賢詠》三首和《濟州過趙叟家宴》中,都可以看出王維跟這些平民身份的人親**等地交流。不過誰還沒幾個朋友,最能提現(xiàn)王維這一特質(zhì)的是發(fā)生在王維晚年的一件事。在一年的青黃不接之時,饑荒尤甚。王維哀憫這些窮苦的百姓,上表朝廷,《請回前任司職田粟施貧人粥狀》,請讓出自己的職分田,以其全部收成的糧谷煮大鍋粥來救活那些要餓死的人。表中寫道:
右臣比見道路之上,凍餒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溝壑,陛下圣慈憐憫,煮公粥施之。頃年以來,多有全濟。至仁之德,感動上天。故得年谷頗登,逆賊皆滅。報施之應(yīng),福佑昭然。臣前任中書舍人,給事中,兩任職田,并合交納。近奉恩敕,不許并請。望將一司職田,回與施粥之所。于國家不減數(shù)粒,在窮窘或得再生。庶以上福圣躬,永弘寶祚。仍望令劉晏分付所由訖。具數(shù)奏聞。如圣恩允許,請降墨敕。
唐朝制度,朝廷文武官員,各給職分田,按品級大小多少不等。按規(guī)定,王維先任中書舍人,后任給事中,都是五品,五品官是六頃。王維當時共有職分田十二頃,他上表請求全部獻出來施粥給窮人。皇帝未批。他又懇請獻出一份,方得到批準。
王維手里沒錢《舊唐書》載“在京師,日飯十數(shù)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比粘I詈芮遑?,現(xiàn)在就連輞川別業(yè)都捐成寺院了。想救濟這些饑民就只能捐自己的田。
能如此,犧牲自己的利益體恤下情,說他是好官應(yīng)該不過分。
第六,王維是一個好長輩。對于裴迪咱們不久之前已經(jīng)聊過了,而最能提現(xiàn)這一點的是,王維和韓干之間的事。這個故事咱們也說過,但時間太長了我在此簡單復(fù)述一下。韓干就是杜甫《觀曹將軍霸畫馬圖》“弟子韓干早入室”的韓干。他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但是由于家境貧寒,只能去給人幫工貼補家用。是王維發(fā)現(xiàn)了小韓干的興趣和潛質(zhì),王維本想自己教他畫畫。但是王維擅長山水,而韓干熱衷于畫馬,于是王維資助韓干向曹霸學習畫馬,韓干日后也真的有所建樹。對于一個打雜的小童,王維都能在自己并不寬裕的情況下給予關(guān)注和幫助,可見他確實是一個好長輩。
第七,王維是一個好朋友。這個在我們之前的解讀中,王維那些送別詩,孟浩然、祖詠、綦毋潛等等,透著那股關(guān)心和善解人意,此就不多贅述。
綜上所述,王維可以說是扮演好了從家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色。這讓我在欣賞他的詩作的同時,也對這個人產(chǎn)生了崇拜之情。
最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王維已經(jīng)這么努力了,也還是留下了被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慫。包括前面說的屈膝折節(jié),包括在官場上不作為,展現(xiàn)出一種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也包括失陷在叛軍手中時,通過裝病來暫時擺脫糾纏,而不是像雷海青一樣熱血報國。對于在這些事情上bb的人,我只有一句話——你行你上。杜甫熱血杜甫愛國,你跑啥呀,跟叛軍死磕啊。咱們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圖一時之快而忘記了肩上的責任。我認為在那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下能潔身自好恪守本分就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以卵擊石無濟于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