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父親的事業(yè)
李星燦和關遠芳正在廚房聊著天的時候,就聽到了一陣突突突的聲音。
關遠芳笑著道:“喏!你爸回來了!”
李星燦就和關遠芳一起到門口迎接李衛(wèi)東了,也想看看廠里到底發(fā)了些什么福利。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了一輛嶄新的嘉陵,李衛(wèi)東正推出固定腳踏,把車停穩(wěn)。
“爸!”
李衛(wèi)東看見正在門口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妻子,笑的很開心。
“誒!我家小燦回來了,我得好好喝一杯?!?,說著李衛(wèi)東親昵的拍了拍李星燦的肩膀。
李星燦和李衛(wèi)東一起把摩托車后車架上的貨物都卸了下來,有一袋米,一桶菜籽油以及一扇十幾斤的豬肉。
相比去年什么都沒有來說,今年磷肥廠的福利算的上很豐厚。
卸貨之后,洗手,準備吃飯。
“今年我們廠里的效益非常好,除了這些年貨,我們還發(fā)了兩倍的獎金,還是文華這個領頭人當的好??!”
一邊說著,李衛(wèi)東一邊從懷里掏出一沓錢遞給關遠芳,看起來應該有十幾,二十張。
關遠芳接過之后,數了數,二十張整,收進自己的荷包里。
看了看兒子,再看了看丈夫,滿足的笑了。
在平凡的生活里,再沒有什么比這樣的驚喜更令人愜意的了。
……
三人在后廚,正圍著一張小桌子開始吃飯。
才剛剛開始動筷子,關遠芳就突然對著李衛(wèi)東抱怨道:“哼!你是不是又往我腌的肉里偷偷放鹽了!”
李衛(wèi)東搖著頭,一本正經道:“我不知道??!是不是你鹽放多了?”
李星燦頓時就看著李衛(wèi)東笑了,還是老一套,死不悔改。
腦海里也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父母歷年來斗智斗勇的事跡:
父親李衛(wèi)東的口味比較重,而且工人工作勞動強度比較大,出汗多,要補充鹽分,所以口味偏咸一點。
而母親關遠芳是初中教師,聽同事說過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能太多,否則年紀大了就有很大風險得老年癡呆。
于是關遠芳每年過年腌制臘肉的時候特意放的不是特別咸,而父親李衛(wèi)東則會在母親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的加鹽。
剛開始父親還抱著“抗拒從嚴,回家過年;坦白從寬,牢底坐穿”的想法,拒不承認。
直到有一次被母親抓個正著,父親才無奈的承認了。
雖然當時做了口頭保證絕沒有下一次,但是到了第二年卻依然如此。
關遠芳得意道:“你加了也沒用,大不了我煮之前焯水一下,把鹽分給煮出來?!?p> 李衛(wèi)東也不搭腔,而是說到了廠里今年取得的成績,談到了廠長鄭文華的銳意改革,給磷肥廠帶來的巨大變化。
深度參與其中的李衛(wèi)東,可謂是與有榮焉。
看著喜悅的父親,李星燦卻想到了更多……
李衛(wèi)東是從軍隊退伍后,安排到市磷肥廠工作的,十幾年來,從最初的副組長干到現如今的車間主任。
所以對于市磷肥廠,李衛(wèi)東有著深厚的感情的。
在1992年之前,都是計劃經濟,依靠著國家計劃下的訂單,磷肥廠還能正常運營。
但是當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之后,磷肥廠之前存在的各種弊端就開始顯現了。
之后,磷肥廠的效益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最后都要快發(fā)不出工資了。
再這么下去,很可能就是磷肥廠資不抵債,破殘清算。
最后在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市委遵循中央指示決定進行對磷肥廠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由全體員工民主選舉決定總經理人選。
李星燦仍然記得,就在幾個月前母親問父親會選誰時,父親說話時的語氣,是那么的堅定:
“那當然選文華,就其余的幾個候選人,特別是那幾個副廠長就會在財務哪里報銷,哪里會整頓企業(yè)!
