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是在生完孩子的第二日上午,雨停了以后放在那手推車上推了回來。大夫說不能吹了風(fēng),香秀她們從家里拿了干的被子和衣服包得嚴嚴實實推了回來,連同那剛出生的孩子一起。自從那孩子被抱回來,小屋子里就陸陸續(xù)續(xù)擠了人。小村子的消息是跑得最快的,這一上午的功夫大家伙兒都知道施家老四添了個小子,有的提上一點兒自己的雞蛋,有的跑去小賣部買點小點心、小餅干,再或者拿一盒上面印了“XX奶”字樣的大盒子飲品,體體面面地到施家去看望剛生了孩子的張霞。霜霜和香秀她們,熬了一整夜,終于可以回家了,回家還要安頓獨自留在家里一夜的孩子。雖然施成川也一夜沒睡幾家來回跑著照料孩子們,但對孩子來說終究還是更黏媽媽一些,更何況施成川向來都跟幾個小孫子走得不近,孩子們也都跟爺爺疏遠。
生孩子是女人家的事,看望生了孩子的張霞這事自然也就落到了各家各戶的女人們頭上,于是一整個院子陸陸續(xù)續(xù)總有女人們的聲音。至于為什么是院子里,那可就有的說頭了。張霞是產(chǎn)婦,坐月子,見不得風(fēng),孩子剛出生,更加見不得涼,于是她的炕周圍早早地用舊床單圍起一圈,把整個炕圍得嚴嚴實實,免得有風(fēng)從門口擠進來。不知從哪里傳來的習(xí)慣,在剛出生的孩子跟前不能大聲說話,會嚇到孩子,自然那個嚴嚴實實的炕上不僅要隔絕風(fēng),更要隔絕說話聲。女人們在院子里高聲聊幾句,進了屋就像自帶了消音器一樣,光張嘴,只吐氣,沒有聲音,大家悄聲細語地聊上幾句便要悄摸出門了。
敏子她媽是來得最早的,手里提了一盒奶,還有十來個雞蛋。
“施二大,忙著哩哇?我二媽咧?我來看看張霞,把這雞蛋給二媽,讓她煮兩個,這月婆子最好還是吃雞蛋好好補一補。哈哈哈,算了,我不跟施二大說了,我跟二媽說。昨天夜里我就聽著有人豪,今天上午看到東子她媽了,一問才知道,果然是個男娃,我就說我看得很準(zhǔn)吧,哈哈哈……”
“敏子媽啊,進來吧?!笔┏纱ㄕ谠鹤油饷骘嬛H子,聽到身后傳來的聲音,回頭應(yīng)了一句。
“快到屋里吧,屋里有人咧,進去吧,我這在外面喂喂畜牲?!?p> 施成川倒也不是覺得喂牲畜們是一件多重要多不可拖延的事,他只是不想進屋。這老四兩口子說是分家分家,分了家還是天天跑到這院里頭老灶臺上吃飯,老四走了以后就更夸張了,這個兒媳婦是一分力也不想出,懷個娃好像是什么天大的事,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還得一個人給她伺候著。如今倒好,說是生了娃住在外面新房子不安全,也缺個人伺候,直接搬到老兩口的院里頭,住進藍兒以前住的南房。施成川已經(jīng)想辦法給施有信捎了口信,然他趕緊回來,這生了孩子,孩子還沒個名字,身邊總不能經(jīng)常讓他們老兩口伺候吧,說了分家了那就是兩家人了,這個讓大根和二根家的兩個兒媳婦看到肯定也要鬧別扭。施成川進進出出看著一個一個來看望兒媳婦的鄰里鄉(xiāng)親,心里不屑道“生個娃有啥好看的,誰家不生個娃,這么稀奇的嘛,這算球啥嘛,至于這樣子嬌貴?才幾年的功夫,世道變得可真快,一個生了娃的婆娘都值得這般重視了……”
施成川的不屑和不解也沒什么作用,鄰里鄉(xiāng)親還是會來,就連青青他們兩口子聽說張霞生孩子了,也說來看看張霞,也看看孩子。過了幾日施有信回來了,張霞恢復(fù)了一段時間以后兩個人終于搬出去搬到小兩口自己的新房里去了。孩子都出生很多時日了,取名的大事也要提上日程了,小名兒好取,男孩子,取個威武大氣一點的名字就可以。大名兒的話,一大家子人,女孩兒隨女孩兒,男孩兒隨男孩兒,老大施有仁的那個男孩兒東子大名就叫施立東,老二施有義的兒子武強叫施立強,如今老四施有信這兒子算是排行老三了。施成川想了許久,建議要不就大名兒就叫施立誠,施有仁是家里頭識字最多的人了,他覺得施立誠雖好,但是“誠”音和“成”一樣,與父親的“成”沖了,不能犯了忌諱。兩個人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么響亮又大氣的名字,最后商議決定,就叫施立國吧,聽著有志氣一些,小名兒嘛,隨著大名就叫立國了。擬好了名字總還是要親生父母給個決斷,施有仁跟施有信和張霞說了名字的想法以后,張霞表示,可以,挺好的,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就用這個名字了。施有信倒是完全不在意的樣子,懷里抱著孩子,一邊逗孩子一邊說:
“哎,沒事,都可以,名字而已,能叫響亮就行,我又沒念過一天書,起名字我不在行,就聽大和大哥的吧。嘿嘿,是吧,立國,以后這個名字就給你了,你就是施立國了,厲害吧?!?p> 于是打那天起,施成川身邊就又多了一個施家的小輩,多了一個叫施立國的小男孩兒。一家人給孩子取完了名字便又有一項別的大事要說道一番,說是大事,其實也就是扯閑篇。因為那孩子從生下來就有半邊臉的胎記,張霞一直很記掛這個事,她覺得這胎記先不說影響美觀的問題,這臉上有這么一塊紅紅的總覺得也不吉利,想著要不等孩子稍微大點找個鄉(xiāng)里頭點痣老爺子去把它取了。施成川是一萬個反對,那么大一塊,取了又得留下別的什么疤,那孩子終究也是自己的小孫子,怎么那么隨意折騰。最終這去胎記的事就這么擱置了,不過幸運的是,隨著立國一天天長大,那紅紅的胎記也慢慢變小,慢慢變成額頭上兩條眉毛中間的小紅點,張霞又喜歡極了那紅點,幸好當(dāng)初沒有去尋老爺子點了那胎記。