文華是大學生,有文化,而且能深入車間,當初還是我?guī)煾祹У乃?,他肯定能行!?p> 于是在今年3月份的公開選舉中,李衛(wèi)東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為車間主任在工人中的影響力,一致選了敢作敢為的鄭文華當總經理。
鄭文華是華中農業(yè)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在1986年進入市磷肥廠,不到14年的時間,就當上了總經理。
可以說背后的關系應該還算比較硬的。(沒關系,你就呵呵……)
但是他的當選并不僅僅因為如此,鄭文華自己也很有魄力和眼界。
在接手市磷肥廠之后,鄭文華利用自己的個人關系和磷肥廠的國企身份到銀行貸款之后,引入了現代農業(yè)的復合肥料生產線。
隨后磷肥廠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一炮打響,當年就創(chuàng)造了利潤300多萬。
這也是李衛(wèi)東今天能領到那么多的福利和雙倍年終獎,還有之前磷肥廠能為李星燦提供一筆教育獎學金的原因。
也正因為成績突出,鄭文華開年之后就相繼接任了磷肥廠的董事長和黨高官。
之后,在2015年的時候,他又成功的帶領大地集團(磷肥廠后來的名字)上市,市值達19.13億,成為了陽城的工業(yè)桂冠。
在實業(yè)化工領域,把一個總資產不到300萬元的縣級市的化肥廠帶到一個市值19.13億的化工王國,也不得不說鄭文華確實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按照這個發(fā)展趨勢,作為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弟子,還有過鼎力相助,推選鄭文華當總經理的經歷。
按道理,李衛(wèi)東應該能得到鄭文華信任和重用,但是一切都因為一個政策的出臺,讓兩人的關系改變了。
2002年10月8日中國證券會發(fā)布《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緊隨其后的是,2003年廣為人知的江城有機實業(yè)公司的MBO成功。
就此鄭文華有了管理層MBO大地集團的想法,并開始大力推行。
也就是從此時開始,兩人因為理念不和而分道揚鑣。
其實李衛(wèi)東對于“磷肥廠”最初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很支持的,然而在之后的以鄭文華為首的管理層MBO卻極力反對。
因為其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國有資產流失,還有就是磷肥廠將就此失去國有控股地位。
在2003年的時候,經過鄭文華兩年多的改革之后,磷肥廠已經是陽城數一數二的納稅大戶,同時還是國有控股企業(yè)。
在這個時候,鄭文華提出了管理層MBO,他以管理層的身份要求以相對很低的價格受讓其中絕大部分的股份,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李衛(wèi)東覺得磷肥廠的發(fā)展很好,未來一定會有更好的發(fā)展,一旦被鄭文華收購將會導致其中有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
明明是一個賺錢的企業(yè),為什么要賤賣給私人?
經歷過未來的李星燦很清楚,國有制改革這是國家經濟改革的必然趨勢。
也正是這一階段的國退民進,才有后來的民營經濟不斷騰飛。
這也是大勢所趨,是黨和國家面對“入世”為中國經濟發(fā)展做出的重要舉措!
當然,不容否定的是其中有大量國有資產被侵吞的現象,但也是這個階段的政府制度和監(jiān)督機制不完善導致一些人的膽大包天。
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除了寫寫舉報信,還能怎么辦呢?
哪里像互聯網時代,寸步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你敢這樣做,就做好被捅到網上去的準備,讓全中國的人來評判。
當然也可以說,互聯網是一把鋒刃的反腐利器!
……
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講,李星燦對于父親從磷肥廠離職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化工類的環(huán)境接觸多了,對于個人健康而言還是不怎么好的,李衛(wèi)東后來也確實落下了一些小毛病。
想是這么想,但是自己也不能一蹴而就,畢竟父親正在興頭上,正準備大干一場。
只能以后潛移默化的改變他的想法,讓他接受這個大環(huán)境下的現實。
另外還得提前給父親想到一個好的出處或事業(yè)。
畢竟才剛過四十歲的黃金年齡,就這么讓他閑著肯定會閑出些毛病出來。
唉!兒子不好